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妈,怎么又没叫我吃饭?"
"哦,忘了,你自己热热剩菜吧。"
婆婆轻描淡写的话让我心如刀割。
结婚三年,每次回婆家吃饭都被"遗忘"。
这次我决定提前一小时回去,想看看到底是真忘了还是故意的。
当我悄悄推开家门,眼前的一幕却让我整个人都呆住了...
周日下午两点,我林雅又一次独自坐在婆家的餐桌前。
桌上摆着一盘已经凉透的青椒土豆丝,还有半碗剩米饭。
四个座位,四副碗筷,但只有三个被用过。
我用筷子拨弄着冰冷的土豆丝,心里五味杂陈。
"雅雅,菜不合胃口吗?"婆婆王秀兰从厨房探出头来,语气听起来关切,但眼神里却没有丝毫歉意。
"没有,妈,菜很好。"我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就是有点凉了。"
"哦,那你热热吃吧。"她说完就继续洗她的碗,还哼起了小曲儿。
客厅里传来电视剧的声音,我老公陈浩正窝在沙发里看得津津有味。
小姑子陈晓梅从餐厅经过,瞥了我一眼:"嫂子,剩菜还挺多的,够你吃了。"
我握紧了筷子,指关节都泛白了。
这已经是这个月第四次了。
难道真的只是巧合吗?
我起身走向厨房:"妈,我来帮您洗碗吧。"
"不用不用,你吃你的。"王秀兰头也不回地说,"晓梅今天心情好,多吃了半碗饭,碗比平时多一些。"
我站在厨房门口,看着她熟练地清洗着碗筷。
那些碗筷上还残留着刚刚享用过美食的痕迹。
而我,只能面对冷掉的剩菜。
"浩子,你过来一下。"我回到客厅,压低声音叫老公。
陈浩没动,眼睛还盯着电视:"什么事?等会儿再说,这集快完了。"
我深吸一口气:"我们出去说。"
他这才不情不愿地起身,跟我走到阳台。
"怎么了?"他语气里带着不耐烦。
"浩子,我感觉..."我组织着语言,"我感觉妈她..."
"感觉什么?"
"她是不是故意不叫我吃饭的?"我鼓起勇气说出了心里的疑问。
陈浩皱了皱眉:"你想多了吧?妈年纪大了,记性不好,这很正常。"
"可是她从来不忘记晓梅。"
"晓梅是我妹妹,她当然..."他停顿了一下,"雅雅,你别胡思乱想好吗?妈对你已经很好了。"
我看着他,心里涌起一阵悲凉。
连自己的老公都不相信我。
回想起一年前,我第一次遭遇这种情况时的懵懂。
那天我下班后直接赶到婆家,推门进去就看到一家人正围坐在餐桌前吃晚饭。
桌上的菜香气四溢:蒸蛋羹、红烧鸡翅、凉拌黄瓜、紫菜蛋花汤。
都是我爱吃的菜。
但他们已经开动了。
"咦,雅雅来了?"王秀兰抬头看见我,脸上闪过一丝尴尬,"哎呀,我们一直三个人吃饭,一时没想起来你要来。"
公公陈建国放下了筷子,有些不自在地看了看妻子。
"妈,下次记得给雅雅留饭。"陈浩当时说,然后对我解释,"你别介意,妈就是习惯了。"
我当时觉得是自己太敏感了,毕竟新婚不久,磨合期嘛。
"没关系的,妈。"我当时笑着说,"我来晚了。"
王秀兰立刻起身:"我给你热热菜。"
但重新热过的菜明显少了很多,口感也不如刚出锅的。
我边吃边想,也许真的是意外吧。
可是后来类似的事情一再发生。
中秋节那天,我加班到晚上八点才到婆家,发现月饼已经分完了。
"我们以为你不来了。"王秀兰说,"晓梅说想吃那个莲蓉蛋黄的,我就给她了。"
我看着空空的月饼盒,心里堵得慌。
那可是我特意从老字号买的,一盒三百多块钱。
"没关系,妈,明年再吃。"我只能这样说。
陈晓梅在旁边补充:"嫂子,你平时也不怎么吃甜食,我以为你不喜欢月饼呢。"
她说得理直气壮,好像是为我着想似的。
王秀兰生日那天,我专门请了半天假,花五百块钱买了个生日蛋糕。
进门时却发现蛋糕已经切过了。
"妈等饿了,我们就先切了。"陈晓梅一边舔着奶油一边说,"反正都一样,又不影响味道。"
我看着被切得乱七八糟的蛋糕,心里的委屈快要溢出来了。
"雅雅啊,你有心了。"王秀兰象征性地夸了一句,"不过下次不用买这么贵的,普通的就行。"
"对啊嫂子。"陈晓梅接话,"你们年轻人挣钱不容易,别乱花钱。"
我愣了一下。
这话听起来像是为我考虑,但为什么让我觉得那么刺耳?
