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茅台等“围攻”,豪赌洋烈酒的百润股份收入下滑8.56%
百润股份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8.56%至14.89亿元,净利润减少3.32%,核心酒类业务(以RIO为主)销量暴跌9.35%,同比少售218万箱。这一颓势与十年前RIO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2014年其营收曾因综艺营销暴涨近8倍,2023年巅峰时期收入逼近33亿元。
百润股份历年半年报数据对比
百润股份营收下滑的核心原因是竞争加剧。
根据《中国酒业新闻》2025年第一季度行业白皮书,低度酒赛道已进入“超卷时代”,年均新品推出数量增长率达40%,而消费者复购率仅18%。RIO依赖的明星代言和综艺植入策略,在Z世代注重个性化与健康化的消费趋势下逐渐失效。
更关键的是,巨头围剿导致竞争加剧:茅台旗下“悠蜜”果酒2025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32%,汾酒无醇啤酒系列抢占一线城市便利店渠道。百润股份接近九成收入依赖RIO,但产品创新乏力,未能及时响应无糖、功能性等新需求,导致品牌老化。创始人刘晓东曾凭借营销闪电战成为“预调酒大王”,但如今单一爆品策略难以抵御系统性风险。
为摆脱对RIO的依赖,百润选择了一条高风险转型路径:重资产烈酒业务。
据《证券日报》报道,百润股份自2017年至今已投入超30亿元布局威士忌,2025年上半年推出十余款产品,试图打造“中国威士忌”品牌。
然而,洋烈酒赛道面临三重挑战:
其一,投资周期长,威士忌需陈酿3年以上方可上市,短期难贡献收入;
其二,国际巨头垄断,保乐力加、帝亚吉欧占据中国威士忌80%市场份额;
其三,渠道重塑压力,威士忌依赖高端餐饮和酒吧场景,与RIO原有的商超、电商渠道协同性弱。
百润的突围需解决三大关键问题:技术层面,引进苏格兰工艺的同时需本土化适配口感;资金层面,30亿投资可能持续拖累现金流(公司2025年中报显示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减少15%);战略层面,需避免重蹈“营销依赖症”,构建品牌文化护城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