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圆桌对话:2025 年,AI 如何重塑场景的未来边界? | 36氪2025AI Partner百业大会

0
分享至

8月27日,由36氪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联合主办的2025 AI Partner百业大会于北京中关村软件园盛大启幕。本次大会以“中国式方案”为主题,分为“中国式方案”和“谁来定义下一个人工智能时代”两大篇章,围绕“中国式创新的黄金时刻”“超级智能体能否成为下一代AI的核心形态”“中国式方案重塑世界科技竞争格局”“AI+千行百业融合创新的繁荣景象”四大话题,全方位集中呈现中国AI的最新突破与生态体系,分享中国式AI的成长路径和未来前景,探索中国式方案的创新模式。

36氪在AI Partner百业峰会特备策划了一场“2025年,AI如何重塑场景的未来边界?”的圆桌对话。36氪资深作者【主持人】邓咏仪,中关村科金副总裁刘倩、长亭科技解决方案副总裁周辛酉、Mootion联合创始人&CPO童超、思必驰IOT事业部副总祝迎君,几位大咖供同行探讨「中国式AI方案」的场景边界。


以下为致辞内容,经36氪整理编辑:

邓咏仪:欢迎大家来到AI Partner百业峰会。2025年,AI大模型持续带来惊喜,从年初的DeepSeek到年终开源模型大战,再到GPT-5的推出,模型能力的跃升为应用市场带来全新可能。今天我们请到来自模型服务、应用落地、垂直场景等多维度的嘉宾,共同探讨“AI如何重塑未来场景的边界”。首先欢迎今天的嘉宾:中关村科金副总裁刘倩、长亭科技解决方案副总裁周辛酉、Mootion联合创始人&CPO童超、思必驰IOT事业部副总祝迎君,接下来,请各位简要自我介绍,以及今年行业内的 “惊喜时刻”或困惑。

刘倩:大家好,我是中关村科金的刘倩,负责产品研发。中关村科金2014年成立,一直深耕智能科技与技术应用创新,我们聚焦金融、政务、制造、交通、汽车、零售及企业出海等高价值行业与场景,打造了覆盖多行业的垂类大模型解决方案,最近刚刚荣获2025《财富》中国科技50强。

说到“惊喜时刻”,其实做 To B 企业服务,真正的价值不在大模型本身,而在 “冰山之下” 的系统工程 —— 比如解决大模型幻觉需做大量知识工程与检索加强,避免智能客服聊 10 轮后失忆要优化上下文工程,多智能体落地要平衡效率与效果。这些 “苦活累活” 才是企业级场景的核心。对我们而言,最开心的时刻是客户用了我们的产品后,在效率、用户体验、员工效能、风控能力上真正获得提升,这才是落地的价值。

周辛酉:大家好,我是长亭科技的周辛酉,负责解决方案与商业化。长亭 2014 年成立,是 100% 自主技术、自主专利的国产安全公司,名字源自《送别》,英文名 “CHAITIN” 对应 “蔡廷常数”—— 象征 “已知却无法被计算机计算”,代表我们用朴素初心做前沿安全技术。创始团队是清华蓝莲花战队,曾首获 Defcon 黑客大赛全球亚军,至今拿遍国内攻防赛第一,连续三年国家演练排名第一。

今年的感受是“矛盾”的:业务上,企业盈利变难是共性挑战;但技术上,AI 让我们能做以前做不到的事 —— 比如用 AI 重构安全防御范式,实现 “知攻善防、智能安全”。比如用 AI 自动化编程时,我们能同步嵌入安全检测,实时识别漏洞,这种 “AI + 安全” 的融合,是以前不敢想的突破。

童超:大家好,我是 Mootion 联合创始人 & CPO。Mootion 是 C 端 AI 视频创作 Agent,产品上线一年,海外已有几百万用户,和台上 B 端嘉宾不同,我们聚焦个人创作场景。