最让我难忘的是公公住院出院那天。
我特意请假去医院接他,但午饭时间到了,没人通知我。
我在医院食堂啃着干面包,收到陈浩发来的照片:一桌丰盛的菜,一家人围坐一起,笑得很开心。
配文是:"爸爸出院,全家聚餐庆祝。"
全家?
我在哪里?
我马上给陈浩打电话。
"浩子,你们吃饭怎么不叫我?"
"啊?"他愣了一下,"我以为你在医院陪爸爸呢,没想到你也饿了。"
"我当然会饿啊,我也是人啊!"我忍不住提高了声音。
"你别激动,等会儿回家我让妈给你做点儿。"
我挂了电话,眼泪差点掉下来。
周围的病人家属都在看我,我赶紧低下头。
春节那年更是让我刻骨铭心。
年夜饭开始前,我在厨房帮王秀兰打下手,择菜洗碗忙得不亦乐乎。
"雅雅,你去拿个东西。"她指了指储物间,"最上面那个红盒子,里面是去年晓梅给我买的茶叶。"
我踮着脚尖够那个盒子,费了好大劲儿才拿下来。
等我转身回到餐厅,发现大家已经开动了。
"哎呀,我们以为你不饿呢。"王秀兰看见我,语气轻松,"你快坐下吃吧。"
我看着桌上的饺子,热腾腾的还冒着气儿。
但是最好的那些,带着韭菜鸡蛋馅儿的,已经被夹得差不多了。
剩下的都是白菜肉馅儿的,我最不爱吃的那种。
"妈,雅雅最爱吃韭菜鸡蛋饺子。"陈浩夹了两个到我碗里,"我特意看着你包的。"
"哦,是吗?"王秀兰看了看我的碗,"那可惜了,刚才晓梅说饿了,我们就先吃了。"
陈晓梅在旁边说:"嫂子,白菜肉的也挺好吃的,我妈包的饺子都香。"
我咬着那个白菜肉馅儿的饺子,觉得索然无味。
每次我提出疑问,陈浩都是同样的话:"妈年纪大了,你别和她计较。"
陈晓梅的态度也越来越冷淡。
有一次她甚至当着我的面说:"嫂子,你也太矫情了吧,就是忘了叫你吃饭而已,又没不给你吃。"
我当时气得说不出话来。
但是最让我心寒的,是我观察到的那些差别待遇。
陈晓梅住在公司宿舍,但每次回家,王秀兰都会提前两天开始准备她爱吃的菜。
我亲眼听到过王秀兰给晓梅打电话:"晓梅啊,妈今天买了新鲜的黄花鱼,给你做红烧的好吗?你什么时候回来吃?"
声音里满含着期待和宠溺。
而我从来没有接到过这样的电话。
每次都是我主动问:"妈,明天我们去你那儿吃饭吧?"
王秀兰的回答总是:"随便,你们看着办。"
购买食材时的差别就更明显了。
为晓梅买的都是进口水果:新西兰的奇异果,智利的车厘子。
给我买的永远是普通的苹果和橙子,有时候还是减价处理的。
"雅雅不挑食,什么都吃。"这是王秀兰的原话。
可她怎么知道我不挑食?她从来没问过我喜欢吃什么。
座位安排也很有意思。
晓梅永远坐在王秀兰右手边的固定位置,那是最靠近厨房,最方便夹菜的位置。
我的座位却经常变动,有时候背对着厨房,有时候面对着墙。
夹菜的时候,王秀兰会主动给晓梅夹她爱吃的:"晓梅,这个糖醋里脊刚出锅,趁热吃。"
对我,她从来没有这个举动。
甚至连洗碗,晓梅从来不用洗,而我每次都被要求帮忙收拾。
"雅雅,你年轻,手脚麻利。"这是王秀兰的理由。
邻居李阿姨来串门时曾经无意中说:"秀兰啊,你对晓梅真好,比对儿媳妇还上心呢。"
王秀兰当时脸色变了变,赶紧岔开话题:"哎呀,都是一家人,哪有什么区别。"
但是李阿姨的话像一根刺,深深扎在我心里。
那天下午我提前下班,想给王秀兰送点燕窝补身体。
在楼下就听到她和邻居王阿姨的对话。
"你家儿媳妇人挺好的啊,工作也不错。"王阿姨说。
我停下脚步,想听听王秀兰会怎么夸我。
结果她说:"哎,别提了,这个媳妇...怎么说呢,总觉得不是一路人。"
我的心猛地一沉。
"她家里条件一般,没什么门第,性格也比较强势。"王秀兰继续说,"你说现在这些年轻人,都不懂得尊重长辈。"
"现在的年轻人都这样,你慢慢磨合呗。"王阿姨劝道。
"我就是担心以后她管着我儿子,我们老两口怎么办。"王秀兰叹了口气,"不像晓梅,从小就贴心,知道疼人。"
我站在楼梯间,手里的燕窝差点掉在地上。
原来在她心里,我是这样的形象。
强势?不懂尊重?
