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驹过隙,自 2009 年至今,单读已经做了 41 册 MOOK,也从 2020 年起,出版了 58 本单读新书。在进行最新一期 MOOK《单读 41·我看见了鸟》的图书设计工作时,单读的设计师做了几个版本的封面:
稿图由单读设计师李政坷提供
你喜欢哪个版本呢?
在问设计师最喜欢哪一版时,他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因为每版有着不同的考量。很多时候,创意工作者们不能完全凭个人喜好决定采取什么方案,无论是痛批甲方的审美并留恋旧版本,还是反思过往的判断且决定调整方案,总逃不掉一个字——改!
插画家巴巴拉·雷明顿在为《霍比特人》初版平装设计封面时,托尔金认为封面中出现了奇怪的元素而要求她进行修改;编辑麦克斯威尔·珀金斯对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初稿提出修改意见后,结构、人物刻画和叙述方式上都作了明显调整;纪录片《不了神话:宫崎骏》中动画师宫崎骏一边觉得画分镜很麻烦,一边觉得不管多少次也要改好……
促成更改的原因,有时是题材理解上的偏差,有时是内容风格不匹配,有时则是印刷成本高等客观因素。不论原因是什么,反复修改的过程中难免会感到沮丧、迷茫、委屈,甚至愤怒,因为这不仅意味着思路的重构,还有对过往判断的质疑以及对自我的否定。在亲手把被否掉的提案拉进废纸桶时,还得深呼吸一下,做好面对下一轮质疑的准备。无论是设计师还是以其他身份努力着的工作者,好像都是在磨砺中前进的。
我们很好奇,你在工作或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无法忘怀的被否定的时刻?被否定后,会有哪些表现和感受?如若有负面情绪,又是怎样去排解的?假设让你和质疑自己的人或环境说一句话,你会说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吐槽)。
另外,在9 月 19 日—10 月 19日我们会在单向空间·郎园 Station 店和单向空间·杭州乐堤港店举办一场图书设计废稿展:“稿”砸了!那咋了?我们将提取评论区的情绪关键词放在展览当中,一起趁此机会,反过来“指指点点”那些否定与质疑吧。
编辑:同星
加入 2025 单读全年订阅
感受世界的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