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我国一共设立了15个直辖市,它们分别是西安、沈阳、南京、武汉、广州等。虽然它们现在成了各省省会,但放眼当年,个个都是与省级单位并列的城市。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现如今,中国首个被撤销的直辖市,人均GDP已经超过了17万,即便是部分直辖市,在某些指标上也差它一头。
这个城市究竟在哪儿?未来它是否能恢复直辖市的身份?
中国首个被撤销的直辖市
废话不多说,该城就是南京。早在1952年,南京就因工业资源不足,被撤销了直辖市的身份。随后,它便与苏南、苏北一起,并入了江苏省,成为了江苏大家庭的一份子。
那直辖市身份被撤销以后,南京变弱了吗?
其实并没有,发展至今,南京俨然已成为了华东、华中老大哥一般的角色。2021年,南京GDP跻身全国前十,比天津还高。至于人均GDP,更是超过了17万,与上海比肩。
可以说,南京这份亮眼的数据,放在超一线城市中,也是挺能打的。
在产业方面,南京也是不遑多让。现如今,南京拥有好几个千亿级别的产业集群,科创能力排在全国第四。包括图旋科技、硅基智能、华天科技等企业,纷纷扎根南京。
由于发展比较迅速,南京一度成为了国家认定的创新型城市。可见,南京虽然不是直辖市,但依旧混的风生水起,只要给它一缕阳光,它就能还你一片灿烂。
国家设立直辖市的目的是什么?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非直辖市也能发展的好,在某些程度上还能压直辖市一头,那当年为啥要搞15个直辖市呢?
关于这个问题,就得联系当时的国内发展环境来进行考虑了。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在那时候,快速恢复生产、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才是王道。那怎样集中力量办大事呢?很简单,挑几个关键城市做榜样就行了。
像东北那旮沓,自然资源不必多说。作为重工业基地,无数钢铁厂、发电站等,纷纷在东北生根发芽。
尤其是沈阳、鞍山、抚顺这些资源型城市,更是重工业的排头兵。咱打仗、建设都指着它们,所以让它们充当直辖市绝对是一步妙棋。
至于长江边上的武汉、南京,也有充当直辖市的特质。它们作为全国性交通枢纽,南北经济大动脉,长期管着南北方向的物流。
尤其是南京,水运、铁路、航空体系都发达,华东、华中都得靠它调控。所以它的直辖市身份,断然不可缺失。
还有南边的广州,也需要重点关照。毕竟作为对外贸易的“南大门”,广州靠近香港,辐射东南亚,外汇、物资都从这进出。所以让它当直辖市,完全是有理有据。
就这样,在国家的大手一挥之下,北京、天津、上海、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西安、南京、武汉、广州、重庆、成都、哈尔滨、长春,这15个直辖市闪亮登场。
直辖市的四个主要功能
那弄这些直辖市,又有什么用呢?直接把它们搞成省会不就行了?关于这个问题,就跟以下四大因素有关了。
首先,它能在最大程度上,完成中央安排的任务。
开启直辖以后,中央直接接手管理该市。有啥指令,直接下达当地即可,又快又准。中间不用经过省里传话,这样就避免了层层加码和信息滞后。
比如,中央直接发话:“鞍山,今年给我产xxx吨钢”。昨晚刚下指令,今早就动工了,主打的就是一个迅捷。
其次,有了直辖市身份以后,当地数据也能及时告知中央,避免问题拖久。
尤其是各城市的生产效能、资源需求、难点痛点等,都能直接上报中央。中央拿到一手数据后,以最快速度提出整改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就能极大提高资源调配效率了。
- 有了直辖市以后,中央能更好的管钱。由于这些城市赚的钱,产的物资,都能直接交到中央,不必经过省里传递。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就能攥紧地方上的钱袋子。
中央拿到钱以后,再统一分配,支援全国其他穷兄弟。如此一来,各省各市就能均衡发展了。倘若钱只是交到省政府手里,省政府会拿去支援其他省吗?这个答案,想必是有待商榷的。
- 直辖市还能起到维稳的作用。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建国初期,咱们国家其实并不那么和平。美苏两国虎视眈眈,国内更要剿匪,防国军残部,防间谍、特务等。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放权地方,显然不太稳妥。
尤其是南京,更不用多说。自古以来,南京就是龙盘虎踞。作为六朝古都,南京长期占据着华东、华中等地的大量资源。更何况,它还是国民党曾经的大本营。
所以中央必须采取更高规格的控制手段,才能将这座金陵城进行妥善管理。不然的话,指不定闹出啥动静。
此外,当时国内的城乡二元结构极其明显。大城市数量极少,且对周边农村有绝对的影响力,往往控制一城,就相当于控制一省了。
所以说,中央必须控制这些关键城市,才能强化统治。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政令畅通,防止地方势力做大,图谋不轨。
遥想当年,苏联就是通过设立直辖市,才成功布局全国一盘棋的。
那时候,苏联设立了大量直辖市和共青城。这些地方由苏联政府直接领导,开启集中力量办大事模式。
果不其然,在苏联政府的直接操控下,整个苏联重工业占据了全球半壁江山。欧洲一听到苏联钢铁洪流,就瑟瑟发抖。
只不过,到了后期,苏联因为过度押注重工业,忽视轻工业,以至于成了瘸子。最后被老美一推,便轰然倒塌了。
后面为什么又撤销直辖市?
