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建平律师,1995年5月开始律师执业,北京市律师协会面试考核考官,北京朝阳律协刑事业务研究会委员,现执业于泰和泰(北京)律师事务所,经律师专业水平评审委员会表决通过刑事律师的专业认证,专注于刑事业务,在30余年的律师执业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办理刑事案件和经济案件的经验和技巧。
重新审判的期限
一、法条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八条【重新审判的期限】规定,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三个月以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六个月。
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判抗诉的案件,审理期限适用前款规定;对需要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的,应当自接受抗诉之日起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下级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期限适用前款规定。
二、条文解读
本条是关于再审的期限的规定。
1979年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案件的审理期限,不利于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及时审判案件。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都是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通过处理申诉案件或者其他渠道发现原判决、裁定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的案件。为了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对于错案应当及时纠正,而且如果案件拖延时间过长,由于时过境迁,有些证据可能灭失,不利于通过重新审理,查清案件的真实情况。1996年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增加了本条规定,有利于促进人民法院及时审结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同时,考虑到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一般情况比较复杂,且往往距案发时间较久远,查证困难,本条对其审理期限作了比一审、二审期限较长的规定。2012年和2018年修改刑事诉讼法对本条规定未作修改。
本条共分两款。第一款是关于人民法院根据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案件的审理期限的规定。人民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包括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的案件。对于这类案件,审判委员会决定再审的,应当在作出再审决定之日起三个月以内审结,三个月以内不能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六个月,即最长审理期限为六个月;二是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的案件。对于这类案件,也应当在人民法院作出提审或者指令再审决定之日起三个月以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六个月。对于什么情况属于“需要延长期限”,由于这类案件一般情况比较复杂,且往往距案发时间较久远,事过境迁,查证困难,因此,法律中未作具体规定,可以在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具体掌握。
第二款是关于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案件的审理期限的规定。根据本法第二百五十四条第三款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对案件重新进行审理,并在接受抗诉之日起三个月以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六个月。经过审理后认为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需要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的,应当自接受抗诉之日起一个月以内作出指令再审的决定。下级人民法院接到上级人民法院再审指令后,应当在上级人民法院作出指令再审决定之日起三个月以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六个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