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什么我们一提去医院就发怵?北大教授带你拆穿 “医院不可爱” 的真相

0
分享至



王一方,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教授,科学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医学人文学院教授。

医院为何不可爱?

医院里充满了悖论

只要在医院待上半个小时,无论是亲人还是自己看病住院,我们都能感受到医院里充满了各种悖论。医院本来是最需要温暖和陪伴的地方,但是我们常常在那里遭遇冷漠和隔绝;医院里本来最需要的是希望的降临,但我们经常在谈完话后,得到的只是失望和绝望;医院里本来最需要身心的抚慰,但是我们只能得到技术的告知,知道技术上怎么处理,却没有真正的身心上的告知。我们忍受了极度的痛苦,但是没有关于痛苦的哲学课,没人给你讲鲍德里亚,也没人跟你讲苦难是一种穿越、一种超越。

当我们置身悬崖要直面生死的时候,没有生死辅导课,没人告诉你死亡的本质、灵魂的价值是什么,为什么死亡会发生。病人最需要精神照顾的时候,常常只能得到躯体上的干预,精神的那一方面则是完全缺失的;最渴望医疗获益的时候,却必须承担诊疗的高风险;病人医疗贫困的时候,要承受高代价,越穷越要承担这种高代价。我们就要问:医学到底怎么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医院是一个身份纠结的地方

人一踏进医院,就会被贴上病人的标签,罹患疾病的人,也称患者,既是怀揣着一串心事的人,也是患得患失的人,敏感、多虑,如同打翻了调味瓶,五味杂陈:这个病为什么黏上了我(罪与罚、辜与罚的纠结)?这个病能治吗(花钱买命的纠结)?得这个病会死吗(花钱赌命的纠结)?得花多少钱才能治好(代价与获益的纠结)?英文“patient”(病人)一词是指特别能忍耐的人,疾苦的折磨、社会身份的跌宕与翻转、求医过程的曲折颠簸,都得用自己的臂膀扛起来。无论罹患何种疾病,是快治快愈的小病,还是终生难以解脱的绝症,患者都会涌起莫名的耻感、罪感、连累感。尤其是得上那些给人道德不洁印象的病,譬如某人住进传染科,检查出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人体免疫缺陷病毒)阳性,可能是一朝贪欢染上艾滋病,亦可能是输血、输液染病,但是,那一刻恶评四起,黄河水浊,当事人百口难辩。


患者身份也并非百无一是,其最大的优点是有了体验“示弱”的平台与机会:我是病患者,也是弱者,失能残障者,我认了,我忍(韧)了!对惯于商场搏杀的企业精英来说,示弱是一种难以接纳的行为,但在疾苦面前,示弱是无力、无能、无奈之举。主流社会秩序给予患者身份以许多庇荫、照护,本质却是责任权利的剥夺与清零,譬如需要短期卸职静养,无须工作,或离职休养,无须履行社会责任,甚至无须承担法律责任(精神病),还能以患者的身份获得社会与家庭的特别的、特殊的眷顾。恰恰是这样的无奈之举,可能成为一次心灵的淬火。人生有四次淬火的机会——重疾、婚变、撤职、破产,其中尤以重疾最为自在、自励,人可以通过自我的奋争而变轨,并由此学会在生命旅程中不时变轨、变频,处变不惊。

医院是一个不自由的地方

大多数的患者在住院之初都有感觉,跟家庭生活相比较,医院生活最大的差别在于要懂规矩:有明规,什么不能做,什么不能吃,探视时间非常有限;还有暗矩,所谓潜规则,对各种不满(服务态度、医疗差错、廉洁医风)的投诉要谨慎,弄不好就会被“请”(赶)出院,还要时时处处服从规训,许多“白大褂”开口就是:“你是医生,我是医生?”“听你的,还是听我的?”这让许多平时习惯调兵遣将的企业人士很是不适。思想家福柯就曾经将医院喻为监狱,据说法国第一家现代医院的建筑图就是参照监狱的图纸来设计的,看守的监控视野与值班护士的监视半径等值,传统基线如此,医护的规训就是职业常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凡事都要往好里想,医院里的规矩、规训以及由此所导致的不自由,都是为了疗愈与健康,咱们还必须接纳。健康的本质就是行为的自律与他律,禁烟、限酒、远离毒品、强制锻炼,都是规训,向愈的治疗也需要选择性的饮食、活动,定时、定向的自我缩限欲望,最大限度地尊崇医护的建议,配合治疗的节奏,醇化生活方式,规避危险因素。道理都能接受,问题是行为限制中“度”的把控与沟通的亲和度,如果能有所改善,则可缓解对“不自由”的反感。

医院是一个不平等的地方

医疗活动中,医患平权是一个难题,需要法律手段来改善。西方持续了60年的“患者权利运动”,催生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和“知情同意”的医疗决策模式。医患双方的主导权之争,犹如男女之间跳探戈舞,谁来领舞?男权主义者与女权主义者常常争执不休,医患亦然。医方认为我掌握专业技能,患方认为我的身体我做主,我支付我做主,你只是受雇者、干预者。实际诊疗过程中,偏执之念行不通,相互尊重、相互协商才是正道。

