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足从不缺争议,但能把“选主教练这一最基础的事儿拖成全民吐槽的对象,还是不多见——前任主帅伊万科维奇6月中旬下课后,两个月多过去了,国家队主教练像是被按了暂停键,亚洲杯还有15个月,可足协的动作比相亲现场还慢,这才是核心问题所在,球迷着急不是没有道理
先说现实,成绩摆在那儿,上届世预赛0:7输给日本、0:1输给印尼,最近东亚杯又输给日韩,世界排名一路往下滑,外界对新帅的期待并非空穴来风,问题来了,足协总以“全面考虑、科学决策来托词,既要懂中国足球又不能超70岁,还强调预算上限,听起来像是在把责任和借口一并打包,结果就是拖延和无果
再看候选人,世界名帅穆里尼奥刚从费内巴切下课,罗杰·施密特、滕哈赫这些名字都曾与高水平俱乐部有所关联,按理说是当下最直接可用的人选,尤其是施密特打法硬朗、滕哈赫攻势明确,都是能带来战术革新的教练,可足协却像没把这些人进入考虑名单当回事,反倒抛出卡萨斯、奥索里奥这种更熟悉亚洲市场的“务实派,年薪数字被曝仅150万欧元,公众反应是质疑声一片,你要务实没问题,但务实不等于小气,更不能把“预算当成不作为的挡箭牌
从战术与球队现状看,国足的问题不是单一维度,既有球员技术层面的短板,也有战术执行与体能准备的缺陷,长期以来俱乐部青训、联赛竞争力不足导致人才断层,这些不是一夜之间能靠换一个教练就解决的,但同样不会因为不选帅就自己变好,换句话说,选帅是治标也是调节器,好的教练能把有限资源最大化、建立合理战术体系并带来短期改观,坏的或无动作则只会让现状继续恶化
再谈舆论与管理层,民间怨气集中在中国足协,大家把矛头对向管理层,不仅因为选人慢,更因为长期以来决策透明度低、目标模糊,像是把足球当成行政项目来做,缺少职业化的紧迫感,有网民甚至呼喊“把足协撤了,让民间来办,这种情绪虽带极端,但反映的是对现行体制的不信任,若要修复信誉,光一个口号“改革不够,必须拿出时间表、评估标准和后续保障,这才像正常的职业体系
球迷层面也有态度分化,一部分人希望足协能放下面子直接把穆里尼奥、施密特或滕哈赫请来,这类人看重的是短期效果与名帅带来的关注度,另一部分人则觉得先建技术总监、统一青训风格更靠谱,这类人看重长线规划和体系建设,两派并不完全对立,但问题是,当前管理层既没拿出可执行的短中期方案,也没展现出推动长期改革的诚意,结果是两头落空
从竞技角度提出几个现实建议,第一,选帅要快且务实,先定短期目标并配套责任期,教练不仅要签字还有足够的技术支持团队,第二,技术总监与主帅职责要分清,统一青训风格是必须,但不能把国家队日常管理绑死在“等几年见成效的理论里,第三,提高透明度与预算匹配度,公开选帅标准、年薪范围和评价机制,让舆论监督变成推动力而不是口水战,第四,联赛与青训必须并行发力,国家队不是孤立体,人才来源、联赛竞争力都得同步提升
说到情感上,很多球迷是真的爱这支队伍,他们既不想天天喊热血口号,也不愿被“慢动作治理耽误了青春,足球不是豪赌也不是速成班,耐心有理,但耐心不是让管理者无为而治的借口,理智的担忧是合理的,愤怒则是逼出来的期待
结论是明确的,中国足协不能再把选帅当成例行公事,时间不等人,既要敢于请来能立即改善球队状态的教练,也要同时布局长期体系建设,别把两件事分开搞成互相推诿的借口,选帅慢等来的只有成绩继续下滑和球迷信任的进一步流失,这样的代价太高,也太不值得
(注:文中所涉比赛结果、人员变动为公开报道内容,评论基于已知事实与合理推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