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村里闲置的道路、土地荒着可惜,现在变成了能就业、能赚钱的车间,晚上出门有路灯,饭后还能去文化广场散步,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近日,鲁西新区马岭岗镇万乾村村民焦广华站在崭新的产业车间旁,望着热闹的文化广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如今的万乾村,正以“盘活闲置资源”为突破口,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走出了一条产业兴、集体强、村民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唤醒“沉睡资源”
建起产业“三驾马车”
曾经的万乾村,存在不少闲置道路、院落和沉睡土地。如何让这些“闲置资产”转化为“发展资本”,成为村党支部重点思考的问题。“要想让村庄发展起来,必须找到产业支撑,而盘活现有闲置资源,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突破口。”万乾村党支部书记焦成凯道出了发展的关键。
在村党支部的统筹引领下,万乾村干群同心,对村内闲置资源进行全面梳理和改造盘活。不久,500平方米的杂粮包装车间、1700平方米的印刷包装车间、2200平方米的大豆出口车间——这3座现代化的集体经济股份制车间在闲置地块上拔地而起,如同“三驾马车”,为村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这3座车间不仅吸引了优质企业入驻,还直接带动本村40多名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挣钱。”焦成凯言语中充满自豪。据介绍,目前产业车间运转良好,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彻底扭转了过去村集体“家底薄”的局面,为村庄后续发展储备了“源头活水”。
厚植“民生福祉”
“五化工程”扮靓村庄
集体经济有了厚实“家底”,万乾村并未止步,而是及时将发展成果转化为村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村“两委”干部牵头,聚焦村民最关心的人居环境和精神文化需求,多方筹措资金,全面启动以“街道硬化、路灯亮化、环境洁化、民居美化、村庄绿化”为核心的“五化工程”,让村庄“颜值”与村民幸福感同步提升。
“我们累计硬化修补村内道路4000余米,彻底解决了村民‘雨天踩泥、晴天吃土’的难题;整修下水道2000余米,让污水排放更畅通;安装路灯60盏,实现村内道路亮化全覆盖,晚上出门不再摸黑。”焦成凯细数“五化工程”的成效,语气欣慰。此外,该村还对道路两旁统一绿化,新增绿植点缀村庄;新建与文化广场相连的党群服务中心,配套健身器材、休闲座椅,如今这里已成为村民茶余饭后健身、聊天、娱乐的“网红打卡地”。
勾勒“幸福图景”
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如今,漫步万乾村,一幅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画卷徐徐展开:产业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忙碌有序;宽阔的村道干净整洁,两旁绿植生机盎然;夜幕降临,新装的路灯照亮村庄,文化广场上欢声笑语不断……“村民富、集体强、村庄美”这一朴素愿景,在万乾村已成为可触可感的现实。
从“闲置资源”到“产业引擎”,从“集体经济薄弱”到“民生福祉升级”,万乾村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以产业带动民生改善,将集体增收与惠及民生紧密结合,实现了优美环境与幸福生活的交融共生,以实际行动探索出一条“支部有作为、集体增实力、村民得实惠”的乡村振兴之路。
菏泽日报 记者 仝志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