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 15 的五档存储、三色外观(黑/紫/钛)与≈215g 机重已由多方爆料对齐;形态回归6.78 英寸 1.5K 直屏,并配合 LIPO 极窄边思路与大电池传闻(7,000mAh),中国市场预计10 月先发。相较一加 13 的“等深微曲”,这一代更像在用工业设计解决“堆料焦虑”。
“直屏 + LIPO”路线:把屏占比和持握感做实
跨多家消息源的共识是:一加 15 采用6.78 英寸 1.5K 平直 OLED,并将边框继续压窄(LIPO 封装语境下的更紧凑排线与缓冲区收缩)。相比上代 13 的“微曲过渡”,直屏更利于贴膜、防误触和横屏操控;1.5K 分辨率与高刷新(爆料至 165Hz)的组合,则在观感与功耗间取折中。
注:LIPO 屏幕堆叠与 IP 防护级别在更早的爆料中被反复提及,15 代延续“极窄边”的方向基本无悬念,但最终规格仍以发布会为准。
版本与配色:五档存储,三色体系
最新泄露的清单显示,一加 15 预计给出 12+256 / 12+512 / 16+256 / 16+512 / 16GB+1TB 五种组合;配色为黑、紫、钛三款,其中黑色被传命名为“月岩黑”(强调高吸光率的细腻哑光质感)。整机约 215g 的重量目标,也被同源信息反复提到。
核心与续航:8 Elite 2 + 大电池传闻的“双锚点”
芯片侧基本锁定高通下一代旗舰 Snapdragon 8 Elite 2(亦有“Elite Gen 5”命名传闻),爆料节奏指向9 月末芯片发布、10 月中国开售的搭档关系;整机层面的7,000mAh 级电池与100W 快充也多次出现于权威媒体的汇总。若这些都落地,意味着一加 15 将围绕长稳帧、功耗曲线与续航做系统化取舍,而非追求“峰值跑分”的短时光鲜。
为什么说是一场“用设计替代堆料焦虑”的转向?
边框与手感:LIPO 带来的“看得见的屏占比”与直屏的“摸得到的把持感”,比单纯堆高分屏参数更能影响日用体验。
分辨率的理性回调:1.5K + 高刷在合适距离下与 2K 的体感差距有限,却能换来更好的帧功耗与续航,与大电池形成正反馈。
重量控制:在“≈215g + 7,000mAh(传)”的约束下,直屏与新堆叠能给到更均衡的重心与耐摔性,避免手感“超载”。
与一加 13 的“微曲时代”做个小对照
观感:13 的“等深微曲”在过渡手感上友好,但对贴膜/显示直线度有争议;15 的直屏 + 极窄边更利于“正面一体感”。
整机策略:13 把电池做到了 6,000mAh;15 则把“更大电池 + 更窄边框 + 新设计语言”放在同一张蓝图里,进一步把日用真实感受置于纸面参数之上。
发布前的“观望清单”(给准备换机的人)
长稳帧/帧功耗:看 30 分钟高负载曲线,而非一张跑分截屏。
边框与误触:实体上手观察四边等宽与下巴收敛;直屏是否配合到位的防误触算法。
影像新模组:爆料称背部将改为方形矩阵并引入潜望,关注三摄色彩/锐度一致性。
重量与重心:215g 只是数值,实际重心位置(中框/相机侧)更影响长时间握持。
版本取舍:16+512GB 大多用户够用;1TB 更适合大量离线素材或端侧 AI 本地模型使用。
时间线
多家媒体将中国发布窗口指向 10 月,国际版预计 2026 年初。考虑到“存储/配色/重量/电池”等仍处爆料阶段,量产机的频点、影像规格与充电功率仍可能微调,实机以发布会为准。
小结
一加 15 没有继续“把参数堆到天花板”,而是以直屏 + 极窄边 + 更大电池 + 新设计语言,把手感、观感与续航这三件用户每天都能感知的事做实。如果说一加 13 是“微曲形态的临门一脚”,那么一加 15 则是“直屏时代的定音锤”。接下来,就等 10 月看量产机给不给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