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大家最关心的,就是乌克兰独立34周年那天,泽连斯基把中国的贺信公开了,还特意用挺客气的语气说谢谢。可就在没多久前,他还说不用中国当安全担保国,甚至说中国在战争这事上“不公正”。前后态度变得这么快,不少人都觉得突然。好多朋友问我这到底咋回事,我把公开消息和各方说法都捋了一遍,想用最实在的话,把这事讲明白。
中国外交部已经确认了,赶上乌克兰独立34周年,中方向泽连斯基发了贺信。对外说得很清楚:中方愿意在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下,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
别看这话短,里头门道不少。一是咱们态度没改,中国还是老路子:不选边站、不添乱,一门心思劝和促谈。二是就算现在打仗,中国对乌克兰的尊重也没断,搁现在这个时候,这挺难得的。好多国家一碰到事儿就挑立场、贴标签,中国没这么干。就冲这一点,泽连斯基把贺信晒出来、跟中国说谢谢,算是懂分寸。
再说说泽连斯基为啥像“变了个人”。他现在的处境,外人都看得明白。战场拖得太久,消耗特别大,国内压力不小;外面给的援助,时好时坏;欧洲那边,连要不要派所谓的“维和部队”都吵成一锅粥;美国虽然话多、也有动作,但都特别谨慎。这个时候,能多一个“能聊上话”的对象,对他来说肯定是好事。
之前他说“不需要中国担保”,话说得挺硬气,可也等于把往后接触的门自己关上了。现在把话软下来,强调“相互尊重”“长期对话”,其实就是给自己留条路。不少人觉得这是“变脸”,我倒觉得,这是“回到现实”。打仗不是靠喊口号,外交也不是靠说句气话就能解决的。把话说软点,把门留开点,反而好办事。
这次贺信的时机也关键。拉夫罗夫刚说过,普京不会为了“合个影”就见面,谈协议的人还得有“合法身份”。这话给基辅的压力可不小。中方在这时候递上一封礼节到位、分寸刚好的贺信,等于告诉外人:中国还在和乌克兰正常沟通,不会因为谁一句话就断了联系。至于有人想把中国拉到哪一边,这些年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再说说欧洲那边。媒体传得挺热闹,说要派“维和部队”,法国、英国说愿意,德国内部吵来吵去,希腊直接说没这计划。这套争论听着挺热闹,实际没怎么推进。要知道,维和这事儿,说到底得满足几个条件:先得有停火的苗头,再得有明确的授权,还得两边都基本认可。不满足这几条,维和就是空话。这种情况下,有人想“拉上中国”当“提高可信度”的捷径,想法能理解,但不现实。
中国要是真掺和进去,要求会更高、责任更重,万一出点差错,舆论压力得翻好几倍。反而现在这样,稳住节奏、做好对话、减少误会,才更有可能见效。
不少人关心安全担保的事。所谓担保,不是嘴上说说“我保证”就行。得有明确的承诺,有执行的办法,出问题了还得有处理机制。乌克兰想要强担保,就绕不开外部力量真刀真枪介入,可俄罗斯肯定不接受;俄罗斯想让外部介入少点,乌克兰又会觉得不踏实。两边都不肯退,就卡这儿了。
中国为啥不直接答应当担保国?就是不想夹在中间难做人。中国想的是,先把火压下去,再把人拉到谈判桌前,慢慢恢复信任。听着没那么轰轰烈烈,但这条路走得稳。把局势降下来,才有空间谈更复杂的安排,这思路更像修路,不是堆桥——修得慢,但不容易塌。
说到这儿,泽连斯基的“变”就好懂了,他公开谢中国、强调尊重和对话,当然有做姿态的成分,也有实际的盘算。对欧洲,他是想说:我不光要军援,也在找和平的路子;对美国,是想说:我不光要武器,也愿意配合政治安排;对“全球南方”,是想说:我也愿意跟你们聊。这些话看着是外交辞令,实惠在后面。哪怕只是为以后谈判多准备几把椅子,也比把门锁死强。
反过来,中国要不要接这个态度?你说相互尊重、愿意对话,那咱就坐下来聊实在的——比如经贸合作还能做啥,战后重建哪些领域能接上,人道救助怎么安排,民生供应链怎么稳住,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别动不动给中国扣帽子,也别拿谁的话当筹码。真把这些事做起来,关系自然就回来了。要是还停在嘴上,今天一套明天一套,时间长了谁都难受。这话直,但实在。
俄罗斯这边也得明白个理儿:把中国当“天然担保人”,感情上能理解,但不现实。大国都有自己的节奏和原则,不会为了谁改根本立场。把朋友推到前面扛风险,这不是长久之计。真正该想的,是怎么把对话的路打通,先把最容易闹误会的地方降温。你愿意给对方点缓冲,对方也更可能在某些事上松松手。想明白这个,比动不动喊“要担保”有用。
和平不是喊出来的,是一步一步做出来的。停火不叫投降,对话不叫妥协,信任也不是一天能回来的。现在能做的,就是在最容易出事的地方降温,在最可能达成一致的小事上先动起来。慢慢积累,局面才会松活。对中国来说,把话说平实,把事做好,别争面子,多做实里;对乌克兰来说,少点“情绪发泄”,多点“实际动作”;对俄罗斯来说,少点“试探着绑架”,多点“留余地”。大家都往前挪半步,也比谁都不动强。
泽连斯基这次“态度变了”,是现实压力推着,也有外交上的盘算,这不是坏事,是往对的方向迈了一步。中国会接这一步,但不会跟着跑。能不能把这一步变成十步,得看乌克兰后面咋做,看俄罗斯愿不愿意给点空间,也看欧洲和美国能不能少点表演、多点耐心。战争最后终归要回到谈判桌前,到时候谁早把话说在前、早把路修在前,谁就不会被动。
最后还是那句实在话:中国不站队,但从来没缺席;乌克兰要尊重,更要务实;俄罗斯要安全,也得懂分寸。大家都把劲儿往“稳”上使,这事才有谱。这次的贺信,是个开始,不是结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