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的张嘉译,又一次成为屏幕的焦点,新剧《主角》还没正式播出,就因为他和秦海璐的合作,提前引起了观众们的浓厚兴趣。
一听到西北秦腔,那股热血和烟火气就扑面而来。在预告里,他一眨眼、戏台上一跺脚,还是那个让人觉得靠谱的“老戏骨”。
这些年,张嘉译几乎没怎么“断档”过作品:《装台》、《对你的爱很美》、《山海情》……一部接着一部的现实题材热播剧,不仅让他在“叔圈”的地位更加稳固,也帮他积累了上亿的财富。
快到六十了,风光依旧,事业似乎正站在最黄金的阶段,就算现在退休,生活也绰绰有余,吃穿不用愁。
其实很少有人知道,这些年他之所以不断拍戏、频繁亮相,绝大多数不是单纯因为喜欢,也不是只为挣钱,而是在跟病魔作着一场赛跑。
确实如此,张嘉益得了强直性脊柱炎,这玩意儿有人叫它“不死的癌症”,虽说不直接夺命,但它挺难缠,一发作起来就像蚂蚁啃骨头、钻心疼到骨子里一样。
最难受的时候,他连腰都挺不直了,走路都得靠人搀着,出门只能开那辆改装过的低底盘车。曾经僵硬和疼痛让他根本没法动弹,不得已只好休息工作,在家躺床养身体。
为了缓解疼痛,他靠吃药和打针维持,日复一日就像个“药罐子”,用药打针已经融入了他的日常生活。
就在这段时间,他悄悄把名字从“张嘉译”改成了“张嘉益”,把“译”这个字换成了“益”。带着一丝希望,也带着一份坚决——或许是想要一个“健康”,又或者是想为自己争取一份新的人生。
疾病慢慢侵蚀着他的身体,也在无声中改变了他的模样,镜头里,他走路不再挺拔,反而有点弯腰驼背。不过那份隐忍和沉甸甸的感觉,反倒成为他角色里的底色。不是因为他变老,而是他真的忍受过疼痛。
作为一位事业有成的演员,张嘉译原本可以选择休息养生,但他偏偏不这么做,他说:“能动就拍戏,演戏的时候就不觉得疼。”
这就是他的办法,用角色来逃避病痛,同时也借角色来磨练自己。生活比影视剧还要残酷,在面对病魔时,张嘉译从没屈服,可也从不强撑。
他没什么炫耀,也不抱怨,依旧静静地拍戏,只希望观众能记住,他并不是那个“可怜”的病人,而是那个一次次用角色打动人心的“优秀演员”。
他收获了掌声,也赢得了尊重,可是在聚光灯以外,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尤为艰难,如今的张嘉益,是站在风口浪尖上的“顶流”,更是挺过病痛一路坚强的“硬汉”。
张嘉译之所以在病痛缠身时仍旧坚持出现在镜头前,或许要从他那段波折不断的成名路说起。
在1987年,年仅17岁的张嘉益,当时还叫张小童,那一年他同时收到了上海戏剧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到现在,在网上还能看到他当年参加艺考的视频:那时的他还是青涩的少年,唱着《蜗牛与黄鹂鸟》,脸上带着稚嫩的神色,甚至有点“中二”,但那股对未来的向往和坚持,是掩盖不住的。
他最终挑了北电,跟张子健、刘奕君是同班的,可现实总是让人觉得挺骨感的,理想虽然美好,却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
因为没有特别的才艺,加上长得也不像流行的“奶油小生”,他在学校里拍的那几部戏也没让他一下子火起来。
毕业之后,他被安排到西安电影制片厂,日子过得不算太顺利,那会儿的他,年轻轻的就开始演一些“孩儿他爸”的角色。
没有替身帮忙,他只能自己上去摔打,反反复复硬碰硬,结果也就这样,年轻时候就埋下了强直性脊柱炎的隐患。
在厂里坚持了十年,他依旧平淡无奇,没有什么令人瞩目的作品,也看不到任何升迁的苗头,最终,他决定舍弃稳定的工作,孤身一人前往北京闯荡。
回到北京后,现实依然残酷,他的模样仍旧不被看好,剧组里很少有人愿意给他试镜。就在他最困难的时刻,一位编剧伸出援手,让他有机会出演短剧《帕米尔医生》。
也是因为这部戏,他认识了杜珺,两人在戏里演出后,逐渐走到了一起,虽然当时他身无分文,杜珺还是坚持嫁给了他。
可没想到,这段婚姻并没有给他带来安慰。在一次聚餐中,杜珺随口说了一句:“要不是我爸爸,你还能拍戏?”这话听得他心里像被刀割一样难受。
那会儿,他突然明白了,这段感情早就走偏了。2002年,两人最终选择了分手,而命运的转折点是在2004年到来的。
张嘉译因为拍《国家使命》认识了王海燕,王海燕比他出名一些,也更直爽,在生活中不太在意钱财,反倒喜欢他对演戏的那份坚持。
两人在2007年步入婚姻殿堂,三年后迎来了女儿,之后他的家庭才算彻底稳定下来。
事业的高峰其实是在2009年的《蜗居》开启的,那“宋思明”这个角色,既让人恨得牙痒,又让人叹为观止,张嘉译一下子爆红全国。
他这回终于塑造出了一个大家都记忆深刻的代表角色,从此以后,他手上的资源和机会可就源源不断地来了。
尤其是在2012年,《悬崖》、《心术》、《沉浮》这些一火就是一串的热播剧,让他一下子赢得了华表奖和飞天奖优秀男演员的荣誉,彻底站稳了 一线演员的脚跟。
到了2017年,人们还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张嘉益年”。从《白鹿原》到《猎场》,再到《急诊科医生》和《生逢灿烂的日子》,几乎每个黄金时段的电视剧都能看到他的身影,真是“霸屏”了不少。
随便换个频道,里头总能看到他在各种剧里的身影,可一点不觉得别扭,那一年,他的事业正好到了顶峰。
不过,事业的巅峰背后,却是身体的透支。长时间拼命拍戏,让原本就脆弱的身体变得更难挺得住。为了缓解僵硬,他每天早起半小时,用热水冲洗背部,这才勉强熬过一天的工作。
即使发作时痛得连腰都直不起来,他依然强忍着走进片场。在镜头前,他那弯腰驼背的模样成了角色的一部分,被观众笑称为“社会步”。
就连有人开玩笑模仿他,也不过是表面的戏谑,只有他心里知道,那其实是病痛逼得无可奈何。因为他深知,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可是不容易的事情。
地下室的时光、泡面那股味儿、从配角到大反派的拼搏,那些挺过来的日子让他不敢轻易说放弃。
即使现在名利双收、资产过亿,他依然坚持接拍电影,哪怕身体快到极限,脸上布满了皱纹,看起来像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他也不打算停下来。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大家都说:张嘉益能成“叔圈顶流”,绝非偶然,而是一次次在困难中坚持到底、咬紧牙关,才得以如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