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80 周年阅兵式临近,日本近期的军事动作引发关注。据路透社 2025 年 7 月 15 日报道,日本外务省此前向东南亚 3 个国家发送外交照会,提及 “中国抗战纪念活动不应与地区安全议题绑定”,试图间接影响各国参与态度;而在 2025 年 2 月,日本防卫省通过官方网站首次公开 “岛屿防御用高速滑翔弹”(HVGP)第二次试射画面,选择在 93 阅兵前夕再次通过媒体重播该画面,敏感时间点的高调操作,引发外界对其意图的猜测。
这款由三菱重工主导研发的武器,日本防卫省在《防区外能力项目情况推进报告》(2024 年版)中明确标注:早期装备型 HVGP 采用两级固体燃料推进器,最大射程 900 公里,飞行速度超过 5 马赫,末段可通过姿态调整实现机动变轨,官方定义其用途为 “应对离岛冲突时的岸基反舰作战”。
但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雅虎新闻 2025 年 3 月发布的民间军事分析指出,HVGP 的升级型号 “性能向上型” 正处于技术验证阶段,该型号计划采用乘波体弹头设计,有推测认为其射程或达 3000 公里,“部署在北海道可覆盖中国台湾及大陆东部沿海”—— 不过这一数据并非日本防卫省官方发布,其《2024-2028 年度防卫力量整备计划》仅提及 “性能向上型预计 2030 年代前半期服役”,未明确射程参数。
不过从技术本质来看,这款武器与真正的高超音速武器仍有差距。中国航天新闻的专业分析显示,HVGP Block1仅具备基本的再入控制能力,本质上属于常规中程弹道导弹,其弹头采用轴对称单锥体构型,与中国东风-17的乘波体设计存在代际差距。
尽管日本宣称该导弹可打击包括航母在内的大型水面战舰,但公开资料显示其"海上破坏者"战斗部的末段导引技术尚未经过实战验证,而发射车采用的8×8高机动卡车在越野性能和快速部署能力上,也明显落后于中国东风系列导弹的专用发射平台。
日本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的布局并非一蹴而就,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通过"希望"号航天飞机等项目积累相关技术。
2017年,防卫装备厅在预算文件中正式提出"岛屿防卫用高速滑翔弹技术研究"项目。
2019年将其分为"早期装备型"和"性能向上型"两类加速推进。
2024年,日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太平洋导弹测试中心进行了4次试射。
2025年2月首次官方公开试射画面,计划2026年开始部署,形成初始作战能力。
这种研发节奏与日本军事战略的转型紧密相关,2014年安倍政府通过修改宪法解释解除集体自卫权限制,为进攻性武器发展打开了政策缺口,而HVGP的部署正是这一战略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日本在远程作战能力建设上动作频频,除HVGP外,日本已确定引进美国"战斧"巡航导弹,还在升级F-35A战斗机搭载JASSM-ER空射巡航导弹的能力。
根据新版《防卫力量整备计划》,日本将成立两个HVGP导弹大队,分别部署在九州和北海道——前者靠近东海,后者直面北太平洋,形成对周边地区的战略威慑。
更值得警惕的是,日本正在建造两艘可搭载远程反舰导弹的万吨级宙斯盾舰,并与英意联合开发第六代战斗机,这些举动都远超"专守防卫"的范畴。
面对日本不断突破战后国际秩序约束的行为,国际社会保持高度警惕。
日本宪法第九条明确规定永久放弃战争权,但近年来通过修改宪法解释、增加防卫预算等方式,逐步架空和平条款。
历史已经证明,军国主义道路只会给地区带来灾难。中国即将举行的93阅兵,并非针对特定国家,而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展示维护和平的决心与实力。
正如军事专家在分析HVGP时所指出的,判断一种武器的性质不能只看名称,更要看其性能和部署意图。
日本将射程3000公里的导弹命名为"岛屿防御用",这种命名上的欺骗性难以掩盖其扩张野心。
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特殊时刻,各国更应警惕任何形式的军国主义复活,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