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在我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1年后,另一支红军队伍也踏上了征程,这就是红25军。这支军队先后两次反围剿成功,建立了鄂豫陕边区根据地,这也是长征过程中我党建立的唯一一处稳定的根据地。而且红25军的兵源发展到3700余人,加上留守边区的2000多人,成为我军长征时期成长最快的部队,这一切成就都离不开一个人:有“第一虎将”之称的刘震将军。
刘震,1915年出生于湖北孝感,由于家乡紧邻苏区,在红色革命思想的影响下刘将军很早就投身了革命事业。他先加入当地农协帮助老百姓们争取自由和权利,为巩固我党基层组织还创建了乡赤卫队,1929年他正式加入红军。虽然这个时候他只有15岁,但身手不凡,极有胆识,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敌人,他都毫无畏惧颇有大将风范。
1932年红4方面军主力撤离了鄂豫皖地区后开始重新组建了红25军,当时入党不久的刘将军所在的特务4大队被改编为红25军的手枪团。1934年5月,红25军在徐海东的带领下奉命进攻罗田县,刘将军身先士卒第一个冲入敌人大本营,让敌人仓皇失措落荒而逃,刘将军缴获大量金钱物资,还占领了军火库。
在经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后,1946年的刘将军已经和老战友吴法宪组建了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刘将军为司令员,吴法宪为政委。此时的刘将军早已是闻名全军的猛将,虽说打仗有一套,但他很尊重政委的意见,几乎每次作战前都会找吴法宪商议配合,这让第二纵的战斗力大大提升,成为了一支能打硬仗、恶仗的队伍。
二纵是四野中的绝对主力,参加了四平保卫战、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众多大战,几乎解放浪潮下的每个战场上都能看到二纵和刘将军的身影。根据统计,刘将军率领的二纵是整个四野部队中歼敌数量最多,战功最卓著的。
刘将军从投身革命开始一直到抗美援朝结束,全部坚守在战斗的第一线,他信仰坚定,作风过硬,是我军功勋卓著的杰出高级指战员。1955年新中国第一次评授军衔时,刘将军被授予上将军衔,当时他只有40岁。值得一提的是,刘将军的3个儿子也全部投身国防建设,其中2位还分别成为了中将和少将,可谓一门忠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