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信托圈
导读:从2010年规模3万亿到2024年规模近30万亿,信托业正在经历“螺旋式”增长模式。
![]()
(上海信托圈)
从3万亿到现在的30万亿,信托业正在经历“螺旋式”增长模式!
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在宏观经济回升向好背景下,信托资产规模达到29.56万亿元,比2023年末增加5.64万亿元、增长23.58%,信托业整体规模已经近30万亿。
上海信托圈公号关注到,从过去15年信托业发展历史,信托资产规模经历了增长、下降、再增长的“螺旋式”演进图像:
![]()
其一:2010年信托资产规模为3.04万亿元,2015年为16.30万亿元,2017年则跃升为26.25万亿元。
当年,信托业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众行业迅速成长为仅次于银行业的资产管理行业。
其二:2018—2020年是信托业务转型期,信托资产规模渐次回落,分别为22.70万亿元、21.60万亿元、20.49万亿元。
其三:2021年信托资产规模为20.55 万亿元,仅比2020年增长 0.29%,尽管是一个微增长,但预示了信托资产规模增长回稳苗头。
2022年和2023年信托资产规模分别为21.14万亿元和23.92万亿元,两个年份增长率分别是2.87%和13.15%,后一年更高。
信托业曲折前行有着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逻辑,就是中国经济稳中求进发展态势需要一个丰富内涵与多元化金融体系来提供资金,资金血液流向经济大树的枝枝杈杈,成就了繁荣与繁华的经济活动。
2024年末信托资产规模接近30万亿元,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年度性扩张,而是信托业在实施“三分类”业务转型后资产规模的显著变化,同时也是信托业顺应市场需求变化作出的积极调整。
在“三分类”格局下,信托业正从传统的非标融资业务向更加多元化和专业化的资产服务信托以及资产管理信托并重的业务模式转型。
信托业具有规模经济和网络经济特点,信托资产规模增长为提高资 产配置效率和更好地服务客户群体提供了规模经济效应,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收益率提升成为信托资产规模持续增长的客观基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