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可能老祖宗都没想过,这年头连给娃取名都卷成修罗场了。
山东某小学新生名单一曝光,直接把“子涵梓萱”时代拍死在沙滩上。
扶苏、知潼、邕熙、鹿鸣……一个个跟从《诗经》里抠出来的名字。
不少网友直呼:又一批烂大街名字要席卷而来了。
毫不夸张的讲,看到这些名字,估计家长们怕是把字典翻烂了才憋出这些字,生怕自家娃的名字在班里不够“出圈”。
看着新一代的孩子们名字个个都是非常的充满诗意,充满含义。
大家也都是感叹到现在那可真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标签,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取名方式。
可能对于上世纪父辈那代人来说,他们的名字好像就跟批发的一样。
只要是个男的,那他的名字里面80%都含有“国”“民”“勇”“强”。
但凡现在在一个老小区里面随便喊一声建国。
那说不定就能有三五个大爷同时回头。
而那个时代的女性的名字,那更是必然带着非常有女性特征的字眼。
“娟”“秀”“芳”,放到现在,说不定一个广场舞动物里面就有一少半能够叫桂英。
对于那一代人来说,他们的名字并没有什么太多的美学追求。
因为他们只想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绑在一起,那样看起来就足够光荣了。
但是如果再往前推几十年的话,我们就会发现。
“贱名好养活。”这句话在那个时代成为了取名的标准。
“狗蛋”“二丫”这类的名字那可以说是随地可见。
因为在老一辈人眼里,他们的名字阅读,那么孩子就能够扛过很多大灾大难。
毕竟那个时候的父母根本没有闲心去琢平仄对仗,相较于名字听着好听,能够让孩子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
可是现在倒好了,给孩子取个名字造成了加上文化水平的公开考试。
一个名字里面不仅要生辰八字合得来,五行数理,那更是得配得上。
要是能够再从唐诗宋词里面发点典故,那这个名字才算是有点底蕴。
可能对于新一代的家长们来说,取名焦虑早已经到了魔怔的地步。
有位妈妈为给娃取名,硬是把《楚辞》《诗经》啃了三遍,最后定下“邕熙”二字,结果幼儿园老师每次点名都得先查字典。
更有甚者请“大师”算卦,花八千块买个“五行缺金”的名字,就为了娃将来能考清北。
这种内卷直接催生了新的“取名鄙视链”:带生僻字的看不起用常见字的,有典故的看不起直白的,三个字的看不起两个字的。
在一个育儿论坛上,有人晒出“甯祤辰”这个名字,底下一堆人吹捧“有文化”,可这仨字连搜狗输入法都得翻三页才能找着。
可笑的是,有些家长为了显得有格调,硬是把名字往拗口里整。
“知潼”听着挺文艺,可叫快了像“直通”。
“鹿鸣”取自《诗经》“呦呦鹿鸣”,但搁东北话里听着像“路明”,反倒成了导航提示音。
除了那些翻遍历史书和唐诗宋词起了个名字之外。
还有一些孩子的名字也称得上是标新立异了,可知道孩子走入社会之后,这些名字简直就是行走的笑话。
“苟冬溪”这名字,光看字面挺诗意,可连读三遍就成了“狗东西”,这孩子怕是从小被嘲笑到大。
还有一些家长就是爱往那些古诗词里钻。
但是大多数却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
就拿“扶苏”这个名字来说。
他确实也是秦始皇长子的名字,但是这位公子最后的下场却并不是太好。
虽然说这个名字放在现代,听起来确实是非常有诗意,并且不长的高级。
可是这寓意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吗?
还有一些家长,就喜欢搞些生僻字给孩子当名字。
也确实是非常的好听,但是写起来确实是非常的难。
估计老师在写名字也会崩溃的,原本写全班名字就比较复杂,更别说耗时写生僻字了,直接任务量加重!
甚至有的名字连一些老师都不认识,每次给老师交名单的时候,在家孩子的名字上面还要顶着一行拼音,这不就是在自找麻烦吗?
其实家长们现在在取名上较劲儿,本质上还是心里太过于焦虑了。
大家都想着自家的孩子有一个好名字的话,那么在上学期间就能够被老师记住,从而能够被特殊对待。
说白了还是生怕自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但是名字他终究只是个代号,一个名字虽然蕴含着家长对孩子的期待,但是这事并不能来确定孩子的一生。
如今毫不夸张的讲,这一代的孩子一部分的名字都已经美出了新的高度。
也早就不是咱们所想的“子涵”“昊然”的时代了。
可是,家长们却也应该想想,孩子们的名字一个个美的不相上下。
但是孩子却跟名字不太搭配。
与其说在取名上面费心思,家长还倒不如多花点时间陪孩子读读书。
毕竟到时候就是单位看的又不是名字,而是简历。
朋友们交往也是看人品,不看字的笔画数。
这些名字虽然好听,但是孩子自身也应该要有撑得起这个内涵的文化水平。
虽然说现在孩子们的名字确实是比较好听,但是起名这件事也着实是该回归到最平凡本真的情况之下。
一个名字不能确定人的一生。
而给孩子取名关键的还是好听好记,不闹笑话。
只要避开那些特别土或者说特别容易出现谐音的字眼。
如此一来,孩子们皆能以昂首挺胸之姿,从容且自信地走过漫漫人生旅途。。
而有些家长会说这写的名字都是家长寄予孩子的厚望。
可是决定一个人人生高度的,从来不是名字的复杂度,也不是一个名字背后的文化底蕴。
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正直善良,培养孩子的能力和底气。
虽然说名字是父母给孩子的第1份礼物,但是这份礼物的价值终究是要靠孩子自己去实现。
取名这件事,是一件大事,因为这将伴随着孩子的一生。
取名这件事也是一件小事,因为它决定不了孩子的一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