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位陆军少校的一段话是答案,该少校名叫帕特里克·史密斯,他在中国九三阅兵前夕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核心观点是:“中国军队已经足够强大,但是中国军队却不轻举妄动,从不轻言战争,这对我们是巨大的威慑,如果一旦中国在武统台湾,美军应该怎么办?”
美国人很清楚阅兵的含义。对他们来说,阅兵是炫耀,是对内巩固信心,对外释放信号。
但中国的阅兵不是演给别人的,是在告诉所有人——我们有能力,但我们不想用。
这份“可战而不欲战”的姿态,比任何威胁都更难对付。
中国几十年来没有把军力投放到海外,没有像美国那样在中东、非洲、东欧疲于奔命。
中国的军队,一直守在自己家门口,却越守越强。
美国不停地打仗,不停地出兵,兵力、弹药、财政、民意,这些“血条”都在流失。
而中国,却像在打一个战略游戏,始终满血状态。
你不怕一个一直在喊打喊杀的对手,你怕的是一个从不说狠话但一直在变强的对手。
美国军费一年8000多亿美元,结果呢?
乌克兰战场久攻不下,中东泥潭越陷越深,亚太部署始终不足。史密斯点出一个痛点:
美军花了那么多钱,却没有换来“战场优势”,反而换来了更多敌意。
而中国,用有限的军费,在家门口打造出一支足以让对手三思的力量。这才叫效率。
这次阅兵里出现的东风导弹、隐形战机、航母编队,还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无人作战群,全是国产主装备,没有一个是“拼凑来的”。
史密斯尤其提到,“信息化、智能化、体系化”这几个词,让他觉得中国军队已经不是过去的“数量优势”,而是进入了“技术主导”的新阶段。
最让他担忧的,是那些从未公开但这次首次亮相的系统——
高超声速打击群、防空反导系统、战场数据融合平台。
“这些不是炫技,是能打仗的东西。”史密斯写道。
他还说了一句让五角大楼很不舒服的话:
“美军如果真要干预台海,恐怕只剩两种选择——要么打,要么退。”
这不是虚张声势,史密斯清楚地列出了台海冲突中美军的三大劣势:
距离远、补给难、民意低。他点出,美军如果想硬上台海。
必须穿越解放军的区域拒止系统,而这正是美国最不愿意面对的“死亡地带”。
他说,一旦美军舰队被导弹锁定,后果不是撤退那么简单,而是“退无可退”。
他甚至暗示,美军可能不得不选择“撤退战术”,也就是主动避战,退守第二岛链甚至更远的关岛、夏威夷。
这不是战略机动,而是信心崩塌。
史密斯没有明说中国已经“超越美国”,但他话里话外都在表达一种判断——
在自己的家门口,中国已经建立了一道“谁来谁难受”的防线。
中国的军队,不仅装备现代化、士气高昂,更重要的是,这支军队是为保家卫国而不是为了海外利益而存在的。
美军在全球有八百多个基地,却没有一个地方像中国军队那样“越靠近本土越强大”。
这正是为什么他在文章最后提出那个问题:“如果中国决定武统台湾,美军能做什么?”
答案是:不是不能做,而是不敢做。
中国的军力,不是靠扩张得来的,是靠自我锤炼铸就的;不是靠战争提升的,是靠和平积累的。
这正是中国阅兵的真正意义。
不是向世界炫耀肌肉,而是告诉世界:我们不想打仗,但我们绝对不怕打仗。
所以,回到那个问题——中国阅兵,能不能威慑住美国?
这一场阅兵,没有一句威胁,却让对手感到压迫。没有一发子弹,却让对手重新评估代价。
没有一个口号,却让对手开始怀疑自己还能不能赢。
这,就是中国的战略分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