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阿姨今年56岁,最近半年,她总是莫名有“那个”的念头,有时候连做饭、散步时都走神。丈夫一开始还以为是夫妻感情升温,没想到次数太多,自己实在难以招架。这个现象让一家人都觉得尴尬,也有点焦虑。刘阿姨自己心里也犯嘀咕:是不是自己身体出问题了?
其实,出现这种总想“行事”的状况,并不像有些人以为的那么简单。它背后涉及到身体、心理,甚至可能预示一些疾病的信号。医生说:这种情况医学上叫“性欲亢进”,在临床上可一点都不少见,而且男女都会碰到。
很多人误以为,年纪上来之后,这方面的“冲动”会自然而然地减少。可临床就常常遇到这样的人,反而越到中年,欲望异常高涨。这背后究竟是啥原因?是心理问题、激素异常,还是大脑疾病预警?
所谓“性欲亢进”,指的是个人在一段时间内对性生活有着异常高的渴望,欲望强烈到影响正常生活,甚至失去自控力。临床医生把这种现象分为体因性和心因性两大类。
说白了,简单理解就是: - 体因性,大多和身体的激素、器官疾病、脑部异常、药物反应相关。 - 心因性,则更多和情绪、心理状态、精神疾病有关。
比如: - 有一部分女性,体内性激素水平常年高于同龄人,医生往往会考虑是不是卵巢肿瘤、肾上腺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要查一查。 - 也有人因为大脑皮层或内分泌系统异常,比如脑肿瘤、垂体瘤,甚至是某些中枢神经药物长期服用,都会让欲望过度增强。 - 而更常见的,是最近压力大,或者抑郁、躁狂等精神疾病,也同样可能诱发类似问题。
像有些躁狂症患者,还会出现不停地想“行事”,这是情绪波动带来的冲动增强。医学上已明确:约有15%-20%躁狂症病人在发作时有性欲亢进表现。
有人以为,体验多了,夫妻感情好,身体更健康。但医学研究早已发现,欲望亢进如果长时间得不到缓解,会给身体和心理带来双重压力。
第一,身体容易被“透支”。连续频繁“行事”,会造成体力流失、免疫力下降,还会增加尿路感染、盆腔炎等风险。有调查显示,女性每周性生活超过8次,出现感染及疲劳、失眠的比例高出常人近28%。
第二,家庭关系也可能受到影响。比如丈夫不堪重负,夫妻感情反倒紧张;有的人长期欲望无法自控,还会引发焦虑、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心理困扰。
第三,有些原发病若不及时治疗,性欲亢进只是个“警示灯”,比如卵巢、垂体、脑部肿瘤等,拖延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你看,总想“行事”,绝不只是“情感过剩”,它可能埋着健康隐患,也许比你想象的还复杂。
解决这件事,不是只靠一味忍耐,更不是看“专家偏方”。先学会细致地倾听自己身体的信号,再去找专业的医生做全面判断。
检查身体,排除疾病如果最近莫名其妙频繁想“行事”,又没调整过生活习惯、药物,尤其有同样的家族病史,这时建议去医院做激素六项、脑MRI及肿瘤筛查等,发现原发病要立刻配合治疗。很多肿瘤一旦切除,性激素恢复正常,冲动也会大大缓解。
改善情绪,警惕心理驱动如果你最近压力大、焦虑、甚至有失眠、抑郁、躁动等表现,不妨咨询一下精神科或心理门诊。现在国内不少医院都有更专业的心理干预、小组治疗,事实证明,80%以上的患者通过心理干预或药物组合,冲动能有效控制和改善。
控制饮食,减少诱因医生建议,饮食上切忌过度刺激,像胡椒粉、海鲜、肉桂、辣椒、补品等会提升性激素的食物可以少吃。每顿饭适当减少量(减少四成),能有效减缓性激素分泌曲线。
尝试运动来分散注意力比如极限运动、跑步、游泳等方式消耗多余精力,有助荷尔蒙代谢平衡。研究显示,持续运动一月后,大脑皮层相关区域兴奋度下降18%,冲动自控力提升。
夫妻相互理解,不要互相埋怨如果夫妻之间沟通顺畅,情感支持也能缓解一部分心理上的压力。两个人携手面对,比各自困扰好得多。
其实,调养身心、科学饮食、规律作息、积极就医,是当下最靠谱的管控方法。那些怀疑自己身体不对劲、或者已经影响工作生活的人,一定要勇敢去医院问个明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