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某短视频平台上一夜爆红的“炫富挑战”又被平台限流。镜头里,成堆的现金、限量跑车、镶钻手机壳闪得人睁不开眼,评论区却齐刷刷一句“下一个翻车的是谁?” 看得人心头一紧:原来,把家底亮出来那一刻,观众已经在等看笑话。
钱、关系、脑子,这三样谁不想要?可真把它们挂嘴边,味道就变了。
先说钱。见过一位做跨境电商的老哥,年流水九位数,常年T恤人字拖,办公室角落堆着没拆吊牌的名牌西装,问他为啥不穿,“怕客户以为我赚他太多”。后来行业震荡,同行倒了一大片,他那家小公司反而拿到新一轮融资。投资人私下聊起来:就冲他从不拿消费当勋章,觉得这人稳。钱这玩意儿,越安静越像滚雪球,吵得越响越像烟花,一响就散了。
再说关系。大学同学群里,有位爱晒“和某总下午茶”的妹子,隔三岔五发握手照,配鸡汤“人脉就是钱脉”。后来真遇到事,想托那位“某总”走个绿色通道,微信被礼貌拉黑。另一个平时闷声不响的程序员,父亲重病急需床位,只发了一条朋友圈求助,十分钟内,前同事、前房东、甚至楼下卖煎饼的大姐全来了,床位当天搞定。人脉不是合影数量,是你开口时,别人愿不愿意为你跑一趟。
最后聊脑子。知识付费最火那两年,地铁里全是“听完这堂课,年薪百万”的耳机党。一位前同事把市面上爆款课全买了,逢人就甩术语,听得人头皮发麻。后来公司真要做新项目,需要落地执行,他卡在第一步“预算怎么批”就熄火。反倒是那个每次开会坐角落做笔记的小姑娘,把课程里的模型默默改成自家模板,三个月帮部门省下二十万成本。智慧这玩意儿,说出来是PPT,做出来才是GDP。
有人可能会问:那干脆啥都别晒,活得跟隐形人似的?倒也不是。只是别把“我有”当成“我值得”。钱在兜里,关系在心里,脑子用在事上,比挂在嘴上更响。
下次想发圈之前,不妨先问自己:这条动态,是为了记录,还是为了证明自己?如果答案偏向后者,手机相册里那张没发出去的图,也许才是你真正的底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