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加坡总理黄循财的一番话又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位去年刚上任的总理,在中美关系日益紧张的背景下,频频发声呼吁保持中立,维护世界和平。但现实情况是,新加坡这个弹丸小国,真的能在两个大国之间独善其身吗?
先来看看新加坡的处境。这个面积不到北京朝阳区一半大的国家,经济总量却排在世界前三十。它最大的优势就是地理位置,守着马六甲海峡这个"黄金水道"。但这也成了它的软肋,一旦国际局势动荡,第一个遭殃的可能就是它。
新加坡的经济命脉完全依赖国际贸易。中国和美国分别是它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2022年中国在新加坡的投资已经超过日本,而美国也有200多家大公司在那里设点。更复杂的是,新加坡还允许美军使用樟宜海军基地。这种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模式,让新加坡在中美博弈中如履薄冰。
黄循财上任后,立刻表明了不选边站的立场。这位前财政部长以务实著称,他明白新加坡的生存之道就是左右逢源。去年5月他就说过,美国的"小院高墙"政策如果扩大范围,会伤害全球合作。但同时他也理解中国在台湾等问题上的强硬态度,认为美国应该清楚红线在哪里。
去年8月新加坡国庆时,黄循财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对中美关系的看法。他说虽然双方都不想直接冲突,但竞争已经影响到世界和平,特别是在亚太地区。他特别担心马六甲海峡的航运安全,这可是新加坡的命根子。现有的国际秩序让新加坡从穷国变成了金融中心,但这个秩序现在正面临挑战。
今年黄循财的表态更加频繁。4月份他批评美国加征关税是在破坏国际贸易体系。要知道新加坡对美贸易顺差才28亿美元,美国也要加10%的税,这明显是在欺负小国。黄循财警告说,世界正在从规则导向转向保护主义,这对新加坡这样的小经济体打击最大。
4月16日的一次演讲中,黄循财分析得更深入。他说美国正在退出"世界警察"的角色,而中国虽然崛起了,但还无法完全填补这个空白。结果就是国际竞争加剧,各国都在增加军费,日本、韩国甚至开始讨论发展核武器。这对国防薄弱的新加坡来说,简直是噩梦。
新加坡的应对策略很有意思。在安全领域明显亲美,不仅让美军用基地,还经常搞联合军演。但在经济上又紧紧抱住中国大腿。今年6月黄循财访华,签了一堆合作协议,还说要升级苏州工业园。回国后他马上调整内阁,加强和东盟国家的联系,想用这种方式缓冲中美竞争带来的冲击。
与前任李显龙相比,黄循财的表态更加谨慎。李显龙去年还公开说过台海紧张是西方挑衅造成的,明显偏向中国。但黄循财从不直接批评任何一方,只是强调要管控竞争,避免误判。这种克制反映出新加坡华人社会的复杂性,国家利益和民族情感经常打架。
外界对新加坡的立场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它实际上偏向美国,毕竟安全和部分贸易要靠美国。也有人觉得它正在向中国靠拢,因为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实在太大。但黄循财显然想走中间路线,两边都不得罪。
问题是,这条路还能走多久?随着中美对抗加剧,中间地带正在缩小。新加坡就像走钢丝的杂技演员,稍有不慎就会掉下来。黄循财的谨慎务实是对的,但国际政治往往不讲道理,小国在大国博弈中常常身不由己。
新加坡的困境也是很多中小国家的缩影。它们不想选边站,但现实逼着它们做选择。黄循财的呼吁虽然理性,但在当前国际环境下显得有点无力。世界正在从全球化转向阵营化,这对依赖国际贸易的国家来说,绝对是个坏消息。
说到底,新加坡最担心的不是站哪边,而是被两边同时抛弃。它需要中美保持基本的关系稳定,这样才能继续左右逢源。黄循财频繁发声,其实是在提醒两个大国:你们的对抗会伤害所有人,包括你们自己。
小国生存之道,在于平衡;大国相处之道,在于克制。当全球化的潮水退去,希望新加坡不是第一个裸泳的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