今年最惊喜的 “变化” 是:AI 视频能力提升后,内容供给端正在 “扩容”—— 以前没机会创作视频的人,现在能用 AI 实现创意,比如普通用户也能做剧情短片、产品介绍视频。这种 “新创作者 + 新创意” 的涌现,是以前看不到的。比如有人用我们的工具做宠物日常动画,有人做小众兴趣科普,这种 “人人可创作” 的趋势,让我们看到 C 端 AI 视频的巨大潜力。

祝迎君:大家好,我是思必驰的祝迎君。思必驰 2007 年成立,是老牌 AI 语音交互技术公司,专注 “语音语言交互式大模型”,核心赛道是车载与智能家电:车载领域,梅赛德斯 - 奔驰、奥迪、保时捷、捷豹路虎、比亚迪、上汽等车企的底层语音技术是我们提供的;智能家电领域,海尔、海信、美的等 90% 以上的电视、空调、扫地机,用的是我们的交互方案。

今年的 “里程碑” 是数据 ——2017 年我们上线对话平台时,智能硬件年激活量在行业均值;到去年,我们赋能的终端已达 2 亿台,指数级增长背后是 AI 的迭代。比如以前扫地机器人噪音大,2 米外喊不醒,现在我们的信噪比可以达到 -10db,实现高效精准的抗干扰效果,和毫秒级响应;以前会议转写错字多、没法用,现在识别准确率超 95%,还能自动生成场景化摘要,这些 “从能用 to 好用” “被动指令 to 主动服务”的突破,是 AI 带来的最实在的改变。

邓咏仪:底层模型能力一直在涨,像“海平面上升”倒逼应用“造船”。想请各位分享:你们行业里,AI 是怎么突破场景边界、实现提效的?具体有哪些案例?

刘倩:企业场景里,AI 不是 “单点优化”,而是 “流程闭环”。举三个例子:

客服场景:上一代客服自助率 60%-70%,还得 “按 1 转人工”,因为解决不了复杂问题。现在用大模型,用户说 “扫地机器人坏了”,拍张照上传,AI 能识别故障、自动建报修工单,还能联动顺丰下单取件,整个流程从 “2 小时” 缩到 “几分钟”,用户不用填信息、不用自己叫快递,这是 “从‘问答’到‘办事’” 的突破。

销售场景:以前顶尖销售能答 90% 客户问题,但普通销售做不到。现在用 AI 可以模拟 “各种类型客户”,比如客户问 “为什么是增程不是纯电”“充电桩铺了多少”,销售见客户前能反复练习,普通销售也能变成 “超级销售”。

反诈场景:以前公安接报警后,人工登记、发止付指令要 30 分钟,骗子早转走钱了。现在大模型能实时提取报警关键信息,自动触发止付,时间缩到 2 分钟,帮助百姓挽回损失,守护好钱袋子。这些都是 AI 打破 “流程断点” 的价值。

周辛酉:安全领域的突破,藏在 “看不见的代码里”。比如 AI 编程:现在 80% 的大模型 token 用于自动化编程,但问题是 “AI 写的代码可能有漏洞”。我们做了两件事:

开源工具 “MonkeyCode”:普通人 10 分钟能生成量化交易软件 —— 输入 “用 Python 做 A 股量化”,AI 自动写代码、调接口,还能优化 “接口响应慢” 的问题,全程不用懂编程。

商业化产品 “码力”:在 AI 编程里加 “安全校验”——AI 写代码时,实时识别后门、密码泄露、逻辑漏洞,还能给修改建议。比如去年美国机构数据显示,AI 构建的攻击量增 3 倍,隐藏度增 60%,我们的工具就是帮企业 “在 AI 提效时,守住安全底线”。

童超:C 端视频场景的边界,在 “多模态融合” 里。以前 AI 只能做 “动图”,现在能做 “带剧情的短视频”,核心是 “AI 从‘工具’变成‘小团队’”:

比如用户想做 “AI 发展历史” 科普视频,不用自己写脚本、拍素材 ——AI 能当 “编剧” 写脚本,当 “摄像” 生成场景画面,当 “剪辑” 拼镜头,用户只要说 “开头加个动画”“结尾放金句”,AI 就能改。现在我们能支持 2-5 分钟视频,下一步是 10-20 分钟,关键要解决 “人物、场景一致性”—— 比如视频里的主持人,不能前一秒穿红衣服,后一秒穿蓝衣服。这种 “AI 包办全流程” 的能力,让普通用户也能做 “专业级视频”。

