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机场群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容与进化。嘉兴南湖机场完成试飞,丽水机场正式通航,蚌埠、亳州等地机场也即将投入运营。然而,在这幅蓬勃发展的画卷中,有一个明显的缺憾:经济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地级市之首的苏州,竟然没有自己的民航机场。
据统计,整个长三角地区目前只有9个城市没有民航机场,其中江苏3个(苏州、镇江、宿迁),浙江2个(绍兴、湖州),安徽4个(马鞍山、淮南、淮北、铜陵)。在这些城市中,苏州的缺席最令人费解。
苏州不能建机场的原因众所周知:空域问题。整个苏州都在上海虹桥机场的空域范围内,如果在此建设机场,将直接影响虹桥机场的运行效率。这一技术性限制,让苏州这座GDP超过2.67万亿元、常住人口超千万的城市,长期与民航机场无缘,给人一种被当弃儿的感觉。
面对这一困境,我们需要创新思维和区域协同发展的眼光。既然苏州单独建设机场面临空域限制,为何不考虑与邻近城市合作共建?
湖州作为长三角地区另一个没有机场的城市,与苏州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两地合作建设机场具有天然优势。苏湖两地可以共同规划选址,选择位于两地交界处的合适位置建设机场,既能服务苏州庞大的客货运需求,又能满足湖州及周边地区的航空需求。
苏湖机场的建设将带来多重效益。从经济效益看,机场建设本身就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运营后更能促进两地旅游业、商务往来和物流发展,强化区域经济联动。
从社会效益看,共建机场将大大提高两地市民的出行便利性。目前苏州居民需要长途跋涉至上海或无锡乘机,既增加了时间成本,也加重了周边城市的交通压力。一座位于苏湖之间的机场,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从技术角度看,选择在苏州空域影响较小的区域与湖州交界处建设机场,有可能规避现有的空域限制,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长三角一体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要求各城市打破行政壁垒,实现深度融合。苏湖机场共建正是这一理念的最佳实践。我们呼吁:
国家空域管理部门能够牵头协调,创新空域管理方式,为苏湖机场寻找可行性方案;两地政府积极对接,将机场共建提上合作议程,共同开展前期可行性研究;社会各界形成共识,支持这一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创新举措。
苏州的机场梦不应永远被搁置,通过区域合作、创新思维和制度突破,我们相信苏州与湖州共建机场的设想是完全可行的。这不仅是满足两市市民需求的民生工程,更是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标志性项目,将为全国区域协同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让苏州和湖州共建一个机场吧!这不仅是为了圆苏州的机场梦,更是为了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创新之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