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长江岸边的硝烟还未散尽,渡江战役正打得如火如荼。解放军三野88师在这场战役里,创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把国民党45军312师整个师都俘虏了。
这事儿在当时挺稀罕,毕竟就算是杂牌军,一个师也有上万人,怎么着也该有场像样的抵抗,可312师倒好,几乎没怎么打就缴械了,这让88师的战士们心里都犯嘀咕:这里面是不是有啥门道?
这就不得不说到312师的少将副师长李长亨了。
说起李长亨的经历,就要从1915年开始了,他出生在四川安岳一个普通家庭,本名叫李碧光。青年时期,表哥姚仲署是共产党员,经常跟他讲革命道理,让他渐渐明白,只有推翻旧世界,国家才能有希望。
1935年,20岁的李碧光考上成都师范,在地下党员周俊烈的影响下加入了解放先锋队,跟着大家一起搞抗日宣传,跑遍了成都周边的乡镇,给老百姓讲抗日的重要性。
1938年,因为表现突出,组织安排他化名李唯平去延安抗大学习。在抗大的日子里,他和钱申夫成了好朋友,俩人住一个窑洞,白天一起学军事理论、练队列,晚上就着油灯聊未来。李唯平脑子灵活,分析问题透彻,钱申夫总说他要是去搞情报,肯定是把好手。
当时谁也没想到,这话后来真成了现实。
1939年,抗大毕业后,李唯平本来想上前线打鬼子,却被董必武找去谈话。董老告诉他,组织有个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你:回四川潜伏,打进国民党军统或中统内部,搜集情报。董老还特别叮嘱,回去后别再用李唯平这个名字,要么用本名李碧光,要么用曾用名李长亨,和组织联系的代号是“黎强”,上线只有董老和周总理两人。
李唯平明白,这是一条危险的路,一旦暴露,不仅自己性命难保,还可能连累组织。但他没犹豫,坚定地说:“请组织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务。”就这样,他带着任务回到四川,开始了潜伏生涯。
回四川后,李长亨通过旧友翟自湘的关系,认识了在国民党组训处工作的周壁成。他知道周壁成是个突破口,就经常找周壁成聊天,时不时送点家乡的土特产,慢慢就和对方处成了“好兄弟”。
在周壁成的引荐下,李长亨顺利进入中统,成了一名基层档案管理员。中统内部派系林立,人人互相提防,李长亨知道,在这里必须低调,不能出一点差错。他每天兢兢业业整理档案,从不打听不该问的事,也不跟人争名夺利。
时间一长,大家都觉得他是个老实本分、只想混口饭吃的人,对他没了戒心。
1944年,中统成都分部出了个大事:一份绝密电报泄露,导致国民党在川西的“剿匪”行动彻底失败。蒋介石气得大骂,下令限期破案。中统局长徐恩曾把压力全压到成都分部,分部主任孙云峰急得团团转,查了好几天都没头绪。
就在这时,李长亨找到了孙云峰,说自己可能有线索。他回忆起半个月前,外勤组的曾庆高以核对旧案为由,借阅过那份绝密电报所在的卷宗,当时曾庆高神色慌张,还一个劲儿催他快点办手续。孙云峰赶紧让人去查曾庆高,没几天就从他住处搜出了和共产党地下组织联络的证据,泄密案就此告破。
这事让孙云峰对李长亨刮目相看,觉得他脑子灵光、观察力强,直接把他调到自己身边当机要秘书。
这一步,让李长亨成功进入中统核心层,接触到了更多机密情报。他知道,中统第三科科长叶申之手里有一份潜伏在我党内部的特务名单,这份名单对组织来说太重要了,必须想办法弄到手。
从那以后,李长亨经常找叶申之吃饭喝酒,处好关系。叶申之喜欢喝酒,李长亨就每次都陪他喝到尽兴,却从不提任何关于情报的事。
直到有一次孙云峰过生日,分部的人都去赴宴,李长亨看准机会,频频向叶申之敬酒,把他灌得酩酊大醉。等叶申之被手下扶进休息室后,李长亨借口去洗手间,悄悄跟过去,从叶申之口袋里摸出钥匙,直奔他的办公室。
打开叶申之的保险柜,李长亨一眼就看到了那份特务名单。他强压着激动,用随身携带的微型相机把名单一张张拍下来,然后把一切恢复原样,再把钥匙放回叶申之口袋。整个过程不到十分钟,却十分漫长。