祝迎君:语音交互的边界,在于 “是否具备真正的智能对话能力”。传统语音技术仅停留在 “指令识别工具” 层面,而真正的智能对话,需要 AI 具备理解、记忆、适配场景的综合能力,我们把这个过程拆解成 “耳朵、大脑、嘴巴” 的进化:

耳朵(音频采集):以前手机 10 米外听不到声音,现在家电、车机都能 “远距离拾音”,比如车开着窗,后排说 “调低空调” 也能识别,解决了 “输入不准” 的基础问题。

大脑(语义理解):以前是 “问一句答一句”,比如问 “明天天气”,再问 “要带伞吗”,AI 就忘了上一句。现在能 “记上下文、做推理”,比如用户说 “孩子要睡觉”,AI 能自动调暗灯光、调低音量,变成 “会决策的智能体”。

嘴巴(TTS):以前林志玲语音是 “标杆”,现在 AI 合成音能 “以假乱真”—— 车载场景能复刻孩子的声音,家电能说 “方言”,甚至能根据内容调整语气,比如读故事时用 “温柔声”,报天气时用 “清晰声”。这些细节让交互从 “能用” 变成 “愿意用”。

邓咏仪:现在行业在争论 “做 AI 辅助人的产品,还是人辅助 AI 的产品”。想请各位分享:你们实践中,这两种思路的边界在哪?踩过哪些坑?

刘倩:核心是 “技术边界 + 责任边界” 的平衡。比如我们服务金融客户,即便 AI 回复准确率 99%,客户也不敢直接用 —— 因为监管要求 “回复内容必须从人工审核的话术库选”。这时候 AI 的角色是 “辅助”:帮客服理解客户意图、找话术,但最终回复要人工确认。

再比如自动驾驶、医疗辅助,技术不成熟时,没人敢让 AI 独自决策。所以我的观点是:AI 把 “效率” 做到极致,人类把 “责任” 把好关。坑的话,就是企业容易把 “C 端 AI 的体验” 套到 B 端 —— 觉得 AI 能 “无所不知”,但其实企业需要的是 “懂业务的 AI”,比如银行 AI 要懂 “贷款流程”,不是懂 “天文地理”,这种预期差要慢慢调整。

周辛酉:用 “乔哈里窗” 能讲清楚 —— 我知道、AI 知道的事,AI 辅助人提效(比如处理文档);我知道、AI 不知道的事,人教 AI(比如我们把亿级漏洞数据喂给 AI,教它识别攻击);AI 知道、我不知道的事,人问 AI(比如用 AI 查最新漏洞原理);都不知道的事,一起探索(比如 AI 怎么防御未知攻击)。

我们踩的坑是 “早期客户觉得 AI 能替代安全工程师”,但实际是 “AI + 工程师” 才厉害 ——AI 能跑遍全网找漏洞,但判断 “这个漏洞会不会影响业务”,还得靠人。现在客户慢慢明白,目标不是 “替代人”,而是 “人模合一”。

童超:C 端和 B 端不一样:C 端是 “AI 主导,人辅助”,B 端严肃场景是 “人主导,AI 辅助”。

C 端比如视频创作,用户只要说 “要温馨风格”,AI 就能出方案,用户改改细节就行 —— 因为即便有瑕疵,后果也小。但如果是医疗、金融视频,肯定要人工审核。

坑的话,一是 “用户跟不上 AI 速度”——AI 每周都迭代新功能,用户记不住 “现在能做 3 分钟视频了”;二是 “认知差”——2024 年数据显示 40% 美国人不知道 ChatGPT,全球渗透还很慢,我们要花很多精力教用户 “AI 能帮你做什么”。

祝迎君:边界是 “动态的”,不是固定的。比如会议转写:以前人工校对占 30%,现在 AI 准确率超 95%,人工只占 10%;以前车载交互是 “人说一句,AI 做一句”,现在 AI 能 “主动服务”—— 比如检测到乘客打哈欠,自动调低音乐。

