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主簿君
说起辽宁铁岭,大家想到的都是赵本山。
但你绝对想不到,这个捧红无数喜剧明星的地方,现在连事业编都穷成啥样了。
「最近网上疯传一份铁岭某县事业单位的工资条:」
❝ 管理岗九级,工龄十年,月到手3000多。 ❞
3000块。
2024年了,一个工作十年的事业编,拿到手的钱还不如很多地方的最低工资标准。
「更离谱的还在后面。」
公积金双边1100,年终奖2000左右。
这意味着什么?除了那点可怜的基本工资,几乎没有任何额外收入。
「这就是大家挤破头要考的“铁饭碗”?」
有人说了,东北消费低啊,3000够花了。
够花?
「年轻人的需求早就不是“够花”那么简单了。」
他们要买车、要旅游、要有自己的生活品质。一个月3000块,除了基本生存,还能剩下什么?
所以网上那句话说得特别现实:「“当下年轻人多往南边考,东北难留人。”」
为什么留不住人?
不是东北人不恋家,而是现实太骨感。
也有人觉得铁岭挺好的。
他们说这里生活节奏慢,压力小,是“松弛感”的代名词。工作之余可以去龙首山登山,去彩虹桥早市逛逛,晚上撸个串。
听起来确实挺惬意。
❝ 但问题来了:这种惬意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 ❞
是建立在「没有太大野心」,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的基础上。如果你想在30岁前买房买车,想给家人更好的生活条件,想有更多的选择权,那这种“松弛感”可能就是一种奢侈。
但年轻人需要的不仅仅是稳定,「更需要成长和发展的可能性」。
铁岭虽然在努力转型,基础设施也在完善,高速公路、高铁都通了。但这些硬件的改善,需要时间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就业机会。
❝ 在这个转换期,年轻人的选择其实很理性:用脚投票。 ❞
他们不是不爱家乡,而是不想让自己的人生停滞在一个月3000块的水平上。
南方的机会更多,收入更高,发展空间更大。哪怕漂泊一些,「至少有奔头」。
所以铁岭的这份事业编待遇清单,其实反映的不只是一个地方的薪资水平,「更反映的是整个区域发展的困境」。
当“铁饭碗”不再那么铁的时候,人们自然会寻找更好的选择。
这不是对家乡的背叛,「而是对自己人生的负责」。
声明:相关信息来源网络,仅供参考。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