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晓宁 袁亭 丁燕飞
“女儿参加这次夏令营活动非常充实,交了很多朋友,回来几天都一直滔滔不绝的,这几天学习动力很强,感觉她心中那盏灯越发明亮了。”“我们的家庭里总是笼罩着病魔的气息,女儿不爱说话,这次受到了内心触动,回来变得很开心!”9月1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宁养院社工收到了多条来自“快乐成长夏令营”小营员和家长们的留言,讲述孩子们在活动中的成长。这群小营员有着共同的经历,其父母或同胞手足近期因癌症去世或处于临终阶段,而一场夏令营带来的温暖与支持,消减了他们面对离别的忧伤。
2025年8月12日至16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宁养院在汉举办了为期五天的“快乐成长夏令营”,活动由希望之友教育基金会资助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爱心助学项目支持,旨在通过多元体验帮助面临丧亲的儿童青少年释放压力、搭建支持网络、提升应对哀伤的能力。共12名8岁至20岁的宁养患者家庭子女以营员或义工的身份参与,多数是首次。这次不仅有往期夏令营义工、宁养义工骨干前来,还有几位“过来人”义工加入——他们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同样经历过父母患重病去世的艰难,如今以义工身份回馈陪伴,完成了从受助者到助人者的转变。
筹备期间,宁养院社工带领义工通过家访、电话、问卷等方式调研,仔细评估患者家庭子女情况,和孩子们及其监护人反复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链接社会资源,精心打磨活动方案。在多方支持下,确定以“锻炼身心、亲近自然、感受艺术、探索科技”为主线,将心理支持和品格教育融入每日活动。
8月12日,夏令营开营,小朋友们在义工的带领下,相互认识,共同参与活动场地布置、设计属于本期营会的签到纪念画,迅速融入团体氛围。
开营仪式上,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宁养院职能主管、医务处处长李锟,医务社工部负责人李娟,柯亨宁教授,冯玲老师等受邀出席,热情欢迎全体营员和义工。宁养院主任、社工陈菁主持仪式并介绍活动安排。在温暖的氛围中,大家齐声喊出夏令营口号:“I am important!We are important!”夏令营正式启幕。
五天的活动中,义工老师们带领孩子们在自然天地间习练八段锦,养浩然之气,悟体育之精神;在跳跃的音符和节奏中释放压力;识别和表达情绪、抒发情感;踏上AI科技研学之旅,与机器狗互动,感受科技魅力;在海洋世界与海狮亲密接触;观看剧场艺术表演,享视觉盛宴;傍晚江滩公园的露营派对,畅玩羽毛球、飞盘、趣味游戏,合唱歌曲,放飞心情,活动后自觉整理垃圾,践行环保理念;孩子们将江滩采集的落叶、树枝化为艺术素材,创作拼贴画、手工作品;结营前晚,一起包饺子……在因爱而生的温馨大家庭氛围中,缓解离别的忧伤。
最令人动容的是8月14日清晨,孩子们集体赴武汉大学凌波门观看日出,感受太阳的温暖照进心灵。这一环节源于一位12岁女孩的心愿——她的弟弟于3个多月前离世,她仍难忘在弟弟1岁时,全家共赏日出的时光。此次在义工的陪伴下,她再次见到了心心念念的日出,也在霞光中感受到了与弟弟的联结。
孩子们集体赴武汉大学凌波门观看日出(陈敬彬、袁亭等摄)
在8月16日的结营仪式上,希望之友教育基金会委员代表一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副院长潘振宇、党委办公室主任徐红云、团委负责人王黄磊、社工部负责人李娟、柯亨宁教授、宁养院主任陈菁为营员和义工颁发结营证书和纪念证书,向孩子们表示祝贺,向无私奉献的义工、老师们表示感谢。孩子们也将自制风铃送给老师们,并相互约定未来继续参与活动,希望长大后成为义工,将爱与力量传递。家长们在现场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不禁热泪盈眶。
尽管夏令营已结束,但孩子、家长和义工们的反馈仍在持续传来。夏令营不仅是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明亮灯火,更是一场关于生命影响生命、希望延续希望的动人见证。
中南医院副院长潘振宇在结营仪式上致辞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