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编辑室
新书上架
《中国旅游研究院博士后文库》项目由中国旅游研究院资助,将旅游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的出站人员的优秀研究成果集结成书,以此推动旅游学术研究高质量发展。
![]()
项目自2020年启动,截至目前已出版《社交媒体情境下的旅游打卡行为研究》等8种书目。
《社交媒体情境下的旅游打卡行为研究》是《中国旅游研究院博士后文库》最新出版的图书。
图 书 基 本 信 息
![]()
书名:社交媒体情境下的旅游打卡行为研究
作者:陈义涛
书号:ISBN 978-7-5032-7584-5
定价:48.00元
内 容 介 绍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旅游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中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支柱产业之一。在这一背景下,游客的行为模式与消费需求呈现出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征,这些变化不仅为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同时也对旅游学科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旅游打卡现象作为近年来迅速兴起的一种新型旅游行为模式,因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与鲜明的时代特征,已成为旅游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其核心内涵可界定为:游客在特定的旅游目的地或标志性景观前进行拍照、录制视频等行为,并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Instagram、微信朋友圈、抖音等)进行分享与传播,以此记录与展示个人的旅行经历与体验。这种行为模式不仅体现了当代游客对个性化表达与社交认同的追求,也反映了数字化时代下旅游文化与社交媒体的深度融合。从本质上讲,旅游打卡现象是传统旅游行为与现代社交媒体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既是对传统旅游体验的补充与拓展,也是数字化时代下旅游文化创新的重要表现形式。
本书的研究的主要结果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研究一揭示了旅游打卡的两条实现路径,分别为由打卡地外在特征驱动外在动机的外在驱动路径,以及由打卡地内在特征驱动内在动机的内在驱动路径。不同驱动路径触发了个体不同的展示策略,具体体现在展示范围和美化程度上。
其次,研究二聚焦于网红景点信息来源的两个关键特征,即微信朋友圈的可信性和微博旅游博主的专业性,探讨了其对游客旅游动机和旅游意向的影响机制。研究二明确了旅游打卡行为的实现路径,论证了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在旅游打卡中的多重中介作用,为旅游行为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同时,该研究也为旅游目的地的信息传播策略提供了实践指导,强调了社交媒体平台特征与游客心理动机的交互作用在旅游决策中的重要性。
最后,研究三系统考察了旅游者在景点打卡过程中,打卡地特征、打卡动机以及打卡意愿之间的路径关系,构建了旅游打卡的影响机理及行为路径模型。研究结果证实,打卡地特征会通过唤起个体的不同打卡动机,进而影响其打卡意愿。该研究也为新式旅游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实践指导,强调了打卡地特征与游客心理动机之间的动态关系在旅游体验设计中的重要性。
本书通过三个相互关联的研究,系统探讨了旅游打卡现象的驱动路径、循环机制及其影响机理,构建了完整的理论框架与实证模型。研究不仅揭示了旅游打卡行为的内在逻辑与动态过程,还为社交媒体背景下旅游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与方法论启示。此外,研究所得结论也为旅游目的地的营销策略、信息传播策略以及体验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指导,为新式旅游模式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
目 录
![]()
![]()
内 文 展 示
![]()
![]()
![]()
![]()
![]()
![]()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购买
当当网
京东网
官方微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