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我们在走访各终端市场时发现,不少城市街角的夫妻烟酒店就已经悄悄挂出了“转让”告示。卷闸门升起的时间越来越晚,货架上的白酒标签蒙着薄尘,店主们望着隔壁新开的社区超市里络绎不绝的人群,指尖的烟燃到了尽头——这个曾承载着城市烟火气的零售业态,正遭遇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在行业下行、数字化浪潮冲击和多元竞争挤压下,夫妻烟酒店的业态,已然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五面围剿:层层收紧的生存困局
2025年春节后至今,白酒零售行业销量下行的趋势在全国范围内大范围蔓延。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烟酒类商品增速连续六个月低于3%,消费疲软让行业增长乏力。
![]()
知酒君走访的社区小烟酒店主们都在说,2025年春节后的冷清与惨淡甚至比疫情期间还让人揪心,老主顾单次采购金额相比往年的平均水平剧烈下滑、存货只增不减,曾经“守着店面、小跑几步”就能赚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网购与多种平台日复一日的向日常消费加速渗透、名酒价格越来越透明……但房租、水电等固定成本却丝毫未减,经营压力与日俱增同时,每个人都在迷茫未来会去往何方。
▶ ▷ 5月,即时零售的进一步爆发增长让夫妻店更加陷入新困境。艾瑞咨询预测,2026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达1.2万亿元,美团、京东等平台联合各大酒企对“即买即饮”场景强势出击。但这一巨大市场机遇,对多数夫妻店而言却遥不可及。
部分店主表示:要接入即时零售,需要先投入资金购置接单交易设备、改造简易仓储货架以适配分拣需求,还得每月支付平台抽佣(通常在8%-15%);其次要学习订单处理流程——从接单、打包到对接配送员,至少需要一名专职人员盯守,而仅靠两人经营的店面,难以从即时零售的平台实现高盈利或客户留存。
![]()
更关键的是,即时零售要求“30分钟达”,意味着需要提前备货热门品类,则将让利润已被平台抽佣摊薄的店主占用更多流动资金,不少烟酒店主对知酒君直言:“利润太薄,资金占用太多,感觉就像让我自己掏钱给平台打工,就差让我去蹬电驴了”。
▶ ▷ 7月,新连锁商超的扩张开始大面积蚕食夫妻店的生存空间。不同于山姆、盒马等大型连锁的不断扩张,今年快速崛起的是区域型社区硬折扣超市——这类超市面积多在100-200平方米,专门选址在老旧小区门口、街角商圈,主打“低价刚需”,其中酒水品类占比达15%。
数据显示,成都某商超区域连锁品牌仅在2025年7月一个月中便新增近30家门店,多数为个人小商超连锁加盟,重点围绕城市外线居民社区,平均每个门店辐射3个社区。虹吸大众客源的同时,多种形式的促销活动与更成体系的社区渗透战略,正在不断把手伸进烟酒店原本的“自留地”范围之中。
▶ ▷ 8月7日,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酒类商品批发经营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和《酒类商品零售经营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正式公示,是20年来首次针对零售的管理规范更新,而其中的不少内容如以现在面貌落地执行,恐成为压垮夫妻店的最后一根稻草。
例如《新规》要求零售端建立“采购-销售-库存”全流程电子台账,且需保存3年,同时要对每批次酒类商品留存供应商资质、检验报告等文件。对习惯了纸质记账的夫妻店来说,适应新规的成本并不低。
更能体现合规成本的是,新规意见征求稿中鼓励零售经营者更进一步实现电子溯源体系,要求对经渠道的每个销售环节做到数字留痕,对缺乏数字化基础的夫妻店而言,每日盘货、记录、信息录入操作系统等均会导致人力成本进一步增加。大渠道如1919早在年初就已经开始提前推广并布局“一瓶一码”体系,可以无痛迎接新规落地。而夫妻烟酒店的便利合规途径,暂时还望不到一些苗头。
