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澜昌
欧洲要搞第六代战机,结果还没起飞,就快被内部撕裂给拖死了。号称“最贵战机”的未来空中作战系统(FCAS),预算至少1000亿欧元,法国、德国、西班牙三国联手打造。听上去雄心勃勃,科技大片的既视感。但往里一看,满眼都是利益纠葛和权力争夺,简直像一场披着高科技外衣的宫斗剧。
事情很简单:法国要当老大,德国不愿意,西班牙怕被坑。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默茨跑去法国南部连开两场会,本来是想定调推进,结果会后新闻里一句实话都没有,大家都在猜,这架“未来战机”是不是要胎死腹中。法国想要控制80%的份额,理由冠冕堂皇:技术必须有绝对话语权。可问题是,这不是法国的独角戏,这是三国的钱、三国的工程、三国的赌注。法国要吃肉,德国和西班牙连汤都不剩,那谁愿意?
更讽刺的是,这一幕在欧洲不是第一次上演。还记得欧洲“台风”战斗机吗?当年法国嫌分工不合心意,甩袖子退出,自己造了“阵风”。后来“阵风”确实飞起来了,但欧洲一盘散沙的毛病也跟着暴露:遇到利益分配,没人真心合作。如今FCAS,法国又来了老毛病。德国防部干脆直言:就是法国工业界非要独家主导,项目才卡壳。换句话说,欧洲“最贵战机”,卡在了“最幼稚的争夺”。
表面是战机研发,背后是权力平衡。法国想借FCAS牢牢绑住欧洲防务话语权,最好把德国压到副手位。德国当然不干,它自己才是欧盟经济第一大国,凭什么当配角?西班牙就更尴尬了,好不容易承诺投25亿欧元入局,结果发现这桌饭可能吃不着,光买单。谁都知道,如果法国真拎包走人,西班牙这点投资瞬间打水漂。
拖得越久,局面越烂。德国议会防务委员会的施密特说了大实话:如果年底还没决定进入第二阶段,这项目就越来越不现实。注意,这可不是外界唱衰,而是内部人士自己都觉得要黄。空客和达索还在嘴硬,说希望2026年能开始签合同,可这乐观背后,是怕项目彻底塌掉。
问题的关键在于,欧洲到底有没有能力完成这种超级联合研发?1000亿欧元不是小钱,这可是欧洲军事史上最大的一次豪赌。但一边喊“自主防务”,一边又内斗成这样,怎么看怎么像一场豪门遗产纠纷。法国说:“没有我,FCAS走不下去。”德国说:“有你,FCAS也走不下去。”西班牙站在旁边,只能干着急。
更扎心的是,对比美国。人家F-35虽然一堆毛病,但好歹几十个盟友一起掏钱买账,洛克希德马丁赚得盆满钵满。欧洲这边呢?自己造,自己吵,自己卡死。真要拖黄了,未来几十年欧洲还得继续用美货,防务自主口号全是空话。欧洲嘴上喊“战略自主”,手里却连一个完整的第六代战机项目都协调不下来,这不是笑话是什么?
回过头看,法国的算盘也不复杂。历史经验告诉它:只要坚持到底,就算项目散了,自己也能独立搞一款。上一次搞“阵风”就是这么干的。德国没那么任性,它工业链更复杂,政治顾虑更多,不敢孤注一掷。但偏偏这样,更容易被法国拿捏。对西班牙而言,最坏的结果就是被当成小股东,前期的钱打了水漂,后期还要被迫跟队。
这场撕扯的危险在于,欧洲根本没多少时间。美国和日本在积极推进第六代战机,英国也拉着意大利、瑞典搞“暴风”。未来空战格局,一旦落后十年,就不是追不追得上的问题,而是彻底丧失资格。欧洲如果还在为“谁是老大”争吵,那等项目落地,美国下一代战机已经量产了。
说白了,这不是单纯的工业项目,而是一面镜子。它照出了欧洲长期无法摆脱的毛病:一盘散沙,人人想当头,没人愿意妥协。法国要权力,德国要公平,西班牙要保障。可防务工业需要的是速度和统一,而不是拖来拖去的扯皮。到头来,1000亿欧元砸下去,很可能换来一堆废纸合同和一架永远停在PPT上的战机。
当年“台风”战斗机合作烂尾的影子还没散去,如今的FCAS又陷进同样的泥潭。欧洲的高喊“独立自主”,听上去像振奋人心的大合唱,实际却是跑调的各唱各调。历史会不会重演?答案几乎写在眼前。未来空中作战系统?听上去像是未来,其实更像是一出活生生的过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