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又是一年开学季,满怀憧憬的新生奔赴偏僻的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夏官营镇)开启求学生涯,从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到校本部车程50多公里,给学生们进城休闲或者往返校转车都造成了不小困扰。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无论是对学生接触外界、拓宽视野,还是对教师的日常通勤与长期留任,都带来了诸多挑战。兰州大学作为中国知名高校之一,光辉正在逐渐褪色,如果能够在深圳建立分校区,或许能够实现合作共赢!
一方面是兰州大学地域限制,一方面是深圳本土高校资源匮乏,正如网友所说兰州本来就够偏了,还要把兰州大学这块金字招牌弄到更偏僻的榆中县下面乡镇上去。当然兰州大学也在积极探索破局之路,其在深圳设立了研究院,旨在将科研成果与深圳丰富的创新资源深度融合 。但不少人畅想,如果兰州大学能在深圳建立分校区,那将是另一番局面。深圳校区能够吸收更好更多的优秀教师和学生资源。对于教师而言,深圳优质的生活与科研环境极具吸引力;对学生来说,深圳发达的经济、活跃的创新氛围和丰富的实习就业机会,远比偏远的榆中更具魅力。
深圳作为科技之城,本土重点高校教育资源匮乏的现状与城市地位并不匹配。尽管近十多年来,深圳通过独立建设、引进国内外名校合作办学等方式,使高校数量达到17所,但与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仍显不足。在软科排名中,排名最靠前的南方科技大学也仅排32位。深圳对高水平大学的渴望十分迫切,兰州大学若在此建立分校,无疑能填补部分空白,满足城市发展对人才和科研成果的需求。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的成功便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哈工大深圳校区依托哈工大的优质教育资源,在深圳这片创新的沃土上迅速崛起,为深圳的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也提升了哈工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实现了双赢。兰州大学若在深圳建立分校,完全有可能复制这一成功模式。一方面,借助深圳的资金、政策和产业优势,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吸引更多优质师资和生源;另一方面,为深圳的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从现实来看,教育部对高校异地办学有严格限制,兰州大学建设具有办学职能的异地校区已不太可行。但这并不意味着双方不能探索更深入的合作模式。比如加强深圳研究院的建设,在科研成果转化、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加大力度,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平台;也可以利用线上教育资源,建立“云校区”,让深圳的学生和企业能够共享兰州大学的优质课程和学术资源 。
兰州大学与深圳若能突破现有局限,找到契合点深入合作,无论是对于兰州大学突破发展瓶颈,还是深圳完善高等教育布局,都将是一次实现合作共赢的宝贵机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