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往往面临更多的慢病影响和健康问题,药物调理治疗,进行相关疾病的预防,也是很多老年人维持健康的重要干预措施。但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身体机能的变化,肝肾功能的下降等因素影响,用药期间发生风险的几率也比中青年人要更高。
也正是因为如此,对于老年朋友保护健康来说,一直要强调药物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在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尽可能少,尽可能安全的药物,进行疾病的缓解改善预防,才是正确合理的用药方式。
早在2023年,美国老年人医学会(AGS)就发布了针对老年人各类健康问题,识别不适合使用相关药物的Beer 标准,该标准目前仍然是临床上用以参考的重要文件之一,今天的这篇文章,我们就结合这项标准中的相关内容,为大家总结老年人不宜长期服用的6类常见药物。
苯二氮卓类药物
苯二氮卓类药物是传统的镇静催眠药物,其中的地西泮(俗名)安定,经常会被很多老年人用于改善焦虑,失眠等问题,此外还有劳拉西泮,三唑仑,氯硝西泮等药物,此类药物不但用于改善睡眠障碍问题,也是治疗焦虑症,抗惊厥的临床常用药物。
老年人是发生睡眠障碍、焦虑症的高风险人群,也有很多老年朋友会选择苯二氮卓类药物进行改善,但此类药物可能带来的用药风险,往往也是巨大的。苯二氮卓类药物具有针对中枢神经的镇静催眠作用,会加大白天嗜睡,跌倒骨折的风险,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跌倒后发生骨折,往往会成为“人生中的最后一跤”,而药物因素带来的这种风险,却往往会被忽视。
对于一些高龄的老年人,长期服用此类药物,还会逐渐损伤认知功能,导致逐渐变得“越来越糊涂”(谵妄),这种药物带来的认知功能障碍风险,也值得特别关注。
此外,此类药物还具有成瘾性和依赖性,一旦停药,会带来停药反弹的问题,加大焦虑症、失眠症的严重程度,这种长期用药带来的药物依赖风险,也是值得注意的。
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如果有失眠、焦虑等问题,也要避免长期服用此类药物,如确需用药,应尽量选择短期使用或替代疗法。
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
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主要是名字里带有“拉唑”的各类药物,很多朋友常用的奥美拉唑,艾司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等,都属于此类药物,是临床时用于治疗胃酸分泌过多引发的多种不适症状或消化道溃疡问题的常用药物。
有不少老年朋友,都有这样那样的消化道疾病问题,也经常会出现胃酸分泌过多的问题,因此拉唑类药物也成了他们离不开的“长期用药”,但实际上,长期使用此类药物,也会带来诸多的健康风险。
长期服用拉唑类药物会影响胃酸正常分泌,进而影响多种营养成分的吸收,因此,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药物的老年人,会有更高的骨质疏松(缺钙、镁),神经病变,贫血(缺维生素B12)风险,此外,研究还发现,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还会加大肝癌等消化系统癌症的发生风险。
因此,对于拉唑类药物来说,除非是一些必要情况,如巴雷特食管炎,服用抗凝药物保护胃黏膜等情况,一般都不宜长期一直吃,严格遵医嘱按疗程短期服用,才是更安全的用药方式。
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及阿片类药物
疼痛是老年人的常见问题,腰腿痛,关节痛,神经痛等问题,困扰很多老年朋友,而在止痛治疗方面,阿片类药物,以及布洛芬,萘普生等非甾体抗炎药物,也是经常被长期使用,用于缓解疼痛的常见药物。
阿片类药物长期服用,不但会形成药物依赖,还会加大严重便秘,跌倒,认知损伤风险,而非甾体抗炎药物长期服用,则会增加消化道出血、肾功能受损的风险,一些高选择性的非甾体抗炎药,还有可能会加大心血管疾病风险,因此,都应该尽量避免长期一直使用这些药物。
如可能,老年人应该尽量选择外用的非甾体抗炎药物或其他的神经痛缓解药物,如必须用药,尽量短期使用,尽量避免长期一直吃此类药物。
抗生素类药物
老年人,特别是一些老年女性,会有反复发作的泌尿系统感染问题,这正是因为如此,有些老年朋友会通过长期服用抗生素来预防感染问题,但这样做的风险,却往往会被忽略。
长期服用抗生素,一方面会造成一定的耐药风险,如果出现耐药菌感染的问题,反而会面临无药可用或必需使用副作用巨大的抗菌药物治疗的用药难题,另一方面,目前的抗生素都具有广谱抗菌作用,长期服用会对肠道菌群造成损伤,进而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甚至会对免疫力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对于抗生素类药物来说,应该短期对症按疗程足量使用,但不宜为了预防疾病而长期服用。
传统抗过敏药物
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出现过敏、瘙痒等问题的几率会逐渐减少,但也有不少过敏体质的老年朋友,为了抗过敏,会选择长期服用苯海拉明,扑尔敏等抗过敏药物。
此类药物属于第一代的抗组胺药物,具有较强的抗胆碱能作用,会带来嗜睡,口干,尿潴留,跌倒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因此,也是不宜长期服用的药物。
对于老年人的过敏瘙痒问题,一方面可以考虑选择新一代的抗过敏药物进行改善,另一方面也要排查病因,针对引发瘙痒的具体原因是对症治疗,而非出现瘙痒就吃抗过敏药物。
抗抑郁药物
老年人由于社交活动减少,生活中遇到悲伤事件(如失去伴侣等)的几率也增加,往往也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但对于抑郁问题来说,治疗抑郁症的相关药物,老年人群还是应该慎用。
特别是三环类的抗抑郁药物,如丙咪嗪,阿米替林,多塞平等,此类药物具有强烈的抗胆碱作用和交感副交感神经阻滞效应,会带来心室传导阻滞、跌倒,认知功能恶化等重要风险;而帕罗西汀,氟西汀等SSRI药物,则可能会带来老年人低钠血症,出现风险增加等副作用,都应该慎用,也要避免长期服用带来累积的用药风险。
总而言之,对于老年人来说,选择使用药物时,特别是对于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需要采取更加审慎的态度,除了要考虑药物本身的长期应用风险之外,还要考虑在多种共病条件下,老年人合用多种药物的可能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风险。
希望这篇文章对于老年朋友的合理用药能够有所帮助,也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分享,让更多人看到更靠谱的健康科普知识。
参考文献: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2023 updated AGS Beers Criteria® for potentially inappropriate medication use in older adults. (2023), JAGS.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