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要买房的朋友注意了!九月份开始,楼市可能又要迎来一波“超常规”救市政策,这次动静可不小!
转眼到了2025年,房地产市场仍然在低位徘徊,还没有完全走出调整期。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建商品住宅卖了3.84亿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少了3.7%;销售额3.88万亿元,也降了5.2%。同时,70个大中城市的新房价格同比下降3.7%,二手房更是降了6.1%。在这种背景下,九月份这一波即将到来的“救市大招”,对买房人来说,绝对是个值得紧盯的重要信号!
楼市现状:压力仍在持续
从2024年开始,楼市的下行压力就一直没减轻。买房的人观望情绪浓,不太愿意出手;开发商这边,卖房回款慢,项目进度受影响,甚至有些楼盘直接停工。
举个二线城市的例子,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新房成交量就一路下滑。到了今年上半年,同比少了三成!二手房也不乐观,房源挂得多、卖得慢,很多房东降价超过20%还是难出手。更糟的是,一些中小开发商资金跟不上,导致项目烂尾——这不仅伤了购房人,也打击了市场信心。
土地市场同样冷清。各城市土地流拍的现象时有发生,就算是成功出让的地块,溢价率也非常低。这说明开发商对后期市场不太乐观,拿地格外谨慎。
政策背景:为什么这时候要“超常规救市”?
房地产作为经济的支柱行业,牵连着增长、就业、财政等方方面面。眼下经济压力不小,楼市持续低迷显然不是好事。所以,稳楼市,就是在稳经济。
中央早就定调——“因城施策”,支持刚需和改善型住房需求,让市场平稳发展。最近各地也密集出台新政:
8月25日,上海六部门联合发文,调整限购、公积金、信贷、税收等6大政策;
8月26日,苏州取消市区新房2年限售;
成都、珠海等城市出台公积金新政,降首付、提额度,还能“又提又贷”……
但这些政策短期内还没彻底扭转行情。所以,市场普遍预测,九月份还会有更强、更超常规的政策出台!
可能有哪些“超常规”手段?
金融政策更宽松:
房贷利率或继续降:目前很多城市的房贷利率已经在低位,但还有空间。9月LPR可能继续下调,首套利率甚至有望低于3%,大大减轻月供压力。
提高贷款额度:比如北京公积金贷款目前最高120万,未来可能再提高;商业贷款额度也有望放松,收入稳定、信用好的人能贷到更多。
贷款条件放宽:银行可能在收入证明、流水审核上更灵活,二套房的首付和利率也有机会降,方便改善家庭换房。
财政支持加大:
购房补贴:不止首套,改善型购房也可能享受补贴,有些城市按总价比例补,最多能省好几万。
税收优惠:二手房交易的增值税、个税可能减免,新房契税也有望调整,降低交易成本。
发债支持:政府或扩大专项债规模,投入保障房、城市更新,帮开发商缓解资金压力。
土地政策优化:
降地价、缓付款:降低土地出让金首付比例(比如从50%→30%),延长缴纳时间,鼓励开发商拿地。
调整供应结构:增加中小户型、刚需改善住宅用地,减少商业用地,避免库存堆高。
出让方式创新:试行“限房价、竞地价”、“竞自持”等模式,既控房价又提升楼盘品质。
对买房人有什么影响?
刚需购房者:
是好事!利率降、补贴多,成本直接降低。比如100万贷款30年,利率从3.5%→3%,月供少还约300块,总利息省超10万元。加上税费优惠,买房压力小很多。
改善型购房者:
门槛也低了!二套房首付比例和利率下调,卖旧买新更方便(比如取消限售),换房更容易。
投资型购房者:
要更谨慎!政策短期或许会推高房价,但“房住不炒”仍是主线。市场逐渐回归理性,普涨时代已经过去,建议优选有潜力的城市和地段,不要盲目跟风。
总结一句:
九月份这一轮救市,是当前市场环境下的“大招齐放”,目的很明确:稳楼市、促经济。对买房人来说,是机会也是考验——刚需和改善不妨抓住窗口期,看清楚需求理性上车;投资者建议稳字当头,别盲目追高。希望这一轮政策能真正激活市场,让行业重回健康轨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