我哪里强势了?每次在她面前我都小心翼翼的。
我哪里不懂尊重了?我给她买燕窝,记得她的生日,帮她做家务。
而她,却在背后这样评价我。
我默默下楼,那盒燕窝最终还是没有送出去。
回想起王秀兰平时的种种表现:从不主动和我聊天,对我的工作也不感兴趣。
过年时亲戚们问起我的情况,她总是三言两语带过:"在银行上班,挺忙的。"
而提到晓梅时,她总是滔滔不绝:"我家晓梅在外贸公司当主管,年薪二十万,小姑娘有能力着呢。"
满脸的自豪,眼里都放着光。
我多次试图和陈浩沟通这个问题,但每次都无疾而终。
第一次我含蓄地说:"浩子,我觉得在你家有点...被忽视。"
"你想多了。"他头也不抬地玩手机,"妈对你挺好的,可能就是有点健忘。"
第二次我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浩子,我觉得妈不太喜欢我。"
他有些不耐烦:"雅雅,你别这么敏感好吗?妈辛苦一辈子了,你让着点她。"
第三次我提到了晓梅的差别待遇:"为什么妈对晓梅那么好,对我就..."
"晓梅是我妹妹,没结婚,妈当然要多照顾她。"陈浩解释。
"那我呢?"我反问,"我不也是你们家的人吗?"
"你怎么总是拿自己和晓梅比?"他不耐烦地说,"你们能一样吗?"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浇在我头上。
对啊,我们不一样。
晓梅是他们家的亲生女儿,而我,只是一个外来的媳妇。
我感到深深的孤独,在这个家庭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有时候夜深人静的时候,我躺在床上会想:难道结婚就是这样吗?
难道我在自己的家里,永远只能是个外人?
这天是周日,按照惯例全家要聚餐。
早上陈浩接到公司电话,说有紧急情况需要处理。
"雅雅,你先去我妈家,我处理完就过去。"他匆忙穿上外套。
"大概几点能回来?"我问。
"最晚两点半。"他看了看表,"你先过去,别让我妈等。"
看着他急匆匆离开的背影,我心里突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如果我提前一个小时回去会怎样?
他们会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先开饭吗?
我的心开始狂跳。
一方面觉得自己太小心眼了,一方面又想证实心中的猜测。
平时都是下午一点半到婆家,这次我决定十二点半就去。
我在镜子前整理了一下仪容,拿起包准备出门。
路过蛋糕店时,我买了一盒王秀兰爱吃的桂花糕。
想着如果真的是我多想了,就当给她一个惊喜。
到了婆家楼下,我却犹豫了。
看着那栋熟悉的居民楼,我的手心开始出汗。
如果我的猜测是错的怎么办?
如果他们真的只是健忘呢?
我在楼下来回踱步,内心五味杂陈。
"林雅,你在这儿干什么呢?"
我转头看到邻居李阿姨买菜回来。
"啊,李阿姨。"我有些紧张,"我来看看公公婆婆。"
"那你怎么不上楼?"她奇怪地看着我。
"我...我在等电话。"我撒了个谎。
李阿姨点点头上楼了。
我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不能再犹豫了。
我拿出钥匙,轻手轻脚地上楼。
到了门口,我的心跳得像要蹦出来一样。
里面传来说话声和碗筷碰撞的声音。
我深吸一口气,慢慢把钥匙插入锁孔。
门锁转动的声音在安静的走廊里显得格外清脆。
我屏住呼吸,轻轻推开门。
玄关处整齐地摆着三双鞋:王秀兰的黑布鞋,陈建国的棕色皮鞋,陈晓梅的白色运动鞋。
只有三双。
我的心沉到了谷底。
客厅里传来熟悉的声音,但此刻听起来却让我感到那么陌生和刺耳。
我放轻脚步,慢慢向餐厅走去。
我屏住呼吸,透过半掩的餐厅门缝向里看去。
眼前的一幕让我的心脏几乎停止跳动。
一家三口正围坐在餐桌前,有说有笑地吃着午饭。
桌上摆着我最爱吃的红烧肉和糖醋排骨,还有新鲜的冬笋汤,香气四溢。
接下来的话如晴天霹雳般击中了我。
我的双腿开始颤抖,险些站不稳,彻底让我的世界崩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