前两天还打趣说特朗普这回能憋住几天不发文,话音未落,人家就按不住手了。火苗点在哪?多半还是被莫迪在天津的一连串动作刺激到了。上合峰会刚一落座,莫迪先在门口和普京来了个拥抱,笑着拉着手往里走,边走边聊。
随后两人干脆同乘俄方安排的那辆Aurus总统座驾,肩并肩坐在后排,身边看不见翻译的影子,外界都猜他们用英语把不方便在会场公开说的事先对了对表。到点下车再开正式会,节奏紧得很。
莫迪这趟表现得不藏着掖着。会场外的短暂寒暄里,他几次忍不住大笑;社交平台上,他又晒出与普京同车的照片,配文里直接把话挑明:印度在艰难时刻也会和俄罗斯站在一起,合作不止是双边需要,对全球稳定也有意义。
艰难时刻几字不难解读:一方面是美国从8月下旬起对印度商品加征高关税,另一方面是美国盯着印度买俄油、谈军贸不放。莫迪这番话相当于一箭双雕,一边给俄罗斯表心意,一边把压力甩回给美国。
当然,印度的传统打法历来是两边都不得罪,普京客气地称他亲爱的朋友,心里究竟记几分,谁也不好说。
莫迪来华前刚与泽连斯基通话,会面时也把结束冲突、寻求和平的话带到了,措辞温和,立场模糊,符合他一贯的战略自主。专车里大概谈了近一个小时,莫迪对外评价愉快,两人之前的拥抱镜头也算给足了气氛。
这还不算完:莫迪在天津同中方领导人的见面,也释放出把关系往前推的信号。双方一致认为要把战略沟通拉满,把信任补起来,不让边境摩擦绑架整体关系;交往要扩大,合作要落地;多边场合里彼此照应,维护共同关切。
紧接着,恢复中印直航的消息传出,这件具体事对两国民众最直观。
对外界来说,莫迪这趟的每一张合影、每一次握手,等于在向世界展示一幅新坐标:俄印在车上谈得密,中印面对面把话挑明,印度总算不在上合场域里冷着脸了。
镜头和文案传回大洋彼岸,特朗普的耐心就到头了。他在社交平台发了一段两百多字的长帖,字字不算锋利,但句句都冲着印度去。
大意无非两条:第一,美印贸易严重失衡,美国买得多、卖得少,原因是印度关税高得离谱,美国企业难以进入印度市场;第二,印度说愿给美方零关税,为时已晚。
话说得硬,账算得粗,夹带着对印度买俄油、买俄罗斯武器的不满。更让他窝火的,是印度把便宜俄油炼一炼再转卖牟利,在美国一些人眼里这简直就是当了二道贩子。军购上,美方原以为能推进的大单也被印度卡壳,这些叠加在一起,特朗普选择把台词摊开说。
动作也随之而来:原本计划11月在印度举行的四方安全对话,白宫这边态度一冷,传出取消美国行程的风声。
理由看上去简单粗暴:印度在5月印巴冲突中的表现让美国失望,如今又在能源与军贸上和俄罗斯走得太近。印度方面则不吃这一套,强调停火是与伊斯兰堡谈出来的,和美国调停没关系。这一来一回,脸面上都别扭,矛盾自然加深。
在这样的背景下,莫迪在天津的社交状态就更有意味——他需要画面去稳定国内舆论和企业预期,需要用一轮密集的双边互动告诉美国:印度有选项,并非只能靠着美国一个肩膀。
俄罗斯也有自己的盘算。欧洲制裁在加码、美元通道在收紧,俄罗斯需要更多非西方伙伴把能源卖出去,把资金绕回来,把产业链补上缺口。两人在车里谈本币结算、谈油气合同、谈支付与保险的技术问题,都是为各自的难题找活路。
不过这番折腾并不妨碍中国按节奏办大事。上合峰会刚收官,九三阅兵紧接着登场,镜头、队列、节奏都在既定计划里。外界关心谁来了谁没来,台上几步的距离、台下几句的互动,都是信号。
至于特朗普的这通发飙,更多是对莫迪无视的情绪回流。现实是,关税的落地让印度企业叫苦,政治叙事的反噬也让美国在全球朋友面前不好看。莫迪手里拿着与俄的能源筹码、与中国的市场与通道,特朗普手里握着贸易大棒与国内政治的算盘,接下来的噪音恐怕只多不少。
看热闹的人很容易忽略一个细节:莫迪没有留下看阅兵,但他在天津把能见的都见了,把能说的都说了;普京同车这一幕,既是给国内观众看的信号,也是给外界看的姿态,各方在自己的赛道上各跑各的步子。
眼下能看见的是,特朗普社交平台上的檄文改变不了供应链的走向,车里的对话也不会立刻解决战场上的难题,但它们都在重塑彼此博弈的筹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