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黄仔 | 撰稿: 葡萄 | 责编: 葡萄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嗨,大家早上好呀,我是葡萄!
说起身上的众多敏感部位,最让人难受的,我猜「牙齿」一定有一席之地。冷的不行、热的不行、酸的不行,硬的更不行……主打一个敏感脆弱!
今天咱们就一起聊聊,牙齿敏感那些事!
了解牙齿的结构
在文章的开始,我们先来熟悉一下牙齿的结构:
牙齿的结构主要包括牙冠、牙根两个主要部分,它们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髓、牙骨质等四种主要组织构成。
牙冠是可见的部分,覆盖着最外层的牙釉质,牙本质位于牙釉质下方并围绕着含有神经和血管的牙髓腔。牙根则埋藏在牙槽骨中,其外层是牙骨质,它连接牙齿与颌骨。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牙齿的组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牙釉质:是牙冠的最外层,人体内最坚硬的组织。主要功能是保护牙齿,一旦损坏很难自行修复。
牙本质:位于牙釉质下方,是构成牙齿的主要部分。与骨骼相似,但比牙齿更坚硬,质地也更柔韧,能为脆弱的牙釉质提供支撑。含有微小的牙本质小管,连接牙髓。
牙髓:位于牙齿中心的腔室,包含神经、血管和结缔组织。负责为牙齿提供营养和感官功能。
牙骨质:包裹牙根的外层组织,质地类似骨骼。它将牙周韧带固定住,缓冲咀嚼时的压力,并将牙齿牢固地附着在颌骨上。
当牙釉质、牙本质受损,或牙龈受到严重侵蚀时,牙髓和牙根的神经也会受到影响。因此,任何损坏牙釉质或牙本质的行为、物品都可能导致牙齿敏感性增加。
什么是牙齿敏感?
牙齿敏感也称为牙齿过敏、牙本质过敏,是指由热、冷、甜、酸性食物和饮料,甚至刷牙等刺激引起的牙齿尖锐、短暂的疼痛。
牙敏感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根据不同文献的不同定义的发病率统计,牙齿敏感的发病率差距很大,有些文献声称的发病率将近95%。想一想也的确有可能,基本上每个人都会有吃冷热酸甜的时候牙齿敏感的经历。
而且,相对男性来说,女性更容易患牙敏感。
那么,都有哪些因素会导致牙齿敏感呢?
牙齿敏感的原因
接下来咱们就一一来看:
牙本质暴露
牙本质暴露是牙齿敏感的核心原因。牙本质小管暴露后,冷热刺激或化学物质会刺激牙髓神经,引发疼痛。
导致牙本质暴露的原因也有很多:
牙齿磨损:随着牙齿退化,牙釉质上会形成孔洞或损伤区域,这就会使得牙本质被暴露, 导致牙齿敏感和疼痛。
牙釉质断裂:牙釉质断裂是由于物理或机械力造成的损伤,会在牙齿上造成可见的凹槽。
牙龈退化:衰老、遗传和晚期牙龈疾病都可能导致牙龈组织退化,从而暴露牙本质。
食物
某些酸性食物,比如柑橘类、西红柿、苏打水和其他食物或饮料会引起口腔酸性反应,可能导致牙齿腐蚀。比如说,长跑运动员的牙齿腐蚀往往更严重,因为长跑运动会导致嘴巴很干燥,大量进食酸性的运动饮料,牙齿更易受损。
不当的刷牙方式
没错,刷牙方式不正确也会损伤口腔健康哦!
