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帮带孙3年,因忘按电饭锅,儿媳一句话让我回了老家
我今年62岁。
三年前,老伴走了,儿子小军不放心我一个人在老家,就让我来城里跟他们一起住。
他说:“妈,你过来吧,帮我们带带孩子,我们也能照顾你。”
那时候儿媳小芳刚生了孙子,正是需要人搭把手的时候。
我想着,儿子是我唯一的亲人,我去帮他,是天经地义的。
于是,我锁了老家的院门,背着一个简单的行李包,就跟着儿子进了城。
这一待,就是三年。
三年来,我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
给一家人做好早饭,等他们吃完上班走了,我就抱着孙子去楼下公园溜达。
中午回来,哄睡了孙子,我就赶紧买菜、做饭、拖地、洗衣。
下午孙子醒了,陪他玩,给他讲故事。
晚上,等儿子儿媳下班回来,一桌热腾腾的饭菜已经摆好了。
他们吃完饭,碗一推,就去看电视或者玩手机了。
我收拾完厨房,还要给孙子洗澡,哄他睡觉。
等我躺到床上的时候,骨头都快散架了。
儿媳小芳是城里长大的,有点娇气,我都能理解。
她偶尔会说:“妈,今天这地没拖干净,还有头发。”
我赶紧拿起拖把:“我再去拖一遍。”
她会说:“妈,这菜有点咸了,下次少放点盐。”
我点点头:“好,我记住了。”
我从不跟她争辩,我觉得,只要儿子过得好,我受点委和不算什么。
这三年,我没买过一件新衣服,没跟儿子要过一分钱。
我把孙子喂得白白胖胖,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
我以为,我的付出,他们是看在眼里的。
直到那天。
那天我有点不舒服,头昏沉沉的。
但还是一样,忙了一整天。
晚上,我做了四菜一汤,都是儿子和儿媳爱吃的。
小军和小芳下班回来,孙子吵着肚子饿。
小芳去厨房盛饭,一打开电饭锅,她愣住了。
锅里是生米和冷水。
我忙着炒菜,忘了按煮饭的开关。
我心里“咯噔”一下,赶紧说:“哎呀,我给忘了,我现在就去下点面条,很快的。”
小芳把电饭锅内胆“哐”地一声摔在灶台上。
她指着我的鼻子就骂开了。
“忘了忘了,你一天到晚除了忘还能干什么?”
“连个饭都不会做,我们家白养你三年了吗?”
“我真是倒了八辈子霉,摊上你这么个婆婆!孩子带不好,家务做不来,现在连个电饭锅都不会用,你还能干什么?”
她的声音又尖又响,一字一句,都砸在我心上。
我站在那里,手脚冰凉。
我看着我的儿子小军。
他站在旁边,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
孙子被吓得“哇”一声哭了出来。
小芳吼得更凶了:“哭什么哭!跟你那没用的奶奶一样!”
我没哭,也没说话。
我转身回了我的房间,关上了门。
门外,还是小芳的叫骂声,和我儿子小声的劝慰。
“好了好了,妈也不是故意的,少说两句……”
“我凭什么少说两句?她白吃白住我们家三年,按个开关都不会,我还不能说了?”
那天晚上,我一夜没睡。
我把我来时背的那个布包找了出来,把我带来的几件旧衣服,整整齐齐地叠好,放了进去。
天蒙蒙亮的时候,我走出房间。
客厅里静悄悄的。
我从钱包里拿出五百块钱,放在餐桌上,用一个水杯压住。
我没写纸条,我觉得没什么好说的了。
我轻轻地打开门,又轻轻地关上。
就像我三年前来的时候一样,我一个人,背着一个包,离开了这个我付出了三年的家。
我没有回头。
坐在回老家的火车上,我看着窗外的天一点点亮起来。
回到老家,我用钥匙打开了那扇布满灰尘的院门。
院子里的草长得半人高,但看着就是亲切。
我推开屋门,一股熟悉的、尘土和阳光混合的味道扑面而来。
我把包放下,找了把椅子,在院子里坐了下来。
那一刻,我心里无比地踏实。
人到中晚年才明白,儿子家不是自己的家。付出再多,也可能换不来一句好话。
与其在别人的屋檐下小心翼翼,不如守着自己的小院,活得舒心自在。
尊严,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给的。
朋友们,你们说,我这样做,对吗?晚年的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活才算体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