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如武林江湖,各路英雄豪杰逐鹿中原。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商业航天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式确立了这个新兴“江湖”的地位。今天硬科君带大家一起从“武侠视角”盘点商业火箭制造基地的“五大门派”。
进入正题之前,简单回顾一下制造基地从初露锋芒到群雄逐鹿的“发展三段论”。
第一阶段(2014-2019年):英雄初起
2014年,国务院一纸《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犹如江湖召集令,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航天基础设施建设。蓝箭航天、星际荣耀等商业火箭公司相继成立,开始探索这片全新的江湖。
这一阶段制造基地屈指可数,仅有浙江嘉兴的蓝箭航天中心等寥寥几家,主要集中在湖北、浙江等地。正如江湖初立,门派稀少,各自摸索武功心法。
第二阶段(2020-2022年):百花齐放
随着航天技术日趋成熟和市场需求释放,商业航天进入快速发展期。制造基地数量从2019年底的2个猛增至2022年底的11个,开始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多点开花。
如同武林中兴,各路高手纷纷出山,山东海阳、江苏张家港等多个制造基地相继建成。江湖版图初现雏形。
第三阶段(2023-2024年):群雄逐鹿
国家层面及各省份陆续出台商业航天发展行动计划,商业航天正式被确立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制造基地数量进一步增至17个,其中5个新增基地选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这一阶段制造基地进入高速发展期,集聚趋势明显,正如武林大会召开,各派高手云集,门第之争愈发激烈。
如今17个主要火箭制造基地星罗棋布,各有千秋,形成了五大门派格局。
少林(环渤海):根基稳固,硬功为尊
环渤海,如同嵩山少林,北方大派,底蕴深厚。山东海阳的东方航天港,好似少林罗汉堂,依托钢铁、石化、船舶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形成独特的产业气候。北京犹如藏经阁,科教研发资源富集,是“天下武功出少林”的最大依靠。
区域内制造基地:
山东海阳:星河动力商业固体运载火箭创新研发制造基地、东方空间“引力一号”商业固体运载火箭总装测试中心、中国长征火箭商业固体火箭海阳产业基地
星际荣耀火箭总装总测基地
门派特色:制造业厚实、交通便捷,北方经济重镇,传统产业基础雄厚。
修炼瓶颈:相比南方,科研创新活力稍显不足,在产业转型升级中需要更多灵活性。
武当(长江中下游地区):内功深厚,太极调和
长三角,宛若武当,地处中原腹地,内功精湛。这里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主要集聚区,江苏的电子信息产业、浙江的智能物联产业集群、安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为商业火箭提供了最完善的产业链配套。
江苏无锡、太仓、张家港三地,合似武当三侠,互为犄角。无锡作为长三角制造业重镇,已有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其中物联网、生物医药、高端纺织3个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浙江嘉兴的蓝箭航天中心,是最早涉足江湖的长老弟子;而安徽蚌埠、安庆则背靠丰富的科教资源,蚌埠拥有中国兵器工业第214研究所、安徽财经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科研实力深厚。
区域内制造基地:
浙江嘉兴:嘉兴蓝箭航天中心
安徽池州:星河动力新一代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
江苏张家港:天兵科技张家港智能制造基地
江苏太仓:星河动力新一代可重复使用液体燃料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
安徽蚌埠:深蓝航天液体火箭智能制造基地
安徽安庆:星际荣耀中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总装、液体火箭总装及试验基地
江苏无锡:蓝箭航天可复用火箭产业基地、天兵科技液体火箭研制基地
门派优势:产业链配套全国最成熟,科研教育资源充足,地处南北交通要冲,具备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内门挑战:企业众多,竞争激烈,如何实现差异化发展和区域协调是考验门派智慧的难题。
南海派(珠三角):剑走偏锋,锐意进取
岭南珠三角,本是南海派的天下。这里是连接中国内陆与海外市场的重要枢纽,制造业高度发达。广州,似掌门,凭借汽车、核电、燃气轮机、造船等雄厚制造业基础,调兵遣将。深圳,则像身法最轻盈的剑客,在通信设备、电子信息等领域独步武林,创新能力突出,常以奇招制胜。
区域内制造基地:
广州南沙:中科宇航中科空天飞行科技产业化基地
广州黄埔:星河动力大型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总装生产基地
门派特色:制造业高度发达,国际化程度高,敢于在市场化博弈中剑走偏锋,创新基因深厚。
江湖束缚:土地稀缺、成本压力大,对外部市场依赖度较高,在全球经济波动中需要更强的应变能力。
华山派(西部成都、西安、重庆):厚积薄发,剑光清丽
西部,华山横空出世。成都、西安、重庆三地,好比华山弟子,内功清修,剑法清丽。西安作为传统航天科研重镇,底子深厚,拥有雄厚的航天科研院所资源;成都在液体火箭研发方面潜力巨大;重庆的制造能力也不容小觑。
只是整体数量和规模尚小,产业链集聚度相对较低,尚未形成如东部那般气吞山河的气象。但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推进,这里正积蓄着厚积薄发的力量。
区域内制造基地:
四川简阳:星河动力谷神星一号固体运载火箭智能制造基地
门派底蕴:科研资源强大,技术积淀深厚,具备航天传统优势。
发展桎梏:产业链配套相对薄弱,市场化程度和资本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明教(发射场周边:文昌、酒泉):圣火煌煌,出手惊世
海南文昌与西北酒泉,远离中原,如明教光明顶。平日沉寂,但一旦圣火燃起,便是撼动江湖的大手笔。
就近发射场的制造基地具有独特优势:可缩短火箭运输距离,降低运输成本和风险,提高发射效率。特别是对于可复用火箭,制造基地临近发射场意义重大——火箭回收后能够快速进行检修、维护和翻新,缩短一子级翻新周期,提高并行翻新容量,大幅提升复用效率。
区域内制造基地:
海南文昌:星际荣耀运载火箭总装总测复用工厂
圣火之力:靠近发射场,运输成本低,复用火箭翻新效率高,在可复用时代具有战略优势。
地域局限:位置相对偏远,配套制造业和科研资源有限,产业生态有待完善。
江湖格局:集聚化与专业化并行
当前我国商业火箭制造基地呈现明显的集聚化趋势。未来随着GW星座和“千帆”星座等大型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计划的推进,对火箭数量的需求将激增。集聚在一起的企业可以实现专业化分工、共享配套设施、降低原材料运输成本、共同进行技术研发,形成规模效应,这将进一步促进制造基地的集聚化发展。
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当前商业火箭行业尚处探索阶段的现状,集聚化发展能够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共享资源,这一趋势将进一步加强。
十七个制造基地,五大门派林立,“天下武功,无高无低,胜负在人不在招。”每个制造基地都有其独特优势和发展路径,关键在于如何因地制宜,发挥所长。
未来,随着商业航天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些制造基地将在激烈竞争中不断完善自身能力,形成更加合理的产业布局。无论是少林的厚重、武当的灵活、南海的锐进、华山的清雅,还是明教的独特,都将在中国商业航天的宏伟蓝图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江湖路远,星辰大海,各门各派当携手同行,共同开创中国商业航天的辉煌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