医学是学术堡垒化的职业高地,知识平权的障碍在于医患之间存在着一道“无知之幕”,就是说医生知道的诊疗道理,患者不知道。于是乎,一些医生傲慢训斥:“你懂还是我懂?”患者总是无言以对。不过,随着健康传播的深入普及,患者健康素养的巨大提升,许多疾病诊疗的原理与方法进入了“你懂我也懂”的层次,因此,商量着办(共同决策)成为“新常态”。患者即使存在着专业知识上的欠缺,与医生在情感上、人格上却是平等的,医者必须放下身段,用“普通话”而非学术语言,耐心地解释各种专业话题。从医疗营销、提升获客能力角度看,医院、科室、医者,要吸引患者主动就医,就必须消除傲慢,平视患者,悉心关照。其实,患者并不在乎是否绝对平等,而在乎医方的友善姿态。

现如今,医院竞争日趋白热化,使得“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愈发彰显,催生出许多医者网红,他们主动开设微信公众号,发布科普信息。倘若AI医生也加入竞争行列,可望迎来一个更加平等的诊疗格局。

医院是一个挥金如土的地方

对于财务自由的商界达人而言,他们不会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但也时常惊讶于医疗账单上那些动辄上千元的日支付、上万元的新技术项目开销。其中,高精尖的医疗器械是主要的吞金项目,最新款的CT、MRI设备在百万至千万元档次。20世纪70年代是一个分水岭,第一台CT机1971年研制成功,这之前,美国医院里最贵的设备均未超过5万美元。其次是原研新药,研发成本可达30亿美元,尤其是罕见病的“孤儿药”,都是天价。而医护的医事服务费、护理费并不高,这是医疗中极不正常的物化价值观,重物不重人。好在近年来推行的药品、耗材带量集中采购,大大降低了价格,降幅都在50%以上,但高端医疗器械(多为进口)价格仍然坚挺。医改持续在付费机制上做文章,启动了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与单病种(DIP)付费,有望兼顾患方、医方、医保方利益,实现三赢。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代社会中,从某种意义上说,挥金如土的医疗支付是医患双方的“共谋”。排斥适宜 医疗不仅是部分医生的癖好,也是许多家庭的消费意志,他们相信“花钱买命”“花钱赌奇 迹出现”的逻辑,不管是否有财力,都要强行充当“三好病人”,结果是“穷生富死”,将有 限的家庭财富投入无谓的高技术消费之中,换来无效医疗的悲催结局,也让家人为透支承受 生活的艰辛与苦难。因此,量力而行,适宜医疗,应该成为医院消费的基本准则。

除此以外,医院是一个很“酷”(cool)的地方,酷就是冷,而且是高冷,一种由高技术带来的冷酷。人们心中理想医院的图景,首先是技术强,疗效好,其次才是人性化服务,再次是可负担的账单,久而久之,人们会接纳“酷”,视之为必要的代价。吊诡的是,患者有时也会放大自己的感受与诉求,缩限自身的责任,强化弱者的福利,忽视社会的负担,譬如只要医疗获益与人文照护,而将风险留给医院与医生,把代价推给政府与社会。这是一个永远也无法平衡的利益天平,而全社会医疗公平、公正的欠账问题更难以抹平。因此,全球性的医改从未停步,生命教育与死亡辅导的力度也在逐渐加大。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安宁疗护制度深入推行,但理想医院与现实之间的鸿沟没有填平,反而在加深。由此,每个人都在问:“医院可爱吗?”“医院怎样才可爱?”或许答案不在人们的期待之中,而在现代医疗边界与医院天花板何在的反思之中。


医生不曾告诉你的生命哲学课

王一方 著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我们终将亲历老弱病死,却从未真正做好准备

☆北大医学部权威教授,国内医学人文领域开拓者,20年教研精华

☆临床+哲学+文学艺术+科技,多重前沿新知,更好地为自己和家人决策

☆健康就是“活得长,病得晚,老得慢,死得快”

☆韩启德、景军、陈少明力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红牌!点球!克星裁判再坑皇马,阿隆索极致6后卫,姆巴佩太强了

红牌!点球!克星裁判再坑皇马,阿隆索极致6后卫,姆巴佩太强了

话体坛
2025-09-14 00:54:06
奥运冠军刘子歌:27岁嫁给50岁教练,父母缺席婚礼,如今怎么样了

奥运冠军刘子歌:27岁嫁给50岁教练,父母缺席婚礼,如今怎么样了

芳芳历史烩
2025-09-03 12:24:50
“一泡尿220万!” 海底捞给他们上了一课…

“一泡尿220万!” 海底捞给他们上了一课…

刘娜
2025-09-13 12:25:53
美国下狠手,连成熟芯片都不给做了!

