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过了,红薯地到了长薯块的节骨眼。昼夜温差一天比一天大,薯块正攒淀粉长个头。
管得好能增产两成,管不好直接烂在地头。
这可不是吓唬人,去年邻村王大爷就亏了半车薯。啥是“蹲苗”?就是控藤蔓疯长,把养分拽到地下薯块。
看天看地,墒情得摸准。
老话说“秋薯要养根,水多要伤神”,土攥成团松能散,湿度刚好。
未来几天要是秋旱,别大水漫灌,小水顺着垄沟溜。连阴雨得赶紧疏沟,积水超半天,薯块硬心要烂。补钾是关键,薯块膨大最吃钾。
老辈人撒草木灰,现在浇高钾水溶肥更省事。叶子发黄的地,喷点中微量元素叶面肥,保叶又膨薯。氮肥可别猛施,藤蔓疯长,薯块反而长不起来。
就跟人吃饭似的,饿狠了没力气,吃撑了也难受。控旺得分地,水肥足的地才喷药。藤蔓疯长、节间拉老长,喷多效唑把养分拽到薯块。
山区旱薄地可别控,弱苗得留叶子多攒养分。翻蔓使不得,伤叶子还耗养分,轻轻提蔓就行。秋雨多,黑斑病、根腐病容易冒头。
发病初期用多菌灵灌根,能救八成苗。地下虫如蛴螬,整地撒辛硫磷颗粒,或者毒饵诱杀。
蚜虫用吡虫啉喷,别等爬满叶再动手,晚了叶子黄。
能物理抓虫就少打药,别往薯块上喷。收薯前20天得控水,土干点红薯甜糯耐存。去年李婶没控水,挖出来的薯软趴趴,放两天就烂。
叶面肥咋喷?
7到10天喷一次,磷酸二氢钾加硼肥。
连喷2到3次就行,喷多了浪费,具体看地肥瘦。薄地得补,肥地得控,得摸清楚自家地的脾气。老话说“秋管一条线,秋收一筐面”,现在多操心,收薯多装几车。
老把式说:“现在多往地里跑两趟,看秧子、摸土湿,比啥高科技都管用。”这些经验看着简单,可都是几十年种地攒的智慧。
蹲苗技术早百十年就有,关键是火候得拿捏准。
有人问:“我家地跟邻居不一样,咋调整?”这得自己观察,没个死规矩。
种地就像养娃,得顺着脾气来,急不得也懒不得。
关注我,下期说玉米后期咋管防倒伏。
注:具体用肥用药量,建议咨询当地农技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