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楔子
前两天我刷到一则新闻挺有意思的,说的是 上海嘉定区南翔镇的“镇标”白鹤,因为市政重大工程原因,要拆迁了 。
看到这个新闻,我觉得有意思的是两点:第一点是一个镇居然还有镇标,这有些意思;第二点是镇标居然还要劳师动众的动迁。
今天这篇文章就来聊聊南翔镇的这个 镇标白鹤动迁!
02
事件原委
南翔镇标“白鹤”的拆迁,主要是为了给 上海轨道交通嘉闵线南翔站 的建设让路。因为目前白鹤雕像的位置,正好在 中冶祥腾城市广场对面的广场上。(如下图的“闵”字位置。)
嘉闵线
是上海市重要的市域线路,其南翔站位于真南路与沪宜公路路口,建成后将成为嘉定区域内唯一的特色站,并能 实现与地铁11号线等的换乘,极大提升南翔的交通枢纽地位和区域发展潜力 。(如下图)
而白鹤镇标,将从 中冶祥腾城市广场对面的广场上,搬迁到古猗园对面的骏峰嘉天下广场上。(如下图)
如上图:搬迁前的 中冶祥腾城市广场对面广场
如上图:搬迁后的 古猗园对面的骏峰嘉天下广场
作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施工的进度非常快,从5月15日开工到8月24日就竣工了。下次再去古猗园的时候,就可以一堵“白鹤南翔”的风采了。
03
文化图腾
为什么这个白鹤镇标要这么隆重的搬迁呢?
这还要从白鹤与南翔的关系说起。关于南翔镇白鹤的传说,最早可以追溯到南朝梁天监年间。
当时南翔还只是一个荒凉的村,当地农民在耕地时挖到一块一丈多长的大石块,石块一露地面,就有一对丹顶白鹤在石块上空盘旋,落到石块上歇脚。
一个叫德齐的和尚认为这里是一块佛地,决定在此建造一座佛寺。白鹤每日飞往不同方向化缘募资。寺成后白鹤南飞,故寺名“白鹤南翔寺”,镇因寺得名。
此传说也入选了嘉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白鹤南翔的传说见证了南翔从乡村到繁华市镇的变迁,白鹤成为这一历程的标志性记忆符号。 (如下图为 90年代末的南翔镇入城口镇标)
在南翔著名的古猗园内,就建有白鹤亭。亭顶有白鹤停立,展翅南飞,生动再现了传说场景,延续着白鹤图腾的意象。(如下图)
上图为:20世纪50年代白鹤亭
1974年重建白鹤亭,延续梅花形象及白鹤标志物。(如上图)
除此之外,白鹤的形象 也通过 泥塑、剪纸、草编 等多种非遗技艺得以传承和展现。(如下图 为 白鹤-泥塑捏作)
白鹤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吉祥、长寿、高尚品德,古人称贤德之士为“鹤鸣之士”,所以南翔镇一直以白鹤作为“镇标”,还劳师动众的拆迁,不是没来由的。
04
结束语
没想到“南翔”原来是因为白鹤往南飞才得名的,这是多么的诗意,多么的美好啊!
当地政府没有简单的一拆了之,而是采用搬迁的方式,将“白鹤”从交通枢纽搬迁到历史文化地标古猗园,这是明智之举,也是有温度的做法。
因为这座“白鹤”雕塑不仅是地理标志,更承载了几代南翔人的记忆和情感。它的变动不是简单的城市更新,而是牵动了当地居民对过往岁月和城市变迁的深切感受。
注:部分考古内容来自于上海古猗园和南翔生活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