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正午,这是一个让无数中国人铭记在心的时间。
日本天皇裕仁通过广播宣读了一份《终战诏书》。在《终战诏书》中,他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
![]()
日本天皇裕仁通过广播宣读了一份《终战诏书》
无线电迅速将这一消息传到全世界。在重庆、在武汉、在中国大地上的各个角落,人们奔走相告,喜极而泣。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日子。
1949年12月23日,新中国成立后没多久,政务院以8月15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不过,经过慎重考虑,1951年8月13日,政务院发布通告,改将9月3日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这份通告指出:“本院在1949年12月23日所公布的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曾以8月15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查日本实行投降,系在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签字于投降条约以后。故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应改定为9月3日。”
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修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延续这一通告但是说法,继续将9月3日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议,正式以立法形式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这天国家将举行纪念活动。
这项决定不仅是对历史事实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庄严承诺。
那么问题就来了,明明在8月15日,日本就宣布无条件投降了,为啥要将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定在9月3日?
这是因为,国际法角度看,日本天皇的广播声明虽然具有重大政治意义,但尚未完成投降的法律程序。
另外,在中国战场,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敌人并没有完全放下武器,都还在打仗,战争仍然持续了一段时间。
这就像一场比赛,一方已经举手示弱,但还没有在记分牌上签字确认。
真正的法律意义上的投降发生在1945年9月2日。
这天清晨,东京湾上空阴云密布,美国海军密苏里号战舰静静地停泊在海面上。这艘以杜鲁门总统家乡命名的战舰,此刻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
![]()
美国海军密苏里号战舰
上午8时起,各国代表陆续登舰。甲板上放置着一张长桌,上面铺着深绿色绒布。9时许,日本外相重光葵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带领日本代表团登上军舰。重光葵身着晨礼服,手戴白手套,因为早年在中国被炸断一条腿,他步履蹒跚地走上甲板。梅津美治郎则穿着军装,脸色铁青。
9时30分,签字仪式正式开始。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走到话筒前,发表了简短的演说:"我们今天相聚于此,缔结一个庄严的协定,以使和平得以恢复......"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在寂静的海湾上空回荡。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重光葵首先代表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梅津美治郎随后代表日军大本营签字。这时,发生了一个小插曲:重光葵坐下时差点失去平衡,身旁的一位美国军官及时扶住了他。这个细微的举动,仿佛预示着战败国将需要战胜国的帮助才能重新站立。
![]()
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日本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
麦克阿瑟将军以盟军最高司令的身份签字时,特意使用了六支钢笔。他将前两支笔分别赠给了温赖特将军和珀西瓦尔将军——这两位曾在菲律宾和新加坡遭受日军羞辱的盟军将领。这个意味深长的举动,象征着胜利者的宽容与和解。
其他四支笔分别送给美国国家档案馆、西点军校、美国海军学院(也有说是赠与中国代表徐永昌)和他的夫人。
随后,各盟国代表依次签字。中国军令部长徐永昌将军迈着坚定的步伐走上前去,在投降书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这一刻,距离卢沟桥事变已过去8年1个月又3天,距离九一八事变更是已经14年之久。
由于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关系,当签字仪式在东京时间9月2日上午举行时,在中国已经是9月3日凌晨。这个偶然的时差,赋予了9月3日特殊的历史意义。
1945年9月3日,当时的中国政府宣布举国庆祝三天,并将这一天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在重庆,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庆祝活动。
![]()
1945年9月3日,重庆街头,民众欢庆抗战胜利
至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宣告日本帝国主义彻底失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完全胜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