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7年四月的一天,终南山下突然一把火起,王重阳烧掉了自己精心建造的活死人墓。
烟火腾腾惊动了周围的邻居,他们纷纷跑来救火,王重阳却在一旁手舞足蹈,一边大笑道:“三年后自然会有人来修!”
至此,王重阳已经在这活死人墓中居住了六年之久,他为什么突然烧掉自己的修炼之所,他所说的“三年后自有人来修”又能否实现呢?
一、早已注定的东行
早在甘河遇到两位道人之时,王重阳就十分清楚地看到了东方有“七朵金莲结子”,还有万朵玉莲绽放。当时,他并不清楚这些话的明确含义,不过却架不住有人再次前来提醒他这件事。
王重阳的影视形象,图源网络
这次提醒王重阳的是一位年轻道人,两个人曾经在同一个地方投宿。那年轻人知道王重阳喜欢读《黄帝阴符经》和《道德经》,于是就邀请他和自己一起前去西北大山中:“我之前曾经在那里听到有人演说这两部经,见解十分精妙,不如你和我一起前去观听。”
两个人只是初识,就受到这样的邀请,王重阳于是犹豫了一会儿,可是就只是这么一犹豫的功夫,就见那年轻人突然腾空而起,倏忽乘风而去,面前登时人影皆无,无论王重阳再怎么寻找都没有找到。
意识到自己错失良机,王重阳不由怅然若失。
让人没想到的是,王重阳很快就得到了弥补机会。
当年中秋节的时候,王重阳路过醴泉县,没想到又遇到了那位年轻道人。王重阳十分欣喜,连忙上前拜见,盛情邀请那人到旁边的酒馆共饮。
看到王重阳与上次完全不同的态度,那年轻道人十分欣慰,于是他向店家要来纸笔,为王重阳写下五篇丹诀,让王重阳熟读记忆,然后叮嘱他将其烧掉。
传授完丹诀之后,那年轻道人又说了很重要的一句话:“丘刘谭中有一俊马,可以擒之!”说完再次消失不见。
丘刘谭马,也就是后来全真七子中的四子:丘处机、刘处玄、谭处端和马钰。从甘河到醴泉,王重阳遇到的三位神秘人物都给出了这样清晰的指引。
很明显,离开陕西前往山东,是王重阳已经注定的远行。
二、远方的印证
1167年四月,王重阳一把火烧掉居住六年之久的活死人墓,然后在众人急切救火之时他却婆娑而舞,十分笃定地告诉大家:“三年后自然会有人来修!”
这时的王重阳还不是名震天下的一代宗师,在当地百姓眼中,他只是衣着破旧、语言疯癫、行为异常的“王害风”,他的话在别人听来丝毫没有可信度。
但是,王重阳清楚自己此行的结果,为了印证自己,他路过咸阳时去见了以前收下的弟子史处厚,特意留了一幅自画像给史处厚。画上是一位梳髻的道人,背景是悠悠白云下松树葱郁,仙鹤飞舞,意境十分高妙,完全是出尘气象。
赠画的同时,王重阳告诉史处厚:“等我擒得马来,你与他相见就以此为凭证!”
