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永远不会让中国人进入公司高层!”
仅仅这一句话,让多少中国人铭记于心,奋发图强,不蒸馒头也要争口气!
![]()
明明指着中国人吃饭,30年的时间功成名就后,却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人,难道他们忘了自己的钱是怎么赚到手的?
好在中国人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昔日美国的科技巨头甲骨文也没想到如今能有这般下场,灰溜溜的离开中国市场……
![]()
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正吹拂大地,充满了无限可能。这时候,甲骨文公司带着当时全球顶尖的数据库技术,雄赳赳气昂昂来到了中国。
1989年,这个时间点很有意思,那时我们对“信息化”的概念还懵懵懂懂,而甲骨文的到来可以说是是给这片急需升级的土地,送来了一把开启现代化大门的金钥匙。
![]()
那时候的甲骨文,简直是中国企业和政府部门的“香饽饽”。因为它们家的数据库,稳定、高效,能把海量数据管理得井井有条。
你可以把它当成那个年代的“操作系统”,没有它,很多重要的业务根本跑不起来。
所以,甲骨文很快就在中国市场站稳了脚跟,甚至可以说是呼风唤雨,一度占据了国内数据库市场90%以上的份额。用垄断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
然而,谁都没想到,这个甲骨文的创始人拉里·埃里森,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他骨子里透着一股子美国人的傲慢劲儿,当甲骨文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他内心的优越感也膨胀到了极致。
特别是2010年前后,他在内部会议上,居然公开宣称:“我们不需要培养中国工程师,他们只需要会操作就够了。”
![]()
不得不说,这番话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股子轻蔑劲儿,这简直就是明晃晃的觉得我们中国人休想肖想它们的核心技术,门儿都没有!
果然,它们是这样说的,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在甲骨文的中国研发中心,咱们的工程师们,即便再优秀,也只能被安排一些打杂、维护的活儿。
那些真正核心的、高大上的代码编写、架构设计,通通都由老外把持着。
![]()
然而当我们中国的工程师,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愣是捣鼓出了一个能把系统性能提升30%的电商优化方案,兴高采烈地申请晋升时,得到的回复居然是:“华人不适合管理岗位。”
甚至就连他的研究成果,最后也竟被光明正大地挂在了美国同事的名下。
所以,这已经不单是技术上的歧视,更是人格上的侮辱!你说这种事情放谁身上能忍?
![]()
然而这还不算过分的,更过分的还在后面!
甲骨文不光对自家中国员工这样,对中国的客户,那也是一副爱用不用,不用走人的霸道姿态。
他们的软件许可费,高得离谱不说,还得强制捆绑各种服务。
每年,你得乖乖地掏出合同金额20%的服务费,这就是坐着收钱啊!你想想,一家大企业,用甲骨文的服务,一年几十万上百万的交,十年下来,动辄数千万甚至上亿。
![]()
中国联通就是很好的例子,当时因为系统升级没用甲骨文指定的团队,结果直接被罚了6000万人民币!
联通的高管亲自飞到美国去求情,可埃里森一句冷冰冰的必须听我的,就把人家给打发了。
这不就是店大欺客,把你吃得死死的,还让你有苦说不出。
![]()
当时的中国企业,真的是被掐住了脖子,一边是甲骨文的傲慢和高价,一边是业务对数据库的强烈依赖。这口恶气,憋在心里,越憋越深。
但是,历史告诉我们,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股憋屈的怒火,终于在2008年被彻底点燃了。
当时的阿里巴巴,也是甲骨文的大客户。当时一张服务账单从800万突然涨到了2000万,这可把马云给气坏了!
他直接拍了桌子,斩钉截铁地撂下一句话:“我们自己搞一个!”
![]()
这可不是句空话,阿里的王坚博士,他带着一支研发团队,憋着一股劲儿,下定决心要搞出我们自己的数据库。
那段日子,真是苦啊!无数个不眠不休的夜晚,遇到的难题堆积如山。你想想看,在一个被国外巨头垄断了多年的技术领域,从零开始搞研发,那难度可想而知。
![]()
很多人都觉得他们是痴人说梦,甚至内部都有质疑的声音。
但是,他们没有放弃!凭着一股要为中国人争光的信念,王坚博士和他的团队,历时四年,终于在2013年成功研发出了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OceanBase!
OceanBase的诞生,意味着我们中国人,终于在数据库这个核心技术领域,打破了国外巨头的垄断!
![]()
埃里森曾经苦心经营的技术壁垒,在这一刻,终于裂开了条大缝。这事儿,不仅振奋了整个中国IT界,也让那些曾经看不起中国技术的人,感到震撼。
有了国产数据库的突破,国家层面也迅速跟进。高瞻远瞩的政策出台了,鼓励政府和国有企业优先采购国产数据库。
![]()
一时间,去甲骨文化成了国有银行等关键部门的潮流。你想想看,以前甲骨文能占90%以上的市场份额,现在客户都开始转向国产了,它的市场份额,就跟坐滑梯一样,直线下坠。
到了2019年,甲骨文终于熬不住了,宣布裁撤中国研发中心。900多名中国员工,就这样被“一刀切”地遣散了。其中大部分都是工作了五六年,甚至更久的老员工。
![]()
这些曾经被甲骨文嫌弃的中国工程师们,在离开后,并没有沉沦。
他们带着在甲骨文积累的经验,以及心中的那股劲儿,有的加入国内新兴的科技公司,继续为国产技术添砖加瓦。有的则干脆自己创业,投身到科技创新的大潮中。
![]()
甲骨文在中国市场受挫后,也尝试过自救。还花过280亿美元收购医疗软件公司,想拓展新业务。单最后整合失败,不仅没带来预期收益,反而让它负债累累。
到了2024年,你再看看它在全球云服务市场的份额,区区5%,连咱们中国的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都远远不如。
![]()
这时候,回过头来看看咱们的国产数据库,虽然起步晚,但一直在奋力追赶。达梦数据库、人大金仓数据库等等,在不同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它们的性能,稳定性都在不断优化,跟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小。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选择国产数据库,而这不仅是支持,更是看到了国产技术的潜力和未来。
![]()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段历史,你会发现甲骨文的衰落,其实是必然的!
它的傲慢,歧视,霸道,让它彻底失去了中国客户和中国员工的心。
而中国科技产业的崛起,是我们无数中国科技人,用汗水、智慧和不屈的脊梁,一点点拼出来的。
![]()
这件事也再次让我们明白,支持国产技术,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关系到我们国家未来发展命脉的“大事情”。
可能咱们的国产技术在发展初期,确实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用起来可能没国外那些成熟产品那么顺手。
![]()
但你想想看,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别人,等到关键时刻,就可能像曾经的甲骨文客户一样,被人家牵着鼻子走,连说话的底气都没有。
现在,我们已经在很多领域取得了突破,不再像以前那样完全依赖别人。但我们绝不能满足于此,更不能盲目乐观。
国产数据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持续的关注,耐心和支持。这样中国的科技产业才能真正挺直腰板,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让我们的国家,永远不再受制于人!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