这份名单很快通过秘密渠道送到了延安,组织根据名单,迅速清除了潜伏在内部的特务,避免了一场大危机。可李长亨也察觉到,叶申之酒醒后似乎有些怀疑,再加上当时国共关系越来越紧张,内战一触即发,组织决定让他转移到国民党前线部队,继续潜伏。
通过孙云峰的关系,李长亨摇身一变成了312师的副师长。到了部队后,他发现312师就是个烂摊子,军官们吃空饷、克扣军粮,士兵们士气低落。
李长亨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故意不抓训练,今天组织士兵搞“营房建设”,明天搞“扫盲运动”,把部队的战斗力搞得越来越差。他心里清楚,这支部队早晚要被解放军消灭,自己要做的,就是让这一天早点到来,减少解放军的伤亡。
所以当88师进攻时,312师几乎没抵抗就投降了。
俘虏被集中到临时营地后,88师的同志开始按流程审讯。大多数国民党军官要么垂头丧气,要么唉声叹气,唯独副师长李长亨,跟其他人不一样。他穿着沾了点泥的军装,风纪扣却扣得整整齐齐,坐在那儿腰板挺得笔直,脸上没半点被俘的沮丧,反而透着一股从容,这反常的模样一下就引起了审讯干事的注意。
那干事按规矩问他姓名、职务,李长亨声音平稳地回答:“我叫李长亨,是312师的少将副师长。”等对方接着问部队部署、火力配置这些问题时,李长亨却话锋一转:“同志,这些事咱们稍后再聊,我有个紧急情况,想麻烦你们给中共中央发封电报,找周恩来先生。”
这话一出口,审讯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干事和旁边的记录员都愣住了,一个国民党俘虏,居然要直接联系周总理?他心里顿时警惕起来,手不自觉地摸向腰间的枪套:“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一个俘虏还敢提这种要求?”
李长亨却没慌,依旧平静地说:“我知道这不合常理,但这事很重要。电报内容就8个字,‘我党有无黎强同志?’只要把这封电报发出去,一切都会清楚。”
那名干事还是不相信,觉得这人要么是疯了,要么是想搞什么阴谋,正打算让人把他押下去,审讯室的门突然被推开,88师政委钱申夫走了进来。
李长亨抬头一看钱申夫,眼睛一下亮了,激动地站起来喊:“申夫!是我啊!”可钱申夫盯着他看了半天,眉头越皱越紧,完全没认出来:“你是谁?我跟你不熟。”
李长亨急了,赶紧说:“我是李唯平啊!当年在延安抗大,咱们住一个窑洞,你那本《论持久战》封面被老鼠啃了个角,你还心疼了一晚上,你忘了?”
这话一下子就让钱申夫想起来了。他仔细打量着李长亨,当年那个和自己一起在窑洞里啃窝头、聊理想的青年模样,慢慢和眼前这个国民党副师长重合起来。
可他还是不敢确定,毕竟九年过去了,而且身份悬殊太大,万一这是敌人设的圈套呢?钱申夫沉吟片刻,决定先把这事上报,同时暂时把李长亨单独关押,派人严加看管。
两天后,中央的回电到了,只有短短一句话:“李长亨,正是黎强,请速送往北平。”看到回电,钱申夫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赶紧让人把李长亨请过来,握着他的手说:“唯平,这些年,你辛苦了!”
李长亨看着钱申夫,眼眶一下红了,这几年的委屈、危险,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到了北平后,李长亨见到了董必武和周总理。周总理握着他的手说:“黎强同志,敌营潜伏十年,你立了大功啊!”李长亨激动地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只要能为革命事业出份力,再苦再险都值。”
后来,李长亨继续为国家建设出力,先后在多个岗位工作,为我国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作出了十分卓越的贡献。他值得后世永远铭记并尊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