坑的话,是 “技术指标≠产品体验”:比如 AI 语音识别准确率 98%,但实际用的时候,环境吵一点就不准;再比如客户说 “要做智能音箱”,预算却只够做基础功能,这种 “预期 - 预算” 的鸿沟,需要我们慢慢磨合。但长期看,人机耦合是主旋律,只是 “AI 占比” 会随技术成熟慢慢变高。

邓咏仪:最后想聊个轻松的话题:当你们产品应用落地时,客户对 AI 最常见的误区是什么?

刘倩:最大误区是 “把 C 端 AI 的‘博学’,当成 B 端 AI 的‘能力’”。客户用了 ChatGPT,觉得企业 AI 也该 “什么都懂”,但其实企业需要的是 “懂业务的 AI”—— 比如银行 AI 不用懂 “明星八卦”,但要懂 “信用卡还款规则”。现在好的是,有些客户开始明白 “数字员工也要培养”—— 教它行业知识、企业流程,用反馈持续优化,不是 “一上线就无所不能”。

周辛酉:去年客户觉得 “AI 能替代人”,今年觉得 “替代人的是会用 AI 的人”,认知在变,但误区还是 “需求不清晰”—— 客户说 “要做 AI 安全”,但不知道具体要解决什么问题。现在我们更多是 “共创”:一起梳理 “是防代码漏洞,还是防 AI 攻击”,再出方案,而不是 “客户提需求,我们做产品”。

童超:误区是 “高估 AI 的‘即时效果’,低估‘渗透难度’”。比如用户觉得 “AI 能马上做电影级视频”,但现在只能做短视频;再比如全球很多人还不知道 ChatGPT,即便知道,也不知道 “能用它做什么”,这种 “认知 - 使用” 的鸿沟,比技术突破更难填。

祝迎君:B 端客户的误区是 “技术指标 = 商业价值”—— 很多客户过于追求实验室测试数值,但我们会基于客户的业务场景、用户群体特征,提供更贴合实际需求的技术选型建议,实现 “成本与价值” 的最优平衡。另外就是 “短期期待太高,长期耐心不够”:AI 技术的落地与价值释放,往往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从数据的持续优化、算法模型的迭代,到工程方案的适配调整,每一步都需要时间沉淀,难以实现 “上线即见效” 的短期突破。

邓咏仪:今天的圆桌很精彩,各位嘉宾既分享了 AI 提效的案例,也提醒我们 “不高估短期影响,不低估长期价值”。感谢各位嘉宾,也感谢观众的聆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倾家荡产也赔不起!”货车司机高速上弄丢13块银砖:捡到归还者一块酬谢2万元

“倾家荡产也赔不起!”货车司机高速上弄丢13块银砖:捡到归还者一块酬谢2万元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09-16 20:07:54
网友吵翻!迪卡侬:全网下架

网友吵翻!迪卡侬:全网下架

南方都市报
2025-09-17 11:30:20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李镇:目前中央企业管理人员与业绩挂钩的浮动工资占比超过60%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李镇:目前中央企业管理人员与业绩挂钩的浮动工资占比超过60%

证券时报
2025-09-17 11:04:02
神似刘亦菲的女孩4条视频涨粉20万,本人直播回应:“没有整容,天然的”

神似刘亦菲的女孩4条视频涨粉20万,本人直播回应:“没有整容,天然的”

极目新闻
2025-09-17 09:57:18
难怪举白旗!菲船挨29分钟水炮,船员耳朵差点被割,舱内一片狼藉

难怪举白旗!菲船挨29分钟水炮,船员耳朵差点被割,舱内一片狼藉

阿龙聊军事
2025-09-17 10:12:50
乌克兰:悔到肠子青,当年卖给中国三架“废铁”,今成大国重器?

乌克兰:悔到肠子青,当年卖给中国三架“废铁”,今成大国重器?

