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医院体系经过2016年那场大调整后,变化挺大的,非作战单位挨刀最多,医院也跟着降级并转。
现在全军就剩一所副军级医院,就是大名鼎鼎的解放军总医院,其他的按级别分层,正师级有13所。这些医院不光服务部队,还兼顾地方医疗,分布在全国关键位置,历史大多能追溯到战争年代。
说起来,它们的前身很多是从老解放区或国民党时期接过来的,经历了多次改编,适应现代需求。
先看东部战区总医院,这家驻在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山东路305号。
它的前身是原南京军区总医院,起源能推到1929年,那时候叫国民政府中央医院,建在南京玄武区,1949年后解放军接管,逐步发展成大军区级医院。
军改后转隶东部战区联勤保障中心,成了正师级,重点管战区部队官兵的医疗,还带教学科研。
医院规模不小,有全军医学研究所4个,重点实验室2个,专科中心3个,在江苏省内也算重点学科8个,平时处理疑难杂症,疫情时冲在前线,服务范围覆盖军民。
南部战区总医院驻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流花路111号,前身是原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起步于1933年,最初是广东陆军医院,历经抗战和解放战争,1954年定型为大军区总医院。
军改后归南部战区联勤保障中心,正师级编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一体,是全军首批三级甲等医院。
位置在闹市区,方便军地联动,专长热带病和创伤救治,设备齐全,床位上千张,常参与国际医疗援助,帮地方百姓看病也多。
西部战区总医院在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蓉都大道天回段270号,前身原成都军区总医院,根子在土地革命时期红四方面军总医院,1956年正式编为成都军区总医院,1994年评上三级甲等。
2016年转隶西宁联勤保障中心,2018年更名西部战区总医院,正师级。医院偏向高原和创伤医学,管战区官兵健康,还带老干部和家属,占地广,建筑面积大,在边疆保障中作用关键,研究成果推广到部队实战。
北部战区总医院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创新路63号,前身是原沈阳军区总医院和解放军第202医院合并。
沈阳军区总医院从1948年野战医院起步,202医院则1942年建于安徽定远县新四军二师医疗所,参加过苏中、涟水、孟良崮、淮海、济南、渡江战役、抗美援朝。
军改后归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正师级,功能全,医教研保一体,急救能力强,常支援灾区,覆盖东北部队医疗。
中部战区总医院驻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汉西一路101号,前身原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1946年成立,另有1944年建的第一六一医院并入。
军改后转隶,正师级,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救,定点湖北省医保,还管军队离退休干部。位置在中部枢纽,资源整合好,服务军地平衡,在疫情和洪灾中表现突出。
接下来聊军种特色医学中心,这些是各军兵种的专科骨干,正师级,由军医大学直管。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在重庆市渝中区长江支路25号,前身是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也就是大坪医院,加上野战外科研究所重组。
医院俯瞰长江嘉陵江,地势独特,是全军唯一集医教研的大型综合机构,三级甲等,国家首批,还当中央首长重庆保健医院,医保定点。专攻野战外科,模拟战场训练,部队实战应用多。
海军特色医学中心驻上海市杨浦区长海路168号,前身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起源美国救济总署的济民医院和美国传教士办的哈密路教会医院。
军改后正师级,管海军特勤救治和特种医学创新,还担社会医疗。设备先进,研究潜艇医学和海上保障,服务舰队官兵。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在北京市西城区阜成路30号,前身原空军总医院,1950年奠基,1956年开院。位置邻玉渊潭和昆玉河,东望中央电视塔。
专责空军飞行员航空病诊治防控鉴定,是航天员体检核心机构,2024年增补北京市A类定点医疗机构。军改后正师级,支持航天任务,健康保障广。
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驻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6号,前身原火箭军总医院,2018年转型。
临床教学单位多,与多所大学合作研究生培养。强项辐射防护和核应急救援,技术推广部队,保障恶劣环境战斗力,还管官兵防病体检。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驻北京市朝阳区安翔北路9号,前身解放军第306医院,建于1971年国防科工委第五一四医院,1997年成总医院,1999年更名306医院,2015年转战略支援部队。
2024年4月战略支援部队撤销番号,转隶解放军总医院成第九医学中心,降正师级。专注航天医学信息医学,参与国家级航天任务保障,研究成果实践应用,关乎科技命脉。三级甲等,北京市医保定点。
武警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在天津市河西区黑牛城道下瓦房街83号,前身武警天津总队医院,1984年建院。
军改后正师级,附属武警医学院,三级甲等,集医教研预防保健。设备高端,如3.0T核磁、多排CT、伽玛刀、心磁导航,创伤救治强,服务军队地方。
最后两家是新疆军区总医院和西藏军区总医院,属于陆军直属副战区级,但医院正师级。
新疆军区总医院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友好北路666号,前身国民党联勤总部第60医院,1950年改编,历经十次调整,2016年定名。
占地19万平方米,建筑30万平方米,设备资产7.64亿元,三级甲等,集医教研预防保健,管全区部队医疗,还服务各族群众,2019年入器官移植名单。
西藏军区总医院驻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娘热北路16号,前身原成都军区拉萨总医院,起源川东军区直属医院。
三级甲等,全军高山病防治研究中心依托这里,有拉萨血站、创伤外科中心、制剂中心。临床医技科室29个,高原病防治成就大,驻藏官兵急性高原病15年零死亡,守护军民健康。
这些医院整体看,军改后效率提升,规格降但功能强,分布科学,东部南京管华东,南部广州守南海,西部成都控西南,北部沈阳保东北,中部武汉连中部。
各军种中心北京上海重庆天津集中,便于资源共享,新疆西藏边疆保障特殊需求。历史底蕴厚,从战争中来,适应和平建设,科研成果多,服务双轨制,军地融合深。
拿东部来说,历史从国民党时期接手,发展成现代化,类似其他家。军改降级并转,减少冗余,提高专业性,像战略支援转隶总医院,优化结构。
实际运行中,这些医院床位设备顶尖,医生军地双重身份,疫情灾情冲锋,平时保健科研。边疆两家条件艰苦,但成果亮眼,高原病零死亡全球少见。
总的,13所医院是军队医疗骨干,支撑国防,还惠及百姓,体现了体系改革实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