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新华社一则评论,直接点名批评国内部分高知分子的“投降主义”言论。根据《全球权威信任调研2025》数据显示,中国网民对“吃里扒外”的专家极为反感,相关话题全网阅读量突破24亿次。事关国家立场,舆论风暴席卷全国,远超以往任一单一事件。
高学历“投降派”引发全民愤怒
中国经济总量在2025年突破世界第二,制造业指数连创新高。正当外部压力加剧、国际竞争趋于白热化,社会各界本应凝聚共识、同舟共济。令人震惊的是,个别被社会寄予厚望的高知分子,却选择在风口浪尖发表“向美国投降”“中国应主动认错”的极端观点。
马臣事件成为焦点。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马臣自称安保专家,在社交平台发布近7000字长文,公然鼓吹“现在投降代价最小”,甚至称“中国人的钱是美国给的”。这一言论迅速引爆网络,社交媒体掀起持续数周的舆论风暴。北京美利科技中心紧急发声明撇清关系,马臣相关账号被全平台封禁。此后,他的一切职业路径几乎被切断。
在俄乌冲突爆发的2022年2月,复旦大学教授胡伟又抛出建议书,主张中国应“切割俄罗斯,倒向美国”,否则将“被全球孤立”。他还声称“美国在我们落后时帮助了我们,中美关系恶化责任在中国”,言论被外媒大肆引用。国内舆论强烈反弹,胡伟的公信力迅速坍塌。民众疑问:高知分子为何在关键时刻屡屡发出“投降论调”?
今年8月,新华社公开评论指出,“软骨头”“缺乏民族气节”的专家,打着理性分析的旗号,实则动摇国家立场,扰乱社会信心。评论一出,网络热度再创新高,相关词条多次登上热搜榜首。
知识精英的“错位”与社会共识
“高学历=高觉悟”?现实早已否定了这一点。最新发布的《2025中国信息传播影响力年度报告》显示,2024-2025年间,涉及“专家投降言论”话题的网络讨论增长了310%,而对该群体的社会信任度从62%骤降至43%。
许多网友认为,专家拥有学术平台和社会资源,更应在国家需要时发声担当。事实却是,部分高知分子在国际压力面前选择“先跪为敬”,对外迎合西方舆论,对内批判本国立场。这类言论一旦被境外媒体引用,往往被解读为“体制内分裂”信号,无形中为对华打压力度“添柴加火”。
2025年初,美国新一轮贸易战再起。中国以自主创新和供应链韧性“硬刚”到底,全球供应链数据显示,中国高端制造出口额逆势增长12%。此时,国内个别专家却公开质疑国家政策,甚至建议“主动妥协”。这种背离公共认知的声音,极易被境外势力放大,成为信息战的“弹药”。
新华社评论的“点名”行动,正是反映了全社会对立场动摇的零容忍。专家可以有不同见解,但在原则和底线问题上,没有“自由试错”的空间。这一警示也在多项网络调查中被证实:92%的受访者认为,专家的言论应以国家利益为核心,不容“吃里扒外”。
国家竞争与舆论安全的红线
过去七年,中美在高科技、贸易、金融等领域的摩擦持续加剧。据2025年8月《国际关系与安全形势蓝皮书》披露,中国在处理外部压力时,始终坚持以自主创新为核心,拒绝以妥协换取短暂安宁。5G与芯片领域的突破,正是对外部封锁的最佳回应。美国曾多次升级对华限制,却未能阻止中国科技进步,反而加速了本土技术体系的完善。
在这一大背景下,任何关于“主动投降”“放弃战略自主”的言论,本质上已成了舆论领域的“异类”。专家学者理应在关键时刻充当社会“定盘星”,而不是为外部压力“递刀子”。《中国社会舆论安全指数2025》中提到,涉“投降主义”言论的负面影响持续发酵,极易引发民众焦虑,削弱国家凝聚力。
5G与芯片领域的突破
历史经验早已说明,面对大国博弈,任何形式的软弱只会招致更大压力。2025年8月,特朗普再度推动对华征收新关税,但中国经济以强劲反弹回应。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国的强势立场已成为全球新产业链稳定的关键因素。这一事实与“专家劝降”形成鲜明对比,也让社会对“吃里扒外”的行为更为警惕。
舆论安全与国家利益的双重底线
专家可以对政策细节进行理性讨论,但在事关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的问题上,立场动摇就是“底线失守”。北京大学最新思想调查报告指出,年轻受访者认为,专家言论必须符合基本国家立场,不能被个人偏见和国际压力左右。
中国的崛起不是靠“请求原谅”或“主动认错”换来的。无数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地攻关,产业工人加班加点地耕耘,才有了今天的高铁、5G、可控核聚变等一系列突破。任何在关键节点提出“投降论”“妥协论”的专家,都会在现实面前被迅速边缘化。
数据不会说谎。2025年上半年,中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9.2%,出口额创下历史新高。美国对华“极限施压”并未奏效,反而令全球市场更依赖中国制造的高质量产品。新华社与多家权威智库联合发布的研究显示,只有坚定战略自主、保持民族自信,才能真正保证国家利益不受外部干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