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又尝屏除左右问诩,诩嘿然不对。太祖曰:“与卿言而不答,何也?”诩曰:“属适有所思,故不即对耳。”太祖曰:“何思?”诩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太祖大笑,于是太子遂定。——《三国志·贾诩传》
当年曹操纠结于立嗣问题,于是他秘密的问贾诩,到底是立曹丕还是曹植为继承人,贾诩一开始不说话,曹操说:“与您说话不回答,是为什么呢?”贾诩只说了一句“我在想袁绍和刘表父子啊。”曹操哈哈大笑,于是于该年立曹丕为太子。
从这段记载就可以看出,袁绍和刘表的一个致命错误——废嫡立庶。
袁绍舍弃长子袁谭,立幼子袁尚,结果袁谭、袁尚兄弟互相攻伐,给了曹操逐渐消灭他们的时机;刘表和袁绍一样,幼子刘琮继承荆州牧之后,面对曹操南征大军,居然不战而降,葬送了刘表的一片基业。
袁绍、刘表为何废长立幼?都是因为“小老婆”搞的鬼!
刘氏爱袁尚
绍有三子:谭字显思,熙字显雍,尚字显甫。谭长而惠,尚少而美。绍后妻刘有宠,而偏爱尚,数称于绍,绍亦奇其姿容,欲使传嗣。乃以谭继兄后,出为青州刺史。——《后汉书》
先说袁绍,据《后汉书》记载,袁绍有三个儿子,长子袁谭,次子袁熙,幼子袁尚,袁谭年长而贤惠,袁尚最小但长得“很美”。袁绍的后妻刘夫人很受宠幸,虽然袁绍的三个儿子都不是刘夫人所生,但刘夫人偏爱袁尚,经常向袁绍夸赞袁尚。
袁绍自己也喜欢袁尚的资貌威容,想要立袁尚为继承人。于是袁绍把长子袁谭过继给了兄长袁基做继嗣,因为袁基早年被董卓杀了,没有子嗣留下来。而《三国志》的记载则比较简单,“绍爱少子尚,貌美;欲以为后而未显。”形容一个男子“貌美”,真是好奇袁尚到底长得什么样,凭借容貌就能获取袁绍的喜爱。
202年袁绍病死,没有明确继承人,袁绍的谋士内斗,审配、逄纪支持袁尚,立袁尚为继承人;辛评、郭图支持袁谭,袁谭于是自立为车骑将军,与袁尚相争。后面的剧情就很狗血了,兄弟俩本来打的不可开交,曹操来进攻,他们就合作对抗曹操。
曹操一撤军,兄弟俩继续开撕,一度袁尚快要灭了袁谭,结果袁谭居然向曹操求和,两人约为亲家,曹操帮助袁谭进攻袁尚。袁谭自己居然趁机攻城略地,双方决裂,205年曹操击败袁谭,袁谭被杀。
袁尚与袁熙逃往乌桓,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兄弟俩又逃往辽东,结果辽东公孙康把这俩的脑袋砍下来送给了曹操,至此,显赫一时的袁家势力,彻底灰飞烟灭……
蔡氏爱刘琮
二子:琦、琮。表初以琦貌类于己,甚爱之,后为琮娶其后妻蔡氏之侄,蔡氏遂爱琮而恶琦,毁誉之言日闻于表。表宠耽后妻,每信受焉。又妻弟蔡瑁及外甥张允并得幸于表,又睦于琮。——《后汉书·刘表传》
刘表的情况也差不多,刘表有两个儿子,长子刘琦,次子刘琮。最初,刘表因为长子刘琦与自己的相貌长得相似,而十分喜爱他。后来刘琮娶了刘表继室蔡夫人的侄女,蔡氏就爱屋及乌,喜爱刘琮而讨厌刘琦,于是经常在刘表面前诋毁刘琦。
刘表因为宠信蔡氏,于是逐渐信以为真。另外,蔡氏之弟蔡瑁及其外甥张允亦得刘表信重,且又与刘琮相善,故此刘琦越感不安。后来刘琦听从诸葛亮的建议,向刘表请缨代替战死的黄祖出任江夏太守,以求自安,这就是“上屋抽梯”的典故。
后来刘表病重,刘琦还归襄阳探望。由于刘琦素来慈孝,张允等人怕其父子二人相见而亲情相感,会令刘表确立刘琦为嗣,于是不许刘琦入内探望。刘琦被拒诸门外,不能与刘表相见,刘琦只得流涕而去。
公元208年,刘表病死,蔡瑁等人拥立刘琮继任荆州牧,面对曹操的南征大军,蔡瑁等人裹挟着刘琮举州投降,曹操轻而易举的拿下荆州。蔡夫人、刘琮忙活了半天,为他人做了嫁衣。
中国有句俗语:“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封建社会历来奉行嫡长子继承制,所以皇帝爱长子,民间老百姓则大多喜欢年级最小的孩子,这都是正常现象。然而,袁绍、刘表这两位汉末英雄,却犯了废长立幼的错,帮曹操省了不少力气!
参考资料:《后汉书》、《三国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