通文知史
2025-09-16 12:10:05
大快人心! 故意冲撞中国海警的菲律宾公务船,最终举起了白旗

大快人心! 故意冲撞中国海警的菲律宾公务船,最终举起了白旗

烽火观天下
2025-09-16 19:34:00
“戏里”是父女,“戏外”是夫妻,他们俩关系公开时,孩子都8岁了!

“戏里”是父女,“戏外”是夫妻,他们俩关系公开时,孩子都8岁了!

小椰的奶奶
2025-09-17 10:13:09
泉州坠井女子“54小时噩梦”:几条蛇爬身上,双侧肋骨骨折!绝望时靠一个信念坚持活下来……

泉州坠井女子“54小时噩梦”:几条蛇爬身上,双侧肋骨骨折!绝望时靠一个信念坚持活下来……

环球网资讯
2025-09-17 10:41:05
遭五常集体反对,内塔尼亚胡却只敢指责中国:砸重金“黑”以色列

遭五常集体反对,内塔尼亚胡却只敢指责中国:砸重金“黑”以色列

博览历史
2025-09-17 05:40:08
内塔尼亚胡环顾世界,发现以色列只剩下一个朋友

内塔尼亚胡环顾世界,发现以色列只剩下一个朋友

上观新闻
2025-09-17 04:55:07
丢脸丢到全国了!西贝合伙人樊大卫喊话罗永浩:你没资格批评西贝

丢脸丢到全国了!西贝合伙人樊大卫喊话罗永浩:你没资格批评西贝

青青子衿
2025-09-16 16:37:53
俄方亲口表态,北约已经实际参战,普京不再忍耐,谈判按下暂停键

俄方亲口表态,北约已经实际参战,普京不再忍耐,谈判按下暂停键

文雅笔墨
2025-09-17 10:27:25
轰动一时的“臭氧层空洞”,正在自己悄悄长好,原因竟然是这个

轰动一时的“臭氧层空洞”,正在自己悄悄长好,原因竟然是这个

科普中国
2025-09-16 18:21:31
土耳其向巴基斯坦正式道歉,承认颜面尽失,15亿美元项目停滞不前

土耳其向巴基斯坦正式道歉,承认颜面尽失,15亿美元项目停滞不前

南宫一二
2025-09-17 09:16:06
积极落实元首通话共识,充分发挥磋商机制作用,中美马德里会谈达成框架共识

积极落实元首通话共识,充分发挥磋商机制作用,中美马德里会谈达成框架共识

环球网资讯
2025-09-17 07:21:02
中小学春秋假要来了!深圳一学校已施行

中小学春秋假要来了!深圳一学校已施行

南方都市报
2025-09-17 14:16:15
刚刚,量子计算变天了?全球第一台硅基全栈量子计算机问世

刚刚,量子计算变天了?全球第一台硅基全栈量子计算机问世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09-16 20:22:15
热出新纪录!上海天气马上大转折:冷空气到货,下午大到暴雨来袭,伴随强对流,明天骤降至29℃

热出新纪录!上海天气马上大转折:冷空气到货,下午大到暴雨来袭,伴随强对流,明天骤降至29℃

鲁中晨报
2025-09-17 12:55:20
至尊性能!新机官宣:9月15日,正式发布上市!

至尊性能!新机官宣:9月15日,正式发布上市!

科技堡垒
2025-09-15 11:33:11
2025-09-17 14:51:00
36氪 incentive-icons
36氪
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149326文章数 284651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英伟达RTX6000D遇冷,中国大厂不买账

头条要闻

浙江女子开水果店亏钱"像在守活寡" 网友吵翻了

头条要闻

浙江女子开水果店亏钱"像在守活寡" 网友吵翻了

体育要闻

什么小火龙?申京已经是MVP水平!

娱乐要闻

官媒发文证实,李乃文再破天花板

财经要闻

曝匹克大幅降薪 员工还要进行"三观培训"

汽车要闻

唐DM-i智驾版175KM长续航版上市售价17.98万起

态度原创

房产
游戏
旅游
手机
公开课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黑神话》要有新的官方艺术展了?杨奇正式回应!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手机要闻

消息称荣耀下一代数字系列手机标配2亿像素主摄,折叠屏同步测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