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书我画我说唐朝诗人张若虚的千古绝唱「春江花月夜」
陈持平
唐朝诗人张若虚(约660年—720年),扬州人,曾经任官兖州兵曹(古代军中掌管作战部署的机构)。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四人号称是「吴中四士」。「吴中四士」四人齐名,都是江浙一带人,而这一带在古代也叫「吴中」,因此人们称他们为「吴中四士」。四人中贺知章、张若虚是著名的诗人,张旭是书法家,也是诗人,包融则传诗不多。诗作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最为著名。「吴中四士」性格狂放,诗多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张若虚的诗作存世的仅有「春江花月夜」和「代答闺梦还」两首。其中「春江花月夜」为唐诗的代表作之一。此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流露出人生无常的感伤。此诗的音韵布局,场景描写皆影响后世词、曲种种文学表现形式,奠定了张若虚在中国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地位。
民国学者诗人闻一多曾经评价「春江花月夜」是「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遶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祇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白话文大意如下;
春天的江水和潮水,水势浩大,与大海相连齐平成了一线。一轮明月由海上升起,好像和潮水一同生了出来。
月光照在春江,随着水波,荡漾千万里。春江上那里会没有明亮的月光呢?
江水宛转曲折,绕过芳草丰盛的原野,月光照射下的花林如同粒般的晶莹洁白。
月光皎洁,所以空中流霜不觉得在飞扬。沙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无法看见。
江水和天空合成一色,没有一点点微小的灰尘,皎洁的天空中只悬挂着一轮孤月。
江边上是谁最先看到月亮?江上的月亮又是从一年开始照着人们?
人类生命一代一代地延续,无穷无尽,而江上的月亮却是年年都相似。
不知道江上的月亮在等待何人?但是见到长江不断地送走流水。
天上的白云悠悠远去,为青枫浦边思念情人的女人留下承受不起的思愁。
是谁家的游子今晚坐在小舟上飘流着?在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的是楼上徘徊不去的月亮,它应该照耀在那位思念情人的女人的的梳台上。
月光照进玉制的户,就算是用帘也卷不走,又照在捣衣砧上,就算是用手拂也拂不掉。
此时情人彼此相望月亮却不能互通音信,痴情女希望追随着月光去照耀着郎君
鸿雁长飞也飞不出无边的月光,明月照在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昨夜梦见花朶落在幽静的潭水之上,可惜春天已过了一半,自己却是还不能够回家。
春天随着奔流的江水逐渐消逝,江潭上的那轮落月又再度向西倾斜。
倾斜的月亮慢慢下沉,终于深藏在海雾,如同间隔碣石到潇湘二地一般,一南一北,离人之间的距离就是如此的无限遥远。
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乘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在江边的树林。
「春江花月夜」其诗情,诗韵 ,丝丝入扣,使人在咏诵该诗时,直觉就会受到感动。随着咏诵,自然而然从内心萌生出一种和谐稳定又温暖人心的美感。
「春江花月夜」是一种歌诗。歌诗将诗情和韵律的艺术特长发挥到极致。抑扬回旋,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本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诗景、诗情,随着韵脚的收放强弱而转换变化。
「春江花月夜」一诗九韵,我在2024年将这九韵,写下9卷4尺全开草书书法作品及同步画下9幅30 F丙烯画布西式画作。并且择优加码双句书法图画创作。歌诗绮回曲折,书法流畅婉转,西画层层相异,集诗书画于一体。诗书画彼此节奏起伏,宛转谐美,巧妙契合。如此创意,前无古人,开启现代艺术创作之先河,巧妙达到弘扬我伟大中华文化之目的,必将老少咸宜,中外通达,雅俗共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