不当的刷牙方式可能导致牙龈退化,增加牙齿敏感的可能性。比如:刷得太用力、使用90度角(而不是45度角)或牙刷刷毛过大、过硬等。
咱们常用右手刷牙,不自觉地会更多的清洁左边的牙齿,所以大多数人来说,左边牙齿的「过度磨损」会更明显哦。
▲图片来源:Giphy
口腔卫生产品影响
现在大家的口腔卫生意识有所提高,各种口腔卫生产品也呈现多样化,但市面上的口腔产品,并不完全健康或者适合所有人。
比如一些漱口水中含有酸性成分,长期使用会导致牙釉质侵蚀;美白牙膏里面也含有大颗粒高强度的摩擦剂。所以具有美白功效的牙膏,往往不建议天天使用,一般一周使用2~3次就可以。
蛀牙
有蛀牙的哭了……
牙釉质由于腐蚀而发生了脱落,会导致牙齿出现裂缝,最终形成龋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蛀牙。
蛀牙在前期阶段通常不会产生疼痛,但随着发展恶化,更多的牙本质被暴露时,就会发生牙齿敏感、疼痛。
牙龈疾病
一些牙龈疾病会导致牙齿敏感,比如牙龈炎、牙周炎等。牙龈发炎会使得支撑牙齿的韧带松动,从而暴露牙本质和牙根。
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釉质结构会发生变化并变得更薄,这会增加牙齿腐蚀、牙釉质侵蚀和其他问题的风险。
牙龈也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退化,导致牙根暴露,导致牙齿敏感。
吸烟
吸烟的负面影响就不用多说啦,百害无一利!
吸烟会引起口干、牙齿变黄,导致斑块和牙垢积聚,还会增加患龋齿、牙齿脱落、牙龈疾病和其他导致牙齿敏感的牙齿问题的风险。
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可能导致胃和食管产生酸性物质,并随时间推移侵蚀牙齿,增加牙齿敏感性的风险。
有意思的是,胃食管反流导致的牙齿磨损,往往是左侧或者右侧的大磨牙,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左侧卧或者右侧卧的时候才会有胃食管反流;而饮食造成的牙齿磨损,往往是门牙,因为门牙首当其冲的接触酸性饮食。
如何预防牙齿敏感?
保持正确的刷牙方式
①正确角度与动作
牙刷应与牙齿和牙龈交界处呈45度角,刷毛指向牙龈方向,轻轻刷洗牙齿内外表面,避免用力过猛;采用短距离颤动或轻柔刷动的方式,避免拉锯式或用力横刷,以减少对牙龈和牙齿的损伤。
②具体步骤
将牙齿分为上下、左右区域,依次刷洗,确保每个区域充分清洁;先刷外侧、其次刷内侧,再刷牙齿咬合面,最后刷舌头。
③工具选择
尽量选择软毛牙刷,刷毛长度适中,刷头较小的,这样的牙刷更便于清洁牙缝;另外要注意定期更换牙刷(每3~4个月或牙刷磨损时);对于较难清洁的牙缝,可以借助牙线辅助清洁。
▲图片来源:Giphy
④频率
每天刷牙两次,每次至少2分钟。
选择合适的口腔清洁产品
比如抗敏感牙膏、含氟漱口液等。含有氟化物和脱敏剂的漱口液可以帮助增强牙釉质并降低牙齿敏感性。
定期进行牙齿检查
定期的牙齿检查能够帮助我们提前识别潜在的危险因素,以便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除了定期检查外,定期的口腔清洁也是很有必要的,建议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每一年进行一次洗牙。
少吸烟,多喝水
少吸烟可以降低患牙龈疾病、龋齿、口干和其他牙齿敏感性问题的风险;同时要注意多喝水,避免口腔干燥。
饮食习惯改变
少喝含糖和酸性饮料:苏打水、果汁 (尤其是柑橘类)、茶、咖啡和含糖饮料可能会增加口腔酸度,平时应该限制以上饮料的摄入。
少吃酸性食物:减少酸性食物的摄入量,如橙子或柑橘类,可以帮助预防牙釉质侵蚀和牙齿敏感性。
好啦,以上就是本期科普的全部内容啦!
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不妨点点赞和在看呀!愿我们都有一口好牙!
早安,我爱这个世界。
参考文献
[1] 王兆有,荣文笙,钟亦思,等. 我国城市地区成人牙本质敏感患病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4,59(9):927-934. DOI:10.3760/cma.j.cn112144-20231229-00312.
[2] health.Understanding Tooth Sensitivity: Causes and Remedies[EB/OL].(2025-06-21)[2025-09-01].https://www.health.com/what-causes-tooth-sensitivity-11721013
[3] clevelandclinic.Sensitive Teeth[EB/OL].(2025-06-21)[2025-09-01].https://my.clevelandclinic.org/health/symptoms/10954-teeth-sensitivity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