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揭印巴空战中印度的旧伤疤,多架战机被击落的谜团背后,谁在隐瞒真相?中国歼-10C隐形利剑锋芒毕露,却为何国际市场沉默三月?军售暗战一触即发,五代机阴影下,四代半之王如何杀出重围?
特朗普从来不甘心让新闻头条安静太久,就在印巴冲突平息三个多月后,他再度抛出“战争调解人”的身份,并刻意提及一件事,他称,在这场空战中,至少7架战机在空战中被击落,还暗示“有人隐瞒了真相”。
特朗普的“旧事重提”绝非一时兴起。早在7月,他就公开宣扬自己“阻止了印巴核战”,并强调“5架飞机被击落”。
![]()
这次他更进一步,把数字提高到7架以上,语气意味深长。
这番话看似随意,实则精准踩中了印度的痛处。回顾今年5月初的那场空战,印巴双方各执一词,巴基斯坦声称击落5架印度战机,印度则反击称自己也成功击落巴方军机。
真相至今成谜,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反对党领导人拉胡尔·甘地曾借此向莫迪发难,要求“公开真相”,但政府始终避而不谈。原因不难理解,如果承认多架战机被击落,将在国内和国际舆论面前颜面尽失。
当然,特朗普一向说话没分寸,此次突然改口,也是为了通过放大印度的尴尬局面,迫使莫迪政府在贸易和关税问题上做出让步。
印度究竟会不会妥协尚未可知,但通过特朗普一番卖力宣传,中国战机,将再次被全世界瞩目。尤其恰逢中国大阅兵的关键节点。
直到现在,外媒和西方国家依旧执着于要搞清楚,歼-10CE究竟是怎么击落印度阵风战机的。
已知,在空战中,巴基斯坦使用了中方提供的技术和装备。外媒基于此展开分析,称歼-10CE的隐身性能和超视距打击能力是印军预警机未能及时发现巴方行动的关键原因。
![]()
根据国际防务媒体“Defence Security Asia”的分析,从技术层面看,歼-10CE早已不是昔日被戏称为“中国版F-16”的型号。
歼-10CE战机完成了从依赖俄制发动机到全面国产化的蜕变,搭载的涡扇-10B发动机和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超过200公里)已达到四代半战斗机的顶尖水平。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半隐身设计,通过对进气道、座舱等关键部位的优化,雷达反射截面积比传统四代机降低了一个数量级。
这意味着,在与印度“阵风”战机的模拟对抗中,歼-10CE完全可以凭借先敌发现、先敌攻击的优势占据上风。
印巴空战后,外媒一度觉得,歼-10CE将会凭借此战绩彻底打开出口之路,但尽管拥有实战光环和技术优势,歼-10CE的出口之路并未因此一帆风顺。
尽管歼-10CE单价仅约6000万至8000万美元,这个价格,还不到欧美同级别战机的一半,且已有实战验证,但截至目前,除了巴基斯坦的订单外,尚未出现新的出口签约。
此前被看好的埃及订单也陷入停滞,原因并非产品竞争力不足,而是源于两大现实因素:一是军售决策周期漫长。
![]()
像战斗机这类战略装备的采购,往往涉及国内预算审批、地缘政治平衡和长期维护体系构建,哪怕客户有意向,从谈判到签约也需以年为单位时间。
巴基斯坦当年决定采购歼-10CE,就是在印度接收“阵风”战机后经过长达一年的权衡才落定。
二是被另一款战机抢了风头,这款战机就是中国的五代机歼-35。
对中国军工体系而言,歼-35即将出口的消息已引发多国关注。对于埃及、沙特等有实力且寻求地区技术优势的国家来说,直接采购具备隐身能力的五代机显然比四代半更具战略意义。
甚至有迹象表明,部分海湾国家可能通过资金支持的方式,推动地区盟友采购更先进的中国战机以对抗F-35的垄断。
这说明,中国高端装备出口正在面临的“幸福烦恼”:技术迭代太快,反而让上一代产品陷入尴尬。
![]()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歼-10CE没有出口机会。从长远看,歼-10CE的价值或许不在销量本身,而在于它为中国军工品牌建立的技术信誉和体系验证。
它的航电架构、武器配置和隐身设计经验,正在为歼-35的出口铺平道路。就像韩国K-9自行火炮在首次出口土耳其后沉寂十余年才迎来爆发一样,军贸市场的规律从来不容忽视。
过去,法国的“阵风”是很多国家的首选,认为能够抗衡美国的战机。但印巴空战彻底颠覆了全世界的认知,也让中国战机被全世界认可。
其实,对于中国而言,军售不是首要,无论是歼-10CE,还是五代机歼-35,传递的信号是一样的,那就是中国日益强大,足以应对外界的一切威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