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湖南博主发帖称,这村风真不错,真团结,一位孩子考上兰州大学,全村50户,每户出120共6000元来贺喜,让人真心佩服,没有嫉妒,而是满满的集体荣誉感。
![]()
就这样的村,出来的孩子,将来肯定也不会差,更不会忘了感恩家乡!
根据该博主提供的信息,这是当地村民集资贺金收支单。
![]()
下仁工村廖云慧晋升兰州大学贺金收支单
收入:50户x120元=6000.00元
付出:
①礼金.2980.00元
②烟花,27个x95元=2565.00元
③鞭炮.7个x65元=455元
合计¥6000元
收付两比:6000.00-6000.00=0
从上述清单来看,为了庆祝该村一学子考上兰州大学,每户人家赞助120元,合计6000元支持举办这次升学活动。除去烟花爆竹费用,剩余2980元作为礼金支持学子读书。
针对此事,有网友评论,村民太团结了,也很有温暖,相信孩子以后学成归来,出人头地后,一定会感恩回馈父老乡亲的。
有网友表示,我们村今年不论一二三本,还是研究生,不管公办还是民办,村里一律奖六千元。如果是985或是211可能更高,可惜今年没有。前提是必须本村户口,且是原居民。
- 其实,类似升学庆贺仪式在农村可谓比比皆是。
比如此次广西玉林考生李秋菊,考上北京大学,村里用最热烈的方式为其庆祝,一共动用了28只舞狮,有285人参加,可以说非常隆重了。
![]()
28只舞狮摇头甩尾,鞭炮齐鸣,锣鼓喧天,285人跟着队伍穿街过巷,这简直比过年还热闹!
![]()
不仅如此,整个村一同摆了三十桌升学宴,村委会还当场塞给她一个大红包,四年学费加来回车票全包,现场掌声雷动,这算是把“读书有用”四个字,写进了每个人的心坎里!
![]()
![]()
除此之外,镇村联合起来,连带着今年考上华南理工、华东政法、广西民大、安徽财大的小伙伴也一起戴大红花,村口红榜贴得满满当当,乡亲都说了,咱村风水好,其实靠的是这股子比甘蔗还甜的学风!
再比如,在今年5月5日,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会发布刘强东相关视频,刘强东再次谈及“凑鸡蛋上大学”等话题。
![]()
推文截图在视频中,刘强东称:“当时是因为家里面都很穷,所以村里面最好的也就是鸡蛋了。带了七十六个鸡蛋,然后到了人大。前面一星期为了省钱呢,也就没怎么去食堂,就全部吃鸡蛋一天三餐。”
不得不说,在国人的眼中,还是非常重视教育的。一旦有人考上名牌学府,特别是在农村,通常被视为极大的荣耀。常见庆祝方式包括举办盛大仪式、宴请全村、奖励与支持、巡游表演、特殊待遇及分享经验等。
许多村庄会在宗祠举办庆祝仪式,这是家族和村庄的重要场所。仪式上通常铺红地毯,悬挂祝贺条幅,象征着喜庆和对学子的祝贺。考上名牌大学,比如清北等重要学府的学子通常会佩戴大红花,象征荣誉和成就,有些地方还会有长辈亲自为其戴上大红花,显示对学子的重视和祝福。
而考上的家庭通常会摆酒席宴请全村人,这是一种分享喜悦的方式。在一些地方,酒席规模很大,可能达到几十桌,全村人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宴席上,学子和家人会感谢大家的支持,并与大家共同举杯庆祝。而村里或者家族里以及附近的企业家和老板可能会给学子发放奖励,以鼓励他们在未来继续努力。
还有些村庄,会让学子佩戴大红花乘车游街,乡亲们敲锣打鼓庆祝,向外界展示全村的喜悦。在一些地方,还会请来英歌队等表演队伍,增加喜庆气氛。
值得一提的是,在宗族观念较强的地方,学子可能会享受特殊待遇,如在族谱上描红。
总之,在广大农村如此重视学习升学仪式,这对于其他学子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勉励,对于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起着积极的意义。而对于当事学生本人,在其未来的成长过程中,也会不忘家乡父老,有能力后或也会反哺家乡。最知名的人,莫过于大佬刘强东。
对此,你怎么看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