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十年前,脱口秀还只是“舶来品”小众爱好者的舞台,那么今天,它早已成为年轻人情绪共振的出口。而当我们谈到脱口秀,绕不开的名字,必然是——笑果文化。
最新上线的《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2》(以下简称《脱友2》),就是笑果在2025年喜剧市场投下的一枚重磅炸弹:腾讯视频站内热度突破20000、92万人预约、社交平台讨论度持续攀升,它不仅让观众“哈哈大笑”,更在深层次上刷新了行业对于喜剧的想象边界。
从“好笑”到“有共鸣”:笑果如何把故事讲进年轻人心里?
一档节目能不能火,取决于它能不能“说到人心坎里”。《脱友2》没有靠噱头打天下,而是用一群极具生命力的演员,讲出了当下年轻人最在意的故事。
比如,今年的黑马小帕,用新疆女孩的成长经历,把一个个本土化的生活瞬间转化为让人笑出眼泪的段子;小奇的学历焦虑,精准戳中无数打拼在一线城市的年轻人;而Kid调侃打工人生活的段子,让无数在工位上刷视频的人心想:“笑是笑了,但怎么有点心酸呢?”
这样的情绪价值,才是笑果文化真正的杀手锏——它让观众不只是“看节目”,而是在节目里找到自己。
头部IP + 新人造星:笑果的“双循环打法”
和其他喜剧厂牌不同,笑果文化早就玩明白了喜剧IP的“养成逻辑”。
老将依旧是票房担当——何广智、呼兰、徐志胜等头部艺人稳坐C位,带来熟悉又不断创新的喜剧体验;而小帕、小四爷等新人的快速出圈,则让人看到了笑果造星工厂的可持续性。
用行业话术来说,笑果在做的是——头部IP带动长尾内容,成熟艺人拉新人出圈,形成喜剧内容的双循环供给。
内容不止于“段子”:笑果在做一门严肃的“喜剧生意”
很多人以为笑果只是做综艺的,但实际上,笑果文化做的是一门深耕产业链的“喜剧生意”。
一方面,它通过《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周六夜现场》等爆款节目,持续巩固线上内容矩阵;另一方面,“快乐共暖脱口秀朋友季”线下演出,在十余座城市成为年轻人下班后的“精神解压所”。
笑果的行业意义:把小众喜剧做成了大众文化
在喜剧赛道上,笑果文化的意义不仅是“把脱口秀做火了”,而是让这种原本小众的表达形式,真正进入了主流文化语境。
传统相声、小品更多是单向输出,而脱口秀是一种“参与式叙事”,它让台上台下形成对话。《脱友2》里,我们能看到新农人、消防员、电竞解说和职业脱口秀演员同台竞技,这种跨圈层的多样性,折射的正是当下中国社会的多元与活力。
笑果文化无疑是这条赛道的标杆:它在做的不仅仅是综艺节目,而是重塑中国喜剧产业的商业逻辑与文化价值。
喜剧的终点是生活,笑果让它更好玩
《脱友2》为什么会火?答案或许在节目开头的那句话里:“用脱口秀和生活轻轻交手。”
笑果文化让我们看到,喜剧不仅是让人笑,更是让人思考、共情、获得力量。无论是在屏幕前刷综艺,还是走进“噗哧脱口秀”的剧场,你都能在笑果的内容里找到一个情绪出口。
在喜剧商业化与主流化的道路上,笑果已经跑在最前面。而未来,它还能把喜剧做到多远?或许,正如他们一贯的口号:“生活可以很苦,但笑果让它更好玩。”
—— 这就是笑果文化,正在用一场场脱口秀,把年轻人的生活,讲得有笑点,更有温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