除以上情况之外,贯穿全年的,还有行业承压下的新业态四处出击,导致因多渠道分流而带来的客源流失,且几乎每种新渠道的逐步渗透,都在精准击中夫妻店的短板:
▶ ▷ 地面体验店:2025年,酒仙网、1919等连锁酒企加速布局地面体验店,同时头部或区域大小酒企也纷纷开设核心品牌旗舰店,这些体验店的选址多在商圈、高端社区或政务办公区周边,体验店内设有专业品鉴区,配备专员讲解酒品特点、搭配技巧,还能提供定制服务——比如为企业客户在酒具上刻字、为婚宴定制专属酒标;售后环节更推出免费存酒、上门调酒、酒品养护等服务,甚至定期举办酒文化沙龙、品鉴会吸引客户。
![]()
▶ ▷ 商务采购:团购平台对企业采购的渗透持续加深,针对商务场景推出“企业专属采购方案”——比如根据企业年会规模、客户礼品需求定制酒水套餐,提供灵活的开票服务以满足不同企业财务要求,还能根据企业需求分批次配送至不同办公地点,配备专属客户经理对接需求,及时解决售后问题。
▶ ▷ 餐饮渠道:大型餐饮连锁及酒店都在进一步绑定宴席用酒市场,凭借“距离消费者更近一步”的优势,逐渐成为婚宴用酒的主要承接方。且餐饮渠道能提供成熟的婚宴酒水方案——比如根据婚宴主题、桌数推荐适配的酒品,提供免费的酒具租赁,婚礼当天安排专人负责酒水摆放、补给,甚至联动婚庆公司设计酒水台等特殊区域,形成“餐饮+酒水+婚庆”的一体化服务。
综合以上种种,更具有临场感的体验+更专业的采购流程+更深入的一体化服务,均使得烟酒夫妻店模式越来越难在对应场景中找到生存空间。
出路与终局:人可转身,业态难续
很多人认为夫妻店的困境仅仅是源于“坐商”心态,但2025年的现实是:多数夫妻店并非不愿转型,而是转型所需的成本和能力,远超他们的承受范围;而固守传统业态,则面临利润日益摊薄的窘境。
还有一个更现实的问题:夫妻店大多是“全家生计所系”,不敢冒险。对店主们而言,店铺不仅是生意,更是一家人的收入来源,转型意味着放弃熟悉的模式,投入不确定的领域,一旦失败,全家生活都会受影响。因此,即便看到新趋势,多数店主也只能选择“保守经营”,而非主动冒险转型。
另一方面,对于从业者来说并非没有转型成功的个案:有的店主放弃独立经营,加入连锁品牌成为店员;有的店主收缩店面,转型为社区“烟酒+便民服务站”,增加代收快递、代缴水电费等业务,试图靠服务引流维持基本运营;还有的店主利用多年积累的客情资源,转型为区域酒类团购中介。这些案例证明,对于店主个人来说出路仍有万千条,酒业市场盘子仍然够大,但夫妻烟酒店这一业态,却已难逃“倒计时”的命运。
从行业趋势看,夫妻烟酒店的退潮是不可逆的:2025年上半年,在一二线城市,市场消息约有半数的夫妻烟酒店闭店或转型,取而代之的是连锁烟酒超市、社区硬折扣店取代其生态位;在三四线城市,新连锁品牌的渗透速度正在加快,未来几年将迎来大规模整合;即便在县域下沉市场,夫妻店的生存空间也在缩小——随着平台与网络渠道向县域市场扩张寻找增量,让下沉市场消费者习惯线上比价与享受配送无疑并没有太大的阻碍或成本,夫妻店唯有依靠“熟人优势”方能角力抗衡。
总而言之,夫妻烟酒店的核心业态缺陷难以弥补,而在种种新模式的渗透挤压下,即便部分夫妻店能通过转型暂时存活,也难以形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或许它们会被更高效、更合规的规模零售模式取代,又或许它们终将会向便利店、超市等综合性社区服务终端靠拢。和光同尘,在所难免。
![]()
或许,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当盈利空间逐步降低,当新渠道、新模式抢占了核心客源并培养出新消费习惯,夫妻烟酒店这个曾经遍布城市街角的业态,终将逐渐淡出人们视野。而那些曾依靠夫妻烟酒店谋生的店主,或许会带着他们的销售经验、客情资源,在新的零售生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对于整个行业而言,这不过是又一次洗牌与新陈代谢;但对每个个体而言,这将会是一场无奈但也无法回避的集体转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