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分主流和非主流,从业艺人分为体制内和体制外,也有人喜欢用低俗和高雅去划分相声作品!
殊不知,相声也有有趣和无聊的分别,在无聊的相声中,歌颂式相声最让人厌恶。
新疆啊新疆,我的故乡, 北京啊北京,我的故乡,乌鲁木齐啊乌鲁木齐,我的故乡,这个包袱想必很多人都听过,他来自德云社班主郭德纲。
老郭的这个包袱意在讽刺主流相声演员引以为傲的歌颂相声,而这种相声作品集中在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本以为几十年后,不会再有专业的相声演员用这样简单的包袱取悦观众,现实再次给所有人泼了一盆冷水。
今年的暑假,前曲协主席姜昆很忙,他忙着各地演出,品尝各地美食。
你可以不喜欢姜昆的相声作品,甚至不喜欢他这个人,但绝对否认不了姜昆对中国相声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至少在那个娱乐活动并不丰富的年代里,他说的相声作品陪伴了无数人成长。
其实以姜昆的能力,只要他沉下心来搞创作,还是可以写出一些不错的包袱的。
可人家偏偏不走寻常路,拿着几十年前的包袱就走上了昌吉和塔城的演出舞台。
在塔城演出时,姜昆笑着说道:要想长得美,多喝塔城水,要想长得帅,多吃塔城菜。
几日过后,姜昆又带队来到了新疆昌吉,站在他身旁的依然是塔城演出时的搭档戴志诚,这一次姜昆说道:要想长得美,多喝昌吉水,要想长得帅,多吃昌吉菜,要想消消瘦,多吃昌吉肉!
不黑不吹的说,这样的包袱,别说是姜昆这样出道几十年的著名相声艺人,就是随便找一个初中生都能写出来吧?
身为前曲协主席,姜昆没有引领主流相声圈更上一个台阶,我们理解,毕竟每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姜昆高举反三俗大旗打压小剧场,我们接受,因为三俗相声是不对的,肯定要取缔!
但既然拿着国家给的经费带队慰问演出,是不是应该对得起国家?对得起台下来看演出的观众?从他创作的相声作品来看,显然没有达到外界的预期!
站在一名相声爱好者的角度,我们最讨厌的其实就是套路化相声,公式化相声,姜昆通过家乡慰问的方式让更多老百姓接触到相声,他的初心是好的,但过程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正如郭德纲所言,如果有一天相声都不搞笑了,那就太搞笑了,在这个行业再次走向没落之前,我们希望姜昆能够弄清楚相声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不要再出现类似“要想长得美,多喝昌吉水,要想长得帅,多吃昌吉菜”这样的包袱,真的很无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