史处厚懵懵懂懂地和王重阳告别,并不知道这一次就是永别。
这一年王重阳55岁,离家修行已有8年,虽然他屡有仙缘,多次得到奇妙指引,他也正像《道德经》所说“是以圣人被褐怀玉”,他衣衫褴褛而道德高深,修行已有所成,可是陕西当地却没有人对他有更深的信仰。
在王重阳的故乡,无论如何都没有人相信,在这位“王害风”邋遢的外表背后,真的会有深不可测的道行与能为。
他只有远行,到遥远的山东去寻求印证。
三、七朵金莲来,万朵玉莲开
1167年四月二十六日,王重阳踏上东行之路,中元节后一日他赶到了山东宁海,然后径直前往范明叔家的遇仙亭,见到了正在那里饮酒的马从义。
马钰的影视形象,图源网络
马从义也就是马钰,当时44岁。马从义从小生在富贵之家,长大后娶妻孙富春,生有三子。妻子贤惠,儿子聪明孝顺,锦衣玉食,马从义的生活原本十分美满。可是让人没想到的是,马从义做了一个梦后找术士解梦,术士告诉他“你的寿命只有49岁!”幸福生活即将走到尽头,马从义难免害怕失落,中元节与朋友相聚畅饮时就很伤感,忍不住借诗句“醉中却有那人扶”发出迷茫的追问。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王重阳突然出现,当众人询问他从哪里来时,王重阳从容答道:“路远数千,特来扶醉人耳!”一句话让马从义十分震惊。
酒席上一番交谈之后,马从义邀请王重阳到自己家中,在家中的南园建造了一座道庵让他居住,王重阳将此庵命名为“全真”。
1168年二月八日,马从义跟随王重阳出家,王重阳为他起名马钰,赐号丹阳子。
王重阳在全真庵居住期间,和马钰同龄的谭玉前来求医:因为喝醉酒睡卧雪中,他得了风痹之症,多处求医问药之后始终没能治愈。
王重阳为谭玉治好了病,谭玉十分敬服,于是拜王重阳为师,王重阳为他起名谭处端,号长真子。
丘处机的影视形象,图源网络
1167年九月,19岁的丘哥前来拜见王重阳,王重阳和他多次交谈之后,喜爱他天资聪颖、慕道诚挚,于是收他为弟子,起名丘处机,号长春子。
1168年二月,26岁的王处一前来,王重阳收他为弟子,赐号玉阳子。
同年三月,28岁的郝升前来追随王重阳,王重阳为他赐名郝璘,号恬然子,他就是全真七子中的郝大通。
1169年春,22岁的刘处玄和母亲一起前来拜见王重阳,王重阳收他为弟子,赐号长生子。
孙富春是马从义的妻子,她虽然很早就和马从义一起见过王重阳,也和马从义一样以师礼对待王重阳,可是她却是全真七子中拜师最晚的一位。1169年五月,50岁的孙富春离别三个儿子,来到金莲堂拜王重阳为师,王重阳为她改名孙不二,号清静散人。
至此,全真七子全部拜在王重阳门下,正应了当年“七朵金莲结子”之数。
王重阳在山东期间,在宁海、登州、莱州三州吸引数万信众,恰应当年“万朵玉莲绽放”之意。
四、西归
1169年十月,王重阳带领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四名弟子,准备西归故乡陕西。
1170年正月,58岁的王重阳病倒在汴梁王氏旅舍。看到弟子们关切地围在床前,王重阳缓缓说道:“昔日我曾遇见两位仙师,他们留下秘语:‘九转成,入南京,得知友,赴蓬瀛。’现在,我就要赴约而去了。”
四位弟子既惶恐又难过,询问师父还有什么话要留下。王重阳说道:“我想说的话三年前就已经题写于墙壁上了:‘地肺重阳子,强呼王害风。来时随日月,去后任西东。作伴云和水,为邻虚与空。一灵真性在,不与众人同。’‘害风害风旧病发,寿命不过五十八。两个先生决定来,一灵真性诚搜刷!”
王重阳仙逝后,四位弟子继续西行,他们先是在咸阳见到了史处厚,然后拿出了师父留下的那幅《松鹤图》。史处厚仔细对照后,笑道:“当时师父留下此图,没想到果然有今天!”
马钰四人最后来到终南刘蒋村,将师父归葬于此。昔日的活死人墓遗迹仍在,他们将其修葺一新,然后在这里为师父守墓三年。
丘祖西行,图源网络
五、结语
王重阳虽然在山东居住了不到三年时间,但是他的思想不仅影响了全真七子,更影响了后世无数修行者。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后来更是以74岁高龄远赴中亚,劝说成吉思汗“止杀”,成就了“一言止杀”的千古佳话。
真实历史上的王重阳,虽然没有华山论剑的江湖传奇,却有着更为深刻的人生转变和思想创造。从功名失意的儒生,到创新性的宗教领袖,他的人生轨迹,本身就是一部追寻生命真谛的传奇。
(全文完)
参考资料:《金莲正宗记》、《金元全真道教史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