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轻轻就疯狂脱发,本以为只是压力大,没想到竟是毒洗发水在暗中搞鬼!”
回想起八九十年代,那时人们的头发那叫一个浓密,可不知从何时起,大街上头发稀疏得像“贝勒爷”的人随处可见,空气刘海也只剩下“空气”二字,头发少得可怜。
如果只是单纯的脱发,也还好,毕竟那些成分顶多就是破坏头皮的油脂平衡,导致脱发,好歹不会危及性命。
可实际情况却是,各大官方媒体都曾曝光过,市面上存在着大量“毒洗发水”,可能会致癌!
你以为这种情况只是那些三无杂牌或者高仿假货里吗?事实上,很多国民大品牌,也未能幸免。
更可怕的是,这些有毒成分早已潜入了千家万户,说不定你洗漱台上的洗发水,或许就有!
刷视频的时候,我们总能刷到这样的 “打假” 视频:博主手持紫光灯,对知名品牌洗发水进行测评,只要瓶内液体泛起蓝白色荧光,博主就一脸严肃地断言 “这款洗发水含有致癌荧光剂,长期使用会引发癌症,千万别买!”
这样的场景在短视频平台上屡见不鲜,评论区里满是消费者的恐慌留言,有人当即表示要扔掉家里的同款产品,有人则追问博主 “推荐哪款不含荧光剂的洗发水”。
然而,这场看似正义的 “科学打假”,实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营销骗局 ——博主们通过制造 “荧光剂致癌” 的恐慌,贬低市面上的主流产品,最终推出自己所推荐的无荧光反应的产品。
但其实这种测评并不准确。
有荧光反应不等于含有荧光剂,在自然界中,许多天然成分在紫外线下都会产生荧光,比如洗发水常用的植物提取物(如洋甘菊提取物、绿茶提取物)、维生素 B 族等,这些成分不仅无害,还能为头皮和头发提供滋养。
还有就是“荧光剂致癌” 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目前,国际上主流的化妆品监管机构都经过大量研究证实,合规用于化妆品中的荧光剂在规定剂量内是安全的,不会对人体造成致癌风险。
所谓的 “荧光剂致癌”,不过是少数商家利用消费者信息不对称,进行的商业炒作,属于典型的 “伪科学打假”。
比起被过度炒作的 “荧光剂”,洗发水中真正隐藏的 “隐形杀手”,更值得我们关注。
首先就是被滥用的防腐剂与添加剂。季铵盐 - 15 就是其中的 “常客”,作为一种常见的防腐剂,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缓慢释放微量甲醛来抑制细菌滋生,从而延长产品保质期。
但甲醛是国际公认的一类致癌物,长期使用含有季铵盐 - 15 的洗发水,头皮可能会受到甲醛的持续刺激,引发皮炎、过敏等问题,严重时甚至可能增加健康风险。
强生婴儿洗发水就曾因此陷入风波——在 315 曝光中,该产品被查出含有季铵盐 - 15,且中国市场销售的版本中,该成分含量高于欧美市场版本,这一 “双标” 行为彻底打破了 “婴幼儿专用 = 绝对安全” 的神话,让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而除了季铵盐-15,新铃兰醛和特比萘芬也是常见的洗发水成分。
新铃兰醛常被用作香氛原料,能为洗发水带来清新的香味,但它已被欧盟明确禁用,原因是研究发现其具有生殖毒性和潜在致癌风险。
特比萘芬则是一种抗真菌药物,仅能在药品中使用,严禁添加到普通日化品中,一旦在洗发水中非法添加,可能导致头皮过敏、红肿,甚至对肝脏和肾脏造成损伤。
2024 年,国家药监局发布的通告就曾点名 “佰束氨基酸去屑洗发乳” 等 10 批次产品,这些产品不仅非法添加了新铃兰醛或特比萘芬,还多数未在成分表中标明,让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这种含有风险成分的洗发水。
还有就是一些工艺残留的致癌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二恶烷。
与季铵盐 - 15 等主动添加的成分不同,二恶烷并非商家有意添加,而是在洗发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 —— 当表面活性剂(如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经过乙氧基化反应时,就可能生成二恶烷。
这种物质是国际公认的潜在致癌物,更可怕的是,它不会出现在产品成分表上,消费者根本无从知晓自己购买的洗发水是否含有二恶烷。
而它也是导致霸王直接没落的“元凶”。当时香港的一个媒体曝光霸王洗发水中含有二恶烷,此消息一出直接就导致了全民声讨霸王,甚至连代言人成龙、王菲都被骂的狗血淋头。
可事实上,霸王对相关产品进行测评后,发现其中二恶烷含量仅为 27ppm,远低于当时国家规定的100ppm,从科学角度来说,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霸王的悲剧,更多源于品牌失败的公关应对 ——面对舆论危机,品牌未能及时、清晰地向公众解释二恶烷的来源和安全标准,反而陷入被动;同时,公众对 “致癌” 一词的过度敏感,也让这场风波愈演愈烈。
不过,这场风波也并非毫无意义,它首次将 “工艺残留” 这一行业潜规则暴露在公众视野中,让消费者开始关注洗发水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还有就是“伪概念”营销在洗发水行业的泛滥。
“纯植物” 就是最常见的噱头之一,许多宣称 “100% 纯植物” 的洗发水,实际上只是添加了少量植物香精来掩盖化学成分的味道,其主要清洁成分依然是合成表面活性剂。
“无硅油” 也并非绝对安全,为了达到与含硅油洗发水相似的顺滑效果,部分 “无硅油” 产品会添加硅油衍生物或其他高分子聚合物,这些成分同样可能堵塞毛囊,引发头皮问题。
此外,“母婴级”“婴幼儿专用” 等概念也多是营销手段,这类产品往往只是添加了能麻痹神经的成分,以减少头皮的刺激感,但防腐剂、香精等有害成分依然存在,并非真正适合婴幼儿使用。
洗发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用品,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健康。
面对市场上的谣言和乱象,我们只有掌握科学的辨别方法和健康的使用习惯,才能在洗发水的 “雷区” 中安全突围,真正做到从 “头” 开始保护自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