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连续高温天气席卷上虞,户外劳作引发的热相关疾病明显增多。本周,上虞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就接连收治了多名因高温作业导致严重健康问题的患者,经全力抢救转危为安。急诊科医生紧急提醒:“高温环境下劳作需严防热射病及并发症,一旦出现不适必须立即干预。”
日前,患者俞老伯在田里劳作时突然晕倒,被家人发现时已意识不清,送至医院时体温高达40.5℃,血压骤降,皮肤灼热。急诊团队迅速启动热射病抢救预案,用冰块、控温毯、冰帽联合冰盐水输注为其降温,同时扩容升压。1小时后,俞老伯体温降至39℃以下,意识逐渐恢复,但因高温导致肾功能和横纹肌损伤,需进一步住院治疗。“热射病会导致多器官衰竭,降温速度直接决定预后。”急诊科主任厉浒强调。
无独有偶,近日顾大伯也因在高温下连续劳作,出现全身酸痛、乏力等症状。检查发现其肌酸激酶和肌酐水平异常升高,确诊为热痉挛引发的横纹肌溶解伴急性肾损伤。经补液、利尿等治疗,顾大伯情况逐步好转。厉浒主任表示:“热痉挛看似轻微,但可能迅速发展为横纹肌溶解,甚至肾衰竭,危及生命。”
针对近期高温造成的健康风险,医生提出三点建议:首先,要避开高温时段,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尽量避免户外劳作,必要时每20分钟休息一次。其次,户外作业要及时补充电解质,做到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3升,也可适量饮用含盐分的运动饮料。此外,还要警惕头晕、恶心、肌肉痉挛等早期症状,一旦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工作并转移到阴凉处,若症状加重需即刻就医。“热射病死亡率可达50%以上,俞老伯和顾大伯的案例警示我们,高温天户外作业必须做好相关防护。”厉浒主任呼吁用人单位及劳动者重视防暑降温,避免悲剧发生。
来源:百观新闻
法律支持:
浙江学通律师事务所
投诉、建议微信: www0575top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