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南京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本科全院第一,拿过“李四光优秀学生奖”——全国每年只选五人,她是榜首;
南加州大学博士,加州理工博士后,学成归来,毅然回到母校,被江苏省“青年托举工程”重点培养,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次的“青年首席”……
她的人生就是教科书级别的“寒门贵子”逆袭剧本。
谁也没想到,那个才 33 岁、学术履历闪闪发光的青年博导,竟然在今年春天就以这样决绝的方式告别了世界。更让人揪心的是,她的身后还牵扯着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 她的丈夫,既是她的本科导师,也是她所在学院的副院长,比她整整大了 14 岁。
提起东思嘉,认识她的人都会用 “可惜” 两个字开头。
2010 年,这个来自普通家庭的姑娘考进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时,没人能想到,她会一路活成 “别人家的孩子” 天花板。本科四年,她把所有课程的学分绩点刷到了全院第一,拿奖拿到手软 —— 国家奖学金、江苏省三好学生、南京大学优秀学生,就连含金量极高的 “李四光优秀学生奖”,她都能在全国仅选 5 人的情况下,稳稳拿下榜首。
后来她出国深造,先是在南加州大学读完博士,又去加州理工做了博士后。要知道,加州理工的地学领域在全球都是顶尖水平,多少学者挤破头都想进去学习,可东思嘉不仅进去了,还凭着扎实的功底获得了导师的认可。
2022 年,当她放弃国外的优厚条件回到南京大学任教时,身边人都觉得理所当然 —— 这么优秀的人才,就该回到母校发光发热。果然,短短三年时间,她就从普通教师成长为博士生导师,还成了江苏省 “青年托举工程” 的重点培养对象,甚至拿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次的 “青年首席” 资格。
她的学生回忆说,东老师讲课的时候眼里是有光的。不管是讲枯燥的地质构造,还是复杂的实验数据,她总能用生动的例子把知识点讲透,下课的时候还会主动留下来,耐心解答学生的疑问。“她一点架子都没有,有时候我们科研遇到瓶颈,她会陪着我们一起查文献、改方案,经常忙到晚上十一二点。”
同事们也对她印象极好,说她虽然学术能力强,但为人特别谦和。有时候院里组织活动,她总是主动帮忙布置场地、整理资料,一点都不像个前途无量的青年学者。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前途一片光明、对生活和学术都充满热情的姑娘,会在 33 岁的年纪,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三重关系缠绕的困境:导师、领导、丈夫,她的婚姻藏着多少委屈
随着东思嘉离世的消息发酵,越来越多关于她的细节被网友扒了出来,其中最让人争议的,就是她和丈夫赵良的关系。
赵良比东思嘉大 14 岁,现在是南京大学能源与资源学院的副院长。可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缘分早在东思嘉读本科时就开始了 —— 当时赵良是她的本科导师。后来东思嘉出国深造,两人渐渐走到了一起,最后结为夫妻。
2022 年东思嘉回到南京大学任教时,赵良正好是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副院长。一年后,两人又一起调到了能源与资源学院,赵良依旧是副院长,而东思嘉则成了他手下的博士生导师。
导师、领导、丈夫,这三重身份像三条绳子,把东思嘉紧紧绑在了赵良身边。在外人看来,他们是学术圈里难得的 “神仙眷侣”,可只有知情人知道,这段关系背后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委屈。
师生恋、上下级、夫妻档——三重关系叠在一起,哪一重,都足以压垮一个想干净做学问的人。
有东思嘉的发小在网上匿名爆料,说赵良在婚姻里长期出轨,而且不止一次。东思嘉一开始并不知情,她以为自己嫁给了爱情,嫁给了学术上的知己,可直到真相一点点浮出水面,她才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巨大的骗局。
“她那么单纯,以为赵良是真心对她好。可实际上,赵良早就把她当成了自己的‘附属品’。” 爆料人说,东思嘉曾经想过离婚,可赵良却用学术资源和职务威胁她 —— 如果敢离婚,就别想在南京大学继续待下去,甚至连之前的研究成果都可能被抢走。
更让人无奈的是,东思嘉在学校里根本找不到可以求助的人。赵良作为副院长,在学院里人脉很广,很多人就算知道东思嘉受了委屈,也不敢站出来帮她说话。而学校对于 “师生恋”“上下级夫妻” 这种情况,也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就导致东思嘉陷入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困境。
有同事透露,其实在东思嘉自杀前的几个月,她的状态就已经很不对劲了。以前总是笑容满面的她,变得越来越沉默,有时候在办公室里坐着,眼泪会不自觉地掉下来。有一次同事问她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她只是摇了摇头,说 “没事,就是有点累”。现在想来,那些时候的她,心里该有多绝望啊。
学校的 “不清楚”,藏着多少避而不谈的真相
东思嘉离世后,有媒体联系南京大学询问情况,可学校给出的回复却是 “不清楚情况”。这个答案,让很多人感到愤怒。
要知道,东思嘉不是普通的学生,而是学校在职的博士生导师,是学术骨干。她的档案在学校,课表在学校,带的学生也在学校,怎么可能 “不清楚情况”?说白了,学校的 “不清楚”,不过是对潜在问题的回避罢了。
有人质疑,学校难道不知道东思嘉和赵良的特殊关系吗?作为本科导师,赵良在东思嘉读博、做博士后期间,有没有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她提供便利?两人一起调动到能源与资源学院,是不是存在 “裙带关系”?这些问题,学校至今没有给出任何解释。
更让人寒心的是,东思嘉作为青年学者,在学校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方面,她要做好科研、带好学生,争取在学术上做出成绩;另一方面,她还要面对婚姻里的背叛和权力上的压迫。可学校既没有为她提供心理干预的渠道,也没有建立独立的举报机制,让她在遇到困难时连个可以求助的地方都没有。
有网友说,东思嘉的悲剧不是偶然的。在很多高校里,像她这样的女性学者其实并不少 —— 她们凭着自己的努力在学术圈打拼,却因为性别、权力等原因,不得不面对更多的困境。而学校和相关部门的不作为,更是让这些困境变成了压垮她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愿天堂没有背叛,也愿每个追梦的姑娘都能被温柔以待
东思嘉的父母在朋友圈里说,希望大家不要再打扰她了。
没有控诉,没有愤怒,只有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沉默悲怆。
可网友们却不愿意就这么算了,不是为了炒作,而是为了给这个可怜的姑娘一个公道,也为了让更多像她一样的人不再重蹈覆辙。
有人呼吁,高校应该明确禁止 “师生恋”,尤其是在存在上下级关系的情况下,绝对不能让权力和情感纠缠在一起。还有人建议,学校应该建立独立的心理干预和举报机制,让那些遇到困难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能够有一个安全的渠道寻求帮助。
而对于东思嘉,我们能做的,或许只有在心里为她点亮一盏灯。
不知道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东思嘉有没有想起自己曾经的梦想,有没有想起那些支持她、喜欢她的学生和同事。但我相信,她在天堂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平静,那里没有背叛,没有压迫,只有她最爱的学术和最纯粹的热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