扯远了,继续回到我国直辖市这边。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问了,既然直辖市优点这么多,后来为啥又撤销了呢?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也是跟国内经济发展态势有关。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大城市数量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就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差距越来越小。
由于“一城控一省”的局势不复存在,因此中央也不用再紧盯着这些关键城市了。
譬如南京,在江苏十三太保眼中,混的都不如苏州了。大家个个都想争当江苏省会,把“南哥”的位置挤下去。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就没必要再管着南京了。
其次,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也越来越和平了。经济、建设、工业等,都开始进入正轨,各省、市、县也都磨合的差不多。在这种情况下,中央也就没必要事无巨细的关注一切了。
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的管理负担也日渐沉重。本来就管着几十个省,如果还要再管十几个市,事事都要亲力亲为,那不得累死?所以中央干脆放手,你们自己各管各的。
由于各省市已经训练出了一套成熟的运转体系,因此大家只要依法办事,按政令上班就行。
省里面的问题,省里自己就能解决,实在不行,再上报中央。这样一来,中央的负担无疑就减轻了许多。
第三,撤销了直辖市,还能防止区域上的经济割裂。
现如今,省里的经济规划、资源配置等,都安排的井然有序。哪里有煤矿,哪里有水产,省里都摸得明明白白的。
在这时候,如果在旁边弄个直辖市,省里就不好安排了。稍有不慎,就可能产生壁垒和矛盾。
比如,省政府说:“那个xx市,你把这矿开发,再弄个大市场”。结果xx市来了一句:“我不,我只听中央的”。
像这种情况,不就容易产生发展龃龉了嘛。所以为了避免扼制经济的增长,国家干脆一一撤销部分直辖市的身份。
严格来讲,早在一五计划期间,许多直辖市就被陆续撤销了。它们要么并入了所在省份,要么直接当上了省会城市。
除了北京、上海、天津三巨头得以保留,其他直辖市基本都摘下了这顶帽子。
当然了,在1997年的时候,中央又增加了重庆这个直辖市。发展至今,慢慢形成了如今的“四直辖市”格局。倘若今后没啥巨大变化,直辖市的数量基本上就仅限于此了。
南京还能否恢复直辖市身份?
这时候可能又有人问了,在未来,南京还有希望成为直辖市吗?
严格来讲,这个可能性不大。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南京的人口规模太小了。
目前来看,南京只有900多万人。而重庆、京沪等地,都有两三千万人。即便是最小的天津,也有1300万人。所以光是人口规模这块,南京就无法喜提直辖市身份。
其次,华东、江南一带,发展已经趋于平衡。上海负责经济,苏州负责制造业,杭州负责科技和互联网。至于南京,则负责区域协同,偶尔还和安徽做个对接。
对于这样的分工协作,其实已经达到共同富裕的初步境界了。
倘若南京开始直辖的话,那么接下来许多资源、人才、经济等,都将流向南京。在这种情况下,其他城市不得喝西北风?
所以说,南京最好的状态,就是现在这个状态。但凡开启直辖,那华东一带的均衡发展就得被打破了。
总的来说,国家当年设立直辖市,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毕竟国内经济形势摆在那里,不设几个龙头难以带动。
现如今,大家的经济实力都被激活了,部分直辖市也就没有设下去的必要了。倘若还保留这些“准省级”单位,中央不得忙到分身乏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