美国下狠手,连成熟芯片都不给做了!

Thurman在昆明
2025-09-14 15:08:33
美国出现“庆祝柯克之死”言论潮

美国出现“庆祝柯克之死”言论潮

参考消息
2025-09-13 19:53:59
台风和暴雨酝酿:大范围高温正卷土重来,新台风形势有很大分歧

台风和暴雨酝酿:大范围高温正卷土重来,新台风形势有很大分歧

中国气象爱好者
2025-09-13 23:05:45
无解之谜!杨兰兰让全世界媒体集体“死机”,或许永远都不会知道

无解之谜!杨兰兰让全世界媒体集体“死机”,或许永远都不会知道

坦然风云
2025-09-06 09:21:43
婉拒广东宏远安排,安置体育局,陈江华的级别年薪有多少?

婉拒广东宏远安排,安置体育局,陈江华的级别年薪有多少?

东球弟
2025-09-14 12:01:18
澳门冠军赛:四人进决赛,孙颖莎王曼昱争冠,雨果,王楚钦冲世一

澳门冠军赛:四人进决赛,孙颖莎王曼昱争冠,雨果,王楚钦冲世一

越岭寻踪
2025-09-14 15:48:40
冰雹、10级以上雷暴大风,要来了!

冰雹、10级以上雷暴大风,要来了!

大象新闻
2025-09-14 15:23:08
超凶的强对流今天还有!38℃下周还要来,冷空气这天影响浙江

超凶的强对流今天还有!38℃下周还要来,冷空气这天影响浙江

环球网资讯
2025-09-14 14:50:05
圈子不同别硬挤!李晨被鹿晗“移出”聚会照,网友:局外人实锤

圈子不同别硬挤!李晨被鹿晗“移出”聚会照,网友:局外人实锤

吴蒂旅行ing
2025-09-12 18:46:08
“武大女生都怎么了?”新生开学典礼演讲,内容被批:毫无格局!

“武大女生都怎么了?”新生开学典礼演讲,内容被批:毫无格局!

妍妍教育日记
2025-09-12 20:19:31
孙颖莎4-1蒯曼采访!亲承发动很快,赞蒯曼,展望王曼昱明确激烈

孙颖莎4-1蒯曼采访!亲承发动很快,赞蒯曼,展望王曼昱明确激烈

篮球资讯达人
2025-09-14 14:24:20
1985年,我在原成都军区服役,遇到了两位“身怀绝技”的驾驶员!

1985年,我在原成都军区服役,遇到了两位“身怀绝技”的驾驶员!

人间百态大全
2025-09-14 08:50:51
北约欧盟要求各国,拜乌军为师,立即赴基辅学习反无人机作战

北约欧盟要求各国,拜乌军为师,立即赴基辅学习反无人机作战

史政先锋
2025-09-12 17:57:50
立陶宛新总理的惊人涉华言论,震惊全球舆论!

立陶宛新总理的惊人涉华言论,震惊全球舆论!

舞指飞扬
2025-09-13 09:43:39
为了得到莎拉波娃,欧美男星究竟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为了得到莎拉波娃,欧美男星究竟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可乐谈情感
2025-09-14 10:01:16
无解的阳谋!菲律宾傻眼,美国做梦也不敢想,黄岩岛中国会这样干

无解的阳谋!菲律宾傻眼,美国做梦也不敢想,黄岩岛中国会这样干

诗意世界
2025-09-12 15:40:32
31岁车祸身亡的张雨生,你以为只是醉驾、飙车,其实并没那么简单

31岁车祸身亡的张雨生,你以为只是醉驾、飙车,其实并没那么简单

芳芳历史烩
2025-09-12 19:08:12
2025-09-14 16:27:00
學人Scholar incentive-icons
學人Scholar
汇聚优秀学人,致力于构建面向大众的交流平台
1407文章数 19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头条要闻

十余架无人机进入波兰领空后 北约多国宣布:出动战机

头条要闻

十余架无人机进入波兰领空后 北约多国宣布:出动战机

体育要闻

3次遭争议判罚!皇马向FIFA投诉西甲裁判

娱乐要闻

彪悍那英,大女人与旧妻子

财经要闻

西贝贾国龙,“错”得离谱

科技要闻

L3级车型要来了!辅助驾驶迎重大利好

汽车要闻

混动狂潮 835马力V12 阿斯顿·马丁的最后浪漫

态度原创

手机
亲子
时尚
房产
艺术

手机要闻

魅族 22 搭载无界超级天线架构,支持 mSmart 智选优网 SNS 技术

亲子要闻

杰森找了个中餐厅,结果菜品味道一言难尽,安吉拉总结真到位!

衣服“买精不买多”,日常准备这几款单品,简单舒适又大方

房产要闻

「世界冠军×人居升阶」白鹅潭CLD封面,实